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难遇到的武则天(清水洗历史武则天)
清水洗历史,樱桃小果上桌:
武则天:只想蒙人,没想骗史
作者:伊君
武则天是女皇,女皇是唯一,而且还创造了太多的第一。
在皇帝中是第一个女性,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唯一的一位。
第一就已经不容易了,似乎唯一比第一更难。
更难的是在武则天大帝离去的时候,还给世人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碑上没有文字,没有文字的意思,据说是“任由后人去评说”。
女皇怕什么,怕什么可能就成不了唯一了。
武则天当皇帝是事实,留下无字碑也属事实。不敢确定是不是事实的就是她的出身。
武则天据说是姬武的后人,姬武据说是周平王的小儿子。
武则天不仅把她的祖先追忆到了周文王姬昌,而且还把李氏王朝改成了“周”。历史上称之为“武周”。
武周大帝告诉世人的意思就是:可以看成是周王室的延续。
武则天做的似乎还真就比周平王的后人更像是后人。
她不仅恢复了“周礼”,而且还恢复了很多周时的制度。
给周文王,周平王都加了封。
还重用周兴做酷史。
不知道当时的周兴知道不知道武则天的用意,但是周兴当时,对周平王少子姬烈绝对是应该知道的,他不可能不关注自己是如何姓的“周”。
反正武则天倒是用的挺好。或者是恰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在周平王迁都之后,还真就修了史。史料上记录最清楚的有天子的登基,还有周平王少子烈的辅政。
周平王少子烈分封至汝坟。
周平王的大儿子姬泄父病逝,二儿子姬孤开始做人质,后来也没有等到坐上大位。当上天子的是姬林,周平王的孙子。
周平王的孙子当上了天子,扶持天子的也就是周平王的小儿子周烈。
周烈也是汝坟候。
西周有周公吐哺,当时的东周也出现了周烈辅政。
周文王的后人很多,儿子孙子们也都多,在众多的选项中,武大女皇别人不选,非选了个周平王的少子。
不过武则天没有说她是周烈的后人,她说她是姬武之后。
姬武似乎也可以成为周平王的少子。
不知道周平王的儿子到底有多少,除了武则天说的姬武之外,在历史上有记录的是三人,在这三人中,还偏偏就记录了他的小儿子姬烈,还偏偏说他是汝坟侯。
周公吐哺很出名,姬烈辅政在当时应该也很是尽心尽力。
天子顺利地登上了基,传说中的汝坟也被他打理出了新格局。
当时在《诗经》中就有了《周南-汝坟》。
汝坟成了有名的汝坟,汝坟侯自然也不属于机密。
基本上也如同了西周时期的周公旦。
历史上的周公不止一人,吐哺自然也不止一人。
周公旦辅政的是自己哥哥的儿子,周公烈也同样。
武则天找谁不好,非要找一个没法遮住的人来遮挡。但是则天大帝似乎也确实聪明。她说他们那支是“周平王少子姬武”的后人。姬武也是“武”姓的始祖。
似乎她也渴望得到像周公旦那样辅政的人。
武则天姓“武”,这点还就是给对上了,但是就是这个“周平王的少子”,还真的需要斟酌。
周平王的少子已经有了别人,怎么又有了一个?
难不成是双胞胎?
武则天似乎还就是不管,不管你有没有记录,有没有传说,有了更好。
武大帝要的也就是这种结果。
周公旦人人都知道,周公烈更靠近唐代。
武则天家的姬武据说“生下来手上就有个’武’字”所以叫“姬武”。
看似很合情,但是就是让人感觉有点不自然,或者是粉墨太重。
姬烈是汝坟侯,在后来周赧王走向民间的时候,也是走向汝州的,接着还出现了一个流行广泛的《汝坟女》。
《汝坟女》的流行,自然也是在展示当时的社会,或者是当时的最关注。
周赧王去了汝州,汝坟一直是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人们在坚守。
数百年来的经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巩固。
即便是进入到了秦朝,想来秦嬴政要想一下子改变,似乎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历史上给他的是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的忙乎。
被拉去修长城的汝坟人应该不少,不然在秦时,单单流行了一个《汝坟女》?
但是周烈的后人并不姓武,大家以国为姓都姓了“周”,姬烈成了周姓的始祖。
这个基本上可以跟秦始皇毁书坑儒,大兴土木的时间成为一至。
武则天没有姓周,在早期的史料记录中,似乎还真就没有姬武。但是秦始皇的毁书坑儒似乎还就是给武则天烧出了机会。
武则天似乎还真就是武则天,历史上那么多好选的人她不去选,非选一个有着如此标识,有着明显记录的人去碰。
没有名字,武则天给自己造了个“曌”字,于是“曌”还就成了她的名。
在当时,在李姓王室已经有基础的前提下,武则天要当女皇,似乎也就缺了一个背景,身份。而且这个身份也一定要硬,让国人和李氏皇室都佩服。
周平王少子烈后人的名头在当时应该是她的急需。
想要名头,别人都姓了周,她却偏偏姓着“武”。
武则天似乎还真就“武”,碑文上不写字,她说“留与后人去评说”。后来在处理周兴的问题上,她做的也是出人意料。
历史上周兴是酷史,是武则天走向皇位的最得力干将。
周兴帮武则天处理过太多的人事,算是给武则天走向皇位扫平了障碍,但是后来的武则天还是上演了一出“请君入瓮”的大戏。
听说周兴要谋反,她就让另外一个酷史来俊臣去处理,来俊臣让周兴自己说他处理那类人的办法,结果周兴还真就中了召。
“请君入瓮”入的竟然是自己。
周兴的结局可谓“悲”之。
但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武则天后来竟然没杀周兴。
一个谋她反的人耶?!
女皇还就是女皇。
武则天流放了周兴,周兴的死是被他的仇人所杀。
周兴为了女皇上位,自然是没少待罪人。
女皇不杀他了,结果他的性命还是没有保住。
武则天一生杀了多少人?最后能放走的又有几个?
周兴看来比别人幸运,似乎幸运也总会有原因。
不然就那么巧,而且还刚刚好?
武则天做事自然有武则天做事的风格,似乎还都可能像极了“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自然是高明。
让人自己画圈,还让人自己钻。
周兴为她杀人,结果还让周兴自导自演“请君入瓮”。
入不入最后都是要入。
她是女皇,自然她说了算。
周兴的结局,估计连周兴自己都没有想到。
他把周兴流放,结果周兴在流放的途中被人杀掉。
仇人太多,自然报复就很多。
不知道晚年的武则天从周兴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没有,或者是已经厌倦了皇室的游戏,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她还是把皇权还给了李氏。
也无所谓白忙乎了一场,女皇要的似乎也就是过程,是曾经。
在给自己留下无字碑的时候,她依然没有说自己不是周平王的后人。
周平王少子后人的身份,她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最后也只能让后人去评说,或者一块儿去评说。
反正武则天也知道自己的身后,一定是话题很多。
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人在,武姓的后人也在,到底谁是真正的周王室的后代?
周文王没吃亏,周平王似乎也没有多么大的损失。即便她说姬武就是周平王的儿子,周平王也就多一个儿子而已。
但是周平王少子姬烈的后人还就是以国为了姓,人家还就是真真实实地姓“周”了。
这个改变不了,也涂抹不掉。
以国为姓本身也就是来历。
周赧王走向民间真实,改姓也真实,似乎走向大位的武则天还就是需要这样的真实,连同当时的机会。
她要改变李氏王室,需要的也就是力度。
不影响周平王少子烈后人们的生活,别人的条件还能够为她所用。
这个第一似乎还真就不得了。
不管周平王的儿子中有没有叫姬武的,她说有也就有,她说叫了,民间也可以认为叫了。
周兴的免死是先例,但周兴还偏偏就出现在了武则天的酷史中,而且还成了“请君入瓮”的主角。
历史还就真的没有骗人,似乎还真就骗不了人。
武则天玩的障眼法不见得多高明,但是在当时,还确实可行。
偷银行不叫偷,那叫抢,武则天可不甘于做小偷,在给自己找靠山找祖先的时候,也是从大的来,从最显赫的入手。
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人,在周文王的众多子孙中,确实也属于比较出众的一支,这一支还确实就以国为了姓。
其实也如同她的无字碑,或者她的名。历史骗不了,我只迷糊一下活人。
周兴我没杀你呀,你还是没有了命。
明明知道周平王少子烈代替不了,她还就是创造出一个“姬武”。
考证去吧,任凭你后人去考证。
我放开了让你去考证,无字碑就是给所有人留的。
想说就说,想评就尽管去评。
反正已经姓了武,跟随周王室也绝对是不会吃亏。
吃亏不了的事情,又为何不去干?
自己的身上还确实需要这样的光环,如此的力度。
周兴即便是造反,她还依然是个放。
没有什么大不了。
即便是留下了“请君入瓮”的典故,那又如何,也等着历史去评说吧。
反正历史上的评说应该不少,再多一个又如何?
再多一个还真就奈何不了,毕竟女皇还就是女皇,女皇也是唯一的一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