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1)

《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助我成功识别骗子

四月份的北京,疫情的阴霾已经散去,出门溜达的人已渐渐增多,出京去河北往返都不受限制。某天,我们驾车到香河的朋友家小聚了一下,当天即返。结果,第二天下午就有人给孩子爸打电话,说是疫情监察小组的,询问了一些出行的基本情况。我们说:“这就是中国速度,亏得如此,疫情才控制得这么好!”毫不吝啬地将我的国夸了半天。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2)

中国速度

那几天我们的时钟完全紊乱,每天都是晚睡晚起,晚上十一点多,我在给俩娃读绘本。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电话,通常我是拒接这类电话的,但那天竟鬼使神差地接了,对方说是疫情检查监察小组的,普通话很标准,考虑到特殊时期的特殊工作性质。我信以为真,如实告诉对方某日去了一趟香河,对方竟然问我香河属于哪里。我顿时感觉有问题,北京紧邻香河,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怎么可能不知道香河属于哪里。我就这个问题反问了一句,对方也觉得露馅了,匆匆挂断电话。后来,跟物业核实,发现我们所属的地方根本没有这个小组。

这个事件中,骗子以为疫情期间,再加上半夜人处于迷糊状态,他以为自己冒充疫情小组的人就可以骗人。作为我来说,对方半夜打电话,再加上不知道香河的隶属,因此,我得出结论“他的疫情监察小组的身份”是假的。其实,这就是生活中的批判性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这本书详细地解读了批判性思维,助我们真正了解批判性思维,从而识别生活中的思维陷阱,让我们的人生更加顺畅美好!

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1.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考量我们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人生高度。镜姐说人永远赚不了超出认知的钱。那么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我们的认知和思维的评判,从而让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达到更高的层次。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3)

认知高度决定人生高度!

2. 论证——前提和假设

在澄清论证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概念:断言和论题。

断言是用陈述句所表达的信念(判断、观点)。比如:苹果很好吃。

论题就是问题。比如:寒门是否能出贵子。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4)

寒门能出贵子吗?

如果要为接受一个断言给出理由的时候就是论证。论证包括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前提是提供理由,结果就是论证的观点。

前提:他达到了理工大学的分数线,并且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很好找工作。

结论:他应该上理工大学。

这样的陈述生活中比比皆是,然而,生活中的一些重大抉择都需要我们反复衡量得失,选择最优方案,这个时候,批判性思维就派上了用场。使用批判性思维会评判我们的思维是否合乎情理、逻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批判性思维路上的认知偏差

理想的状态是人都是理性的,然而,现实是大多数人都会受到情感和心理等因素的干扰,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上的干扰称为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扭曲着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干扰我们清晰、精确、客观思考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5)

偏差

1. 错误共识效应

“错误共识效应指人们假定自己的观点和周围人以及整个社会的观点大致相同。”

其实这是人们认知中的盲目自信造成的,总以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自己的言论代表的应该是社会主流。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6)

错误共识效应

2.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的是人在下意识让自己的想法向大多数人的想法靠拢的倾向。

人是害怕孤独的动物,做任何事都喜欢成群结队,这样做会更有安全感。

学生时代,你一定有过这种体验,当老师提问一个问题,你本来心里是有正确答案的,但是当看到别人的答案是另一个,你会心理动摇,然后也跟着众人选了大家的答案,最后,证明自己选的才是正确的。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7)

从众效应

你在某宝上淘东西时,看到那么多选择,人们都会倾向点开标着“销量第一”的产品,这也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也就是说,在大众面前,一个人的思维会受到人群的干扰,影响思维能力,做错误的选择。

3. 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 认为只有自己才会被意外和现实所制约而外人不会的倾向。

取得成绩时,我们会习惯将成果归因到自己的能力与勤奋上,失败时,会认为只是状态不佳没发挥好,或者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而当别人取得成绩时,我们会认为对方只是侥幸、幸运而已,别人失败时,会习惯归因到能力问题。

4. 服从权威

很多人都有一个倾向,就是无条件信任权威。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用思维技能(学会批判性思维)(8)

权威效应

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说出来,人们会百般挑剔,指出许多不当之处。如果是一个权威人士说出来,大家会奉为经典。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位作家因为一部作品而名声大噪,之后,她匿名发表了另一个作品,结果反响平平,连评论家都对这个作品百般诟病。当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某某作家后,这个作品瞬间被捧上了天。同样的作品,前后出现了如此大的反差,可见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不理性。

总之,生活中存在很多认知偏差,干扰我们走近真相。当我们知道了这些认知偏差的存在,会不断地反思,从而更理性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虽然我们了解了这些认知偏差,也并不能完全杜绝它们会时常出现来干扰我们的思维,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普通人。

四、结论:“对于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时候贸然相信都是不明智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断地反思,能够尽可能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使用批判性思维去评判自己的或他人的思考,而不是“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时候贸然相信”。我敢自信地断言:只要我们能时刻使用批判性思维,我们的目标会更清晰,道路会更顺畅,生活会幸福,事业会更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