纪晓岚和珅的关系如何(和珅的关系之谜)

纪晓岚和珅的关系如何(和珅的关系之谜)(1)

在民间的传说中,纪晓岚和乾隆帝是充满信任、调侃与和谐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在荧屏的演绎中,纪晓岚、和珅和乾隆帝三个人是亦庄亦谐,纪晓岚与和珅更是一对嬉笑怒骂的“欢喜冤家”。那么历史中他们三人的真实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爱新觉罗·弘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乾隆帝,在他60年的统治中,缔造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纪晓岚在乾隆所控制的官僚体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呢?在野史中,和珅、纪晓岚和刘墉合称乾隆朝“三大中堂”。其实,纪晓岚和刘墉一生并未进入军机处,所以根本不可能成为中堂。在纪晓岚的官宦生涯中,曾任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侍读左庶子、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事务、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官,在别人的眼中或许是官运亨通,其实这些官位在大清朝廷中基本上都是一些既无重权也无实权的摆设而已。

那么在乾隆心中,才华横溢的纪晓岚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通过以下事件可以窥见一斑。

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我经过各省地方,问起官吏的好坏,人们都皱眉叹息,各省风气大抵皆然”。本来是有利于整顿朝廷腐败之风的良言,到了乾隆那里却成了挑衅圣威的忤逆之语。原来,在乾隆统治后期,年事已高的他是很难听进去忠言逆耳的。结果尹壮图欲被处死。由于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为同年进士,所以纪晓岚打算为尹壮图求情。没想到乾隆勃然大怒,并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原来,在皇帝的心中,在专制的皇权面前,纪晓岚只不过是一个靠文词解皇帝烦闷的戏子之辈。这和1800多年前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遭受宫刑的司马迁何其相似。司马迁曾言:“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满腹才学的纪晓岚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呢?

纪晓岚和珅的关系如何(和珅的关系之谜)(2)

首先,纪晓岚相貌不佳。上文也曾说过,乾隆择臣标准之一就是“颇以貌取”即他喜欢的是那些相貌俊秀、年轻聪颖之人。乾隆身边的重臣如和珅、福长安等都是美男子,和珅更是被誉为“满洲第一美男子”。和他们一比,纪晓岚无异于是一个丑八怪了。可想而知,乾隆帝又怎么会看中“貌寝短视”的纪晓岚呢。就如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所言,乾隆用人“颇以貌取,文达(即纪晓岚)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所喜。一时若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皆不得朊仕,际遇颇相似,纯帝所许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抚。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我们不能不说,以相貌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这既是历史的悲哀,也是纪晓岚的悲哀!

其次,纪晓岚性好戏谑,说话刻薄。牛应之在《雨窗消意录》一书中说:“纪文达公昀, 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另一位清朝文人钱泳的《履园丛话》一书也记载着" 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也就是说,纪晓岚喜欢开玩笑,且不分对象,经常靠文词戏弄朝廷大臣。

有一次,纪晓岚去拜见一个大官,不巧的是这位官员的脑门上长了个大瘤。纪晓岚就问:“为什么不去看医生,把它取掉呢?”并且还一本正经地对那位官员说:“街市有位郎中,非俗人,若去,备厚礼,病必除。”信以为真的大臣第二天就去找那位郎中了。可是一见面才知道郎中脑袋上的瘤子比他的还大。

在民间盛传的另一个故事也能反映纪晓岚好戏谑的个性。一日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晌后才道:“从前有一个太监……”然后就不说话了。太监等了半天,不见有下文,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被纪晓岚捉弄、嘲讽的大臣会喜欢纪晓岚吗、推而广之,作为众臣之君的乾隆听说了这些事后,对他也会有些看法的,所以在宦海沉浮中的纪晓岚终其一生也未能受到朝廷的重用和乾隆的赏识,他只是皇上的一个“词臣”而已,他的心中应该是充满了文人的孤独和苦闷的。

不过,关于“老头子”一词的由来传说大概能给乾隆和纪晓岚两人的关系带来一些温和的色彩。据《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任纪昀为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负责主持修订《四库全书》。盛夏的一天,体胖的纪晓岚受不了炎热,索性脱掉了上衣,袒胸露背地坐在桌前校阅书稿。正巧,乾隆帝此时亲临馆中。纪晓岚再想穿衣已是来不及了,无可奈何钻入案下,用帷幔裹住身体。过了一会儿,以为乾隆帝已走的纪昀便探头问道:“老头子走了么?”正坐在旁边的乾隆帝怒问纪昀:“ ‘老头子’ 何解?”只听纪晓岚不慌不忙的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老头子’。”乾隆帝转怒为喜。从此,“老头子”这个称谓便流传开来。

在《清史》中有两对人物是最受关注的,一个是关系扑朔迷离的孝庄与多尔衮,另一个就是纪晓岚与和珅。在后世的传说和演绎中,纪晓岚常常靠着智慧和才略与大贪官和珅作斗争,而和珅只是一个不学无术、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形象。

其实,历史上的和珅不仅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而且他还精通满、汉、藏、维吾尔4种语言,会写诗,办事严谨周密,擅长理财,心思缜密,还擅长揣测圣意,为皇帝所赏识。并且和珅与乾隆是姻亲,其妹是乾隆的妃子,乾隆的和硕公主又嫁给了和珅的儿子。在乾隆时期,和珅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纪晓岚虽然年长和珅26岁,但作为他的下属,是没有任何能力与之抗衡的。其实,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和珅和纪晓岚往往互相关照,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两人算得上是忘年之交。发生在1795年会试中的“兄弟联名高第”一事,就反映出两人之间在处理某些事情时的默契和配合。

纪晓岚和珅的关系如何(和珅的关系之谜)(3)

乾隆六十年,浙江人王以锫、王以衔同胞兄弟二人结伴来到京城,参加当年的“会试”,被主考官评定为头两名。“兄弟联名高第”的现象在当时引起“群议哗然”,被认为是一大“怪事”。在此情况下,和窦光鼐有嫌隙的和珅(窦光鼐曾揭露过和珅爪牙的罪行)向乾隆汇报,他认为窦光鼐有可能收了王氏兄弟的巨额贿赂。于是,乾隆帝派纪晓岚作为新主考官对二人进行复试。夹在窦光鼐、和珅当中的纪晓岚做了哪些事情呢?

一、取消“会员”王以锫”殿试资格,王以衔继续参加殿试。

二、经过纪晓岚等人建议、乾隆皇帝批准,窦光鼐被降职。这种处理结果不仅使纪晓岚避免了得罪窦光鼐、和珅双方,而且让乾隆帝和朝臣都比较满意。因为窦光鼐的评定结果打破了当时科举考试中省级之间平衡的惯例,引发了众怒,所以降职处分可以说成是窦光鼐为这次会试结果付出的代价,而王氏兄弟也以牺牲一人的殿试资格平息了这次事件,至于和珅关心的也只是窦光鼐被降职的下场。

传说也罢,正史也好,纪晓岚就这样一直行走在历史和戏说之间,并且将一直走下去。

《人类未解之谜大揭秘》 主编 王美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