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好兄弟抵不过亲兄弟的感情(守得住节操的才是好兄弟)

曾经的好兄弟抵不过亲兄弟的感情(守得住节操的才是好兄弟)(1)

表面上看,《生死兄弟情》讲述了马安山、乔梁这对异姓兄弟在共同解放临江城之后,携手地下党“火山”,一次次摧毁国民党特务阴谋,保卫了一方土地稳定和平安的故事,实际上,这个故事有一个更加宏大的主题,那就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因为是解放初期涉关一方平安的故事,反特是绕不开的使命。与壮大期的我党类似,大势已去的国民党试图潜伏下来,乘着新政府根基未稳,在隐蔽战线上伺机而动,一方面大搞破坏,一方面渗透策反。原本敌明我暗的猫鼠游戏正好翻转过来,成了敌暗我明,曾经不可一世的反对派成了见不得光的老鼠。与此同时,我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多年的“火山”此时也暗流涌动,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潜伏博弈在临江城内展开。

反特题材电影、书籍和连环画等在以“阶级斗争”为口号的年代是重要宣传品和消费品,丰富了百姓的娱乐,时刻提醒人们保持警惕。现如今,“阶级斗争”不复存在,国共两党的冲突也不再那么剑拔弩张,因此反特或者说谍战题材日渐成为娱乐消费品。娱乐功能显然也是《生死兄弟情》的主诉求无疑,然相对其它年代的反特题材,以解放初为背景的《生死兄弟情》之于物欲奔流的今天,包括对上层建筑的反腐倡廉都有现实意义。

与其他新解放城市一样,接管城市后的共产党干部们面临着如何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的严峻考验。因为共同解放临江再度聚首的一异姓兄弟马安山和乔粱被留了下来,肩负起了临江城的维稳和建设任务。以这对兄弟为案例,《生死兄弟情》并不回避对历史的反思:解放后大批农民干部进城,他们并没有城市管理和建设的经验,走了不少弯路,闹过不少囧事,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马安山和乔梁,昔日的生死兄弟,解放战争中的英雄豪杰,突然成了两个城市管理者,经验的不足和理念的分歧使得两人冲突不断。马安山虽是贫下粗人,行事鲁莽,但它对敌特有着超人的直觉,对党性也有自己的坚守,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马安山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与此同时,原本一心想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乔梁,在诱惑和腐化的纠结与挣扎中一步步走向堕落。在乔梁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第一大贪案“刘青山、张子善案”的倒影,他们都曾是为新中国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英雄,但却都在国家建设初期走向了人民的反面。时隔六十余年,如今正值高层决心“打老虎”肃党风,这也使得这段兄弟歧途具有浓烈的话题性。

既然叫《生死兄弟情》,兄弟情谊固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剧中的马安山和乔梁是一对异姓兄弟,从小一起长大的富家子弟乔梁对自己奶妈的儿子马安山有救命之恩,两人情同手足。两人从最初重逢的喜悦,到后来工作中的矛盾重重,再到最后的正邪殊途,可谓是相爱相杀,歧路沧桑。剧中另一组兄弟情一度深藏不露,那就是乔梁与我党卧底“火山”的兄弟情,乔梁与马安山是异姓兄弟,与“火山”乔栋则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加上不明真相的马安山一次次与“火山”的交锋,故事因此悬念叠生。“火山”最终选择了大义灭亲,一次次向马安山传递乔梁贪赃徇私的信息,而自己也为了临江安危与敌特铁手同归于尽。“火山”与马安山之间可谓亦敌亦友,“敌”是因为其潜敌特林东的身份,这个身份让乔栋险些命丧马安山之手,“友”的是他们素未谋面的战友情,“火山”一次次给马安山送出生死攸关的信息,两人之间上演了一段极富党性的“生死兄弟情”。

《生死兄弟情》由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春天影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出品,郭晓东、王斑和程皓枫等主演。郭晓东接戏向来谨慎,重复性或是没有挑战性的角色他基本不接,这次挑战粗线条的马安山,形象上小有突破。在狗血剧臭大街的当今剧坛,《生死兄弟情》虽说不是什么顶级制作,但它也不媚俗,守得住良心,制作品质尚可,整体还算是诚意之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