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转运案例 打造新生儿双程转运系统

新生儿转运案例 打造新生儿双程转运系统(1)

医护人员接车。

新生儿转运案例 打造新生儿双程转运系统(2)

为早产儿提供生命支持。

新生儿转运系统是一项由接收医院主动地把“流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送到危重患儿身边的双程转运系统,是以三级医院为中心向周围辐射,集转运、通讯、联络和培训为整体的特殊医疗系统。其目的在于安全地将高危新生儿转运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救治,充分发挥优质卫生资源的作用,降低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本地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水平。

自200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开展了第一例新生儿区域转运之后,陆续有不少周边危重病新生儿被转送过来。一年多以前,汕大附一院着手建立了系统、规范的新生儿转运网络,截至目前,已从粤东地区各医院安全地转运了200多名危重新生儿。

多地联动 转运成功率达100%

汕大附一院新生儿科的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林霓阳教授表示,新生儿转运网络的服务范围包括新生儿转运、宫内转运和产房待产。协作单位不仅包括粤东各市、县区基层医院新生儿救治中心、妇幼保健院,也包括汕大附一院的各个医联体单位以及汕头市区各大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2002年,新生儿科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新生儿区域转运,成功转运了潮阳五胞胎及多名危重症新生儿。2018年在汕大附一院的大力支持下,新生儿科扩大了转运队伍、添加了转运设备并完善各项工作,更规范地建立了粤东地区首个新生儿转运网络,将粤东地区不同等级的新生儿救治中心和相关医疗保健机构组织起来。

新生儿区域转运自开展以来,从粤东各市、县区等基层医院新生儿救治中心、妇幼保健院等转运至汕大附一院的危重新生儿有100余例,其中包括超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肺动脉高压、严重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败血征、细菌性脑膜炎等急危重症新生儿,转运成功率达100%。

资源共享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今年上半年,一名出生仅34天的胎龄28周早产儿,在汕头一三甲级医院住院治疗,因“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加重了肺部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生命垂危,需转至汕大附一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手术治疗。

接到求助后,新生儿科转运组为患儿制订了周密的转运计划。在两院新生儿科的高效合作下,开展紧急院际运转,将患儿安全转送到附一院新生儿科,由心脏外科中心为患儿实行微创补“心”术,患儿病情最终转危为安。

2019年,一身怀3胞胎25周的孕妇在本地一家基层医院临产,考虑到基层医院技术力量有限,一旦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状况,3胞胎存活的机率很小。于是当地医院联系到汕大附一院新生儿科,给予实施胎儿宫内转运,将孕妇转诊至附一院产科。新生儿科医师立即前往产科产房待产,准备好应对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抢救,最终体重平均只有几百克的3个超早产儿,虽然出生后出现严重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但是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无并发症。

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存在,有力保障了粤东地区高危新生儿的安全转运,在粤东地区各大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之间,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救治疑难、危重症新生儿,共同提高了汕头及周边地区整体的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治疗水平,降低了本地区新生儿的死亡率。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宋芾 通讯员 黄晓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