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7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37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第四十五章)(1)

字面理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精心制成的大器,会被人认为奇货可居,从而导致争夺,如果他有一点瑕疵,就可以避免麻烦了。

弊:害处,与“利”相对。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成功者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丰功伟绩,要谦虚低调,要暴露出一定的缺点,这样就不会导致嫉妒,因而可以确保长久。即便是满腹经纶也要体现出欠缺,这样无论怎样施展才华都不会遭到反对。

冲:空虚,谦虚。

穷:推究到极点。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刚直不阿的人要能屈能伸,心灵手巧的人要体现一点笨拙,能言善辩的人要体现出一点嘴笨。

屈:使弯曲,与伸相对。

拙:笨,不灵巧。

讷:语言迟钝。

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燥热能胜寒冷,冷静能胜狂热。清静无为才是管理天下的正理。

1、通俗理解

越是精心制成的大器,越是价值连城,会被当成“奇货可居”,围绕着这些大器就会产生贪欲和邪念,从而导致争夺,最终导致大器自身也难保。如果这些大器有一点瑕疵,不是那么完美的话,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就可以避免麻烦了。秦始皇命人打造的“传国玉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夺,围绕着传国玉玺不知产生了多少冤魂。最终传国玉玺从人间蒸发了,到今天都是一个迷。

越是大成功者,就代表他的成功参与的人越多,他越是张扬他自己的丰功伟绩,就等于越是贬低那些参与者,越是使那些与他地位相同的人但没有得到立功机会的人的嫉妒,换言之,就是他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大。如果他们能够在立功以后,谦虚低调,多找自己的不足,多表扬别人的功劳,这样,大家都有面子了,谁还会嫉妒、诋毁他呢?这样,功劳还是自己的功劳,还可以长久,何乐而不为呢?唐朝的郭子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学富五车、功高盖世,却谦虚低调,所以他才能够“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保持终身富贵不说,还为后世传为佳话。

即便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也不可能把天下的知识都学完,孔子论及种地还不如农夫呢?哪有在一个领域取得了一点成就就敢到处去指点江山的呢?这样做的结果一定会招致“众口铄金”的。越是有学问的人就越是谦虚,这一点已经为全社会所公认,正因为他谦虚,别人才尊重他,所以别人才把他尊为“学者”。那种不谦虚的人,无论他脑子里装了多少知识,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谦虚本身就代表知识不全的表现。三国时期的祢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连当时的大儒孔融都佩服他的学识,结果祢衡却瞧不起曹操、蔑视刘表、冲撞黄祖,最终只落得个笑柄千古,从古到今没有人把祢衡当成“学者”来看待的,都把他当成“疯子”来看待。

刚直不阿的人就是俗话说的“耿直”人,一定要体现出能屈能伸。否则“耿直”就变成缺点了。从古到今,有哪一个大成功者是不给人留面子的?他们都是“海纳百川”“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有很多人以“耿直”而自居,他们直话直说从不绕弯子。得罪别人的时候也用“耿直”来解脱自己,其他人也用“耿直”来为他开脱。仿佛“耿直”就可以不给别人留面子,“耿直”就可以得罪人。其实这些行为与没有修养是划等号的,不为别人考虑、不给别人留面子本身就是自身修养差的表现。三国时的杨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阔门”、“一盒酥”、“绝妙好辞”到“鸡肋”,杨修把曹操的心思揣测得透透彻彻,但是,杨修总是守不住他那管不住的嘴,总是要显得比曹操还聪明,总是不给曹操面子,结果,曹操就只好帮他堵住他那管不住的嘴。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心灵手巧的人要体现一点笨拙来,要不然就把别人给比得不敢做事了,别人都不如你,那就变成只有你一个人在做事了,你就是“浑身都是铁,又能打上几颗钉”呢?楚汉战争的项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垓下一战,项羽根本就没有把团队放在心上,尽展个人英雄主义,他蔑视群雄奋勇争先,杀死数十元将、数千名兵,结果把团队远远甩在后面,陷入重围,最终也逃不过灭亡的结局。

能言善辩的人要体现出一点嘴笨,别人说不过你,别人大不了就不开口了,众人都闭上了嘴,问题就严重了,从此以后自己的耳朵也就成了聋子。更可怕的是伶牙俐齿会伤害他人,给自己带来灾祸。三国时期的张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原本想做一件卖国求荣的事,带着四川地图去投曹操,结果他的嘴就像一把锋利的钢刀,羞辱了杨修,刺伤了曹操,险些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他的伶牙俐齿遇到了诸葛亮,却无法施展了,几壶“马尿”就堵住了他那管不住的嘴,拱手把四川献给了诸葛亮,最终自己也没有落得个好死。

燥热能胜寒冷,冷静能胜狂热。清静无为才是管理天下的正理。

2、大成若缺

老子精辟的指出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处人、处事、处社会的辩证法哲学思想。这套哲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比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大智若愚”、“白璧微瑕”、“月满则缺”、“物极必反”等等,这些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俗话、成语里就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韩信被杀后,汉高祖封萧何为相国,加封地5000户,使役士兵500人,并且专派一名都尉负责保护相国之安全。大家都向萧何道贺。惟独召平却来致吊。召平对萧何说:“您将从此遭祸了。陛下连年征战,餐风宿露,你却安居都中,不被兵革。如今又被加封食邑,又被人服侍保护,表面上是尊您崇您,实际上是猜疑您呢!” 萧何原不曾想到这一层,被召平这么一说他才明白过来。他意识到韩信被诛之后,自己功高压主,已成了皇帝疑忌的首要对象了,因而非常恐惧。召平建议,不要接受封地,让萧何将全部家产拿来充作军需,自可免祸。萧何依言而行,高祖甚为欢喜,暂时消除了对萧何的疑忌。

汉高祖十二年,黥(qíng)布被逼反汉,高祖亲自领兵征讨。但他身在前方,仍心系宫阙,生怕萧何有异常举动,因此屡屡派人打听了解萧何的所作所为。此时萧何,一如既往。因为皇帝出征,他便教化百姓,勉励耕作,并把自家钱粮运到前方军队中。刘邦了解了此事,竟又猜疑起来。这时,有人及时警告萧何:“照这样下去,您马上就要面临灭族之祸了,您现在的地位、功劳,已经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了!自您到关中以来,老百姓便十分拥护您,到现在也十余年了。现在您做的这些,又是在提高自己的声望,争取百姓的拥戴。您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主上屡次询问您的所作所为,怕的就是您久居关中,深得民心,倘若乘虚号召,岂不危及社稷?皇帝怎会不疑忌您呢?”萧何惶恐,请教办法。那人说:“您何不多买田地,且胁迫百姓,以贱价出售,在百姓中留些坏的声名,来使主上放心呢?”萧何只好采用了这“自污”的办法。汉高祖灭了黥布,班师回朝。不少老百姓拦路喊冤,说萧相国用低贱的价钱强行购买百姓的田地住宅达数千万之多。高祖见此,放下心来。当萧相国来拜见时,高祖便把老百姓的奏章发给他,笑着说:“你这相国,向称利民,原来你就是这样利民的啊!现在你自己去向百姓请罪吧!”萧何以“自污”之计再次幸免于难。

萧何在刘邦心目中究竟是一个什么分量?《史记》载,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对功臣们论功行赏。大臣们都认为自己功劳很大,当看到刘邦把舞文弄墨动嘴皮子的萧何封赏成第一功臣后,那些攻城掠地、百战余生的武将们群情激愤,表示不服。面对大臣们的质疑,汉高祖打了个比方,他说:“带着猎狗打猎,是靠狗来追兔子,所以狗有功,但是狗是听打猎者指挥的,发现猎物并指示出击的猎人更有功。你们武将就是那些立功的猎狗,而萧何是指挥狗的人,所以最高的奖励应该给萧何!”由此可见,萧何在刘邦心目中的分量。即便是如此,萧何也逃脱不了刘邦的怀疑和不信任。唯有按照老子所说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才可以化险为夷。

古往今来,大凡成大事者都有这样的人生哲学。

秦始皇时代的老将王翦,率领倾国之兵60万去伐楚国,征战前向秦始皇三索其封地,就是“大盈若冲”的表现,正因为如此,秦始皇才会放心大胆的把军队交给他。

楚汉相争的时期,北方崛起了强大的匈奴,其领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冒顿单于。冒顿单于登基之初,东胡国趁火打劫,派使者向冒顿所要“千里马”,得逞之后又所要冒顿的妃子,冒顿都一一满足。表面上看冒顿单于懦弱愚蠢,不断的满足东湖国的奢望,不断的显示自己的懦弱,其目的就是为了挑逗东湖国得寸进尺,使之张扬直至张狂。一旦条件成熟,突然发起进攻,一举消灭了东胡国。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如果一个人要显得很聪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每一个人都想显得聪明;但是,如果要一个人“装傻”,却很难,因为谁都不愿意显得“笨”;如果要让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装傻”,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一声惊雷就把刘备吓得战战兢兢,连筷子都掉地了,刘备的表演技能可谓高明之至,其大智若愚的境界,连老谋深算的曹操都被蒙骗过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刘备能够成为一代雄主的原因。

唐朝著名军事家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像郭子仪这样位极权重的人,连守门的家丁都没有,任何人都可以径直到内宅来找他。这正是“大成若缺”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满朝文武才没有人嫉妒他。

吕端在小事面前“装傻”,让人觉得他“无能”。但是每逢大事到来,皇帝没有主心骨的时候,吕端总能够为皇帝拿主意,他的发言基本上都代表了皇帝的意见。他总是能够把握住变化,用最简单的语言控制变化,从而控制局势,这就是吕端大智若愚的大智慧。“吕端大事不糊涂”是宋太宗对吕端最高境界大智慧的褒奖。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国藩是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3、大直若屈

老子说:“大直若屈”。无论你是何等的正直,也无论你是何等的刚直不阿,都要做到能屈能伸。刚直不阿的人就是俗话说的“耿直”人,一定要体现出能屈能伸。否则“耿直”就变成缺点了。从古到今,有哪一个大成功者是不给人留面子的?他们都是“海纳百川”“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千百年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就是没有处理好“大直若屈”的关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的。

窦太后对当年自己的哥哥没有封侯一直耿耿于怀,因此,她极力主张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景帝推辞说,他要跟大臣商量一下。回头他把这事跟丞相周亚夫一说,不想被周亚夫直接拒绝,他的理由是刘邦曾经说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王信没有功劳,所以不行。景帝没话说了,窦太后那边又不好交代,于是便开始对周亚夫有意见了。

不久,匈奴五个将军叛变,投降汉朝。文帝为了奖励后来者,打算封他们五人为侯。周亚夫又不同意,他说这五个人背弃自己的君主,却封他们为侯,这让我们以后怎么让大臣守节呢?这次景帝怒了,他直截了当地说,丞相的话太迂腐了,不可用。还是封五人为侯。

景帝不信任了,周亚夫只能辞职。过了不久,皇帝设宴款待大臣,把周亚夫也叫去了。他故意让人不给周亚夫放筷子。周亚夫来了之后,很生气,便叫管筵席的人去那双筷子来。景帝这时候对他说,难道你现在还觉得不满意吗?意思是不给你筷子也是对你的恩典,老老实实的呆着就是。周亚夫觉得自己的确有些放肆,便很不情愿地跪下向景帝道歉。景帝刚刚说了个“起”字,他便站起来,连招呼都不打一声便走了。景帝看他一副愤懑不平的样子,对身边的人说,这样的人不是少主的臣子啊。

没过几天,他儿子看他老了,便提前找工匠定制了五百夫盔甲盾牌。可是,既要工匠按时完成,又想压低价钱。结果,心怀不满的工匠便告他们父子私造国家禁用品。景帝看了勃然大怒,下令招周亚夫从封地进京,交由廷尉审讯。周亚夫的性格岂能忍受廷尉审讯的羞辱,便绝食抗议,抗议到第五天,便饿死了。

从周亚夫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刚正不阿的忠臣,但是他不懂“大直若屈”的哲学思想,最终不得善终,简直令英雄豪杰扼腕叹息啊!

4、大智若愚

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其实就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成语词典对“大智若愚”是这样解释的:才智出众的人在处理很多日常事情上显得很傻,很吃亏,但是在事关他的根本大事上却做的很出色,很成功。

历史上有一家人把大智若愚演绎得淋漓尽致。就是西汉时期的万石君石奋一家。

万石君名叫奋,姓石。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

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

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

对于一些“聪明人”看到万石君一家的行为,可能会瞧不起,会认为他们“太假”,是做给别人看的。他们的行动笨拙,他们的语言迟钝,他们的行为中庸,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那些“聪明人”伶俐,简直就是一种“平庸”。但是,他们全家可以拿到“万石”的俸禄,各个都是高官厚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难道“平庸”可以做到吗?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他们全家人,把老子所说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谦恭”是为了让别人“高尚”,低调就不会引起被人的关注,滴水不漏就不会给别人留下口实;他们“笨拙”是为了让别人“聪明”,尽管让别人去发号施令,自己埋头苦干就行了;他们“迟钝”是为了让别人“伶俐”,给别人留足了面子,自己的道路就宽广了;他们“中庸”是避免“极端”,极端就会物极必反。看来“大智若愚”可不是简单的智慧,只有道德情操极高的人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5、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说:“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燥热能胜寒冷,冷静能胜狂热。清静无为才是管理天下的正理。

有个叫作郭橐(tuo)驼的人,是专门帮人家种树的。他植树的本领特别高强,经由他手栽种的树,全都成活了下来,还长得枝繁叶茂,结的果实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们无论想什么办法总是比不过他。

于是大家就恳求郭橐驼介绍一下他植树的经验:“请您侃侃您的植树经,教教我们吧!” 郭橐驼想了想,就回答大伙儿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只是随树木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它发展而已。一般说来呢,移植树木的时候,要注意四个方面:树根要舒展开来;培土要尽量均匀;原上不能去掉,要保存下来;筑土则要紧密。照这样做了以后,就不用再老记挂着它、经常去动它,只管离开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栽培树木时要像照顾婴儿一般精心,栽好以后要置之不理。只有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才不会受到破坏,它的本来习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别的种树人,则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栽种时不够精心,使树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丢弃,换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树自然长不好。还有一种正相反,对树爱护得太过分了。种下树以后,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刚走开又不放心地回头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树皮掐破来看树是活的还是死的,还用手去摇动树根看土是松了还是紧了。这样弄得树一天比一天虚弱。原本是怀着爱它的心思,其实却是害了它啊,这和对它照顾不周也没多大区别,树也还是长不好。”

请教郭橐驼的人又问他说:“依您的看法,种树的道理和当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吗?” 郭橐驼说:“我只懂得怎么种树,可不会当官治民。不过我住在乡间,看到老爷们总是喜欢对老百姓发号施令,似乎是很爱惜人民,动不动就派人督促百姓们耕种啦、收割啦、抽丝啦、织布啦,还有养鸡养猪什么的。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拢,百姓们穷于应付,疲于招待,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还怎么有精力去搞好生产呢?这样看起来,当官治民也确实和栽种树木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啊!”

植树经和当官治民的原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仅要从外部尽量维护事物,更重要的,还是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对垒,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第二天,两军相迎,列阵势于祁山之前。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王朗对孔明说:“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王朗首先说出一大套理论,甚至劝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老子说:“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王朗身为汉臣却辅佐曹魏,想要说服正义在手的诸葛亮,首先出师就无名。被诸葛亮一揭疮疤当即吐血而死,反而还给诸葛亮留下了“诸葛亮气死王朗”的著名军事案例。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清静为天下正”的表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立的文化体系,深深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正是因为这些灿烂文化已经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生命中去了,所以,无论是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山河破碎,而文化不倒,只要有人在,文化就会流传。

中华民族的这些灿烂文化,很多都是通过老一辈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流传给后人的,我们也会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流传给我们的后代。中国人都在按照这个文化轨迹往前走。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体现。比方说有的人做出了不和常理的事,就有人站出来说:“没有王法啦!”这个“王法”二字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再比方说有的孩子很懂事,大人们就会高兴的表扬他:“这个孩子很有家教!”这个“家教”二字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有的人喜欢在人前大吹大擂,就会有人告诉他“山外青山楼外楼”劝他不要骄傲,这个“山外山楼外楼”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无恶不作的恶霸遭到了法办,人们总会用“报应”这样的词藻来给他们打总结,这里的“报应”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谁能够详细说出他们的具体内涵呢?但不用解释,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其深刻内涵。这就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所在,一种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已经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生命中的文化传统。

正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携带了中华文化的遗传因子,所以中国人都非常反感“把事情做绝”。因为中国人都知道:“荣誉”不能到极限,过分的荣誉有可能会造成一落千丈,正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挫折”并不可怕,艰苦到一定程度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所谓“否极泰来”的辩证法。这些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这里面的深刻内涵。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清静为天下正”的文化传统。

可悉陵降虎

北魏的皇族中,有个名叫可悉陵的人,生得身材高大、魁梧强壮,性格勇敢坚毅,又练得一身好武艺,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而很受皇室器重。

在可悉陵17 岁的那一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带着他一块儿到山林里去打猎。他们一行人个个都本领高强,善使弓箭,勇猛无比,打起猎来更是不在话下。没过多半天,他们便捕获了许多野兔、鹿、山鸡之类的野味。大家带着猎物一边大声谈笑,夸耀自己打猎的成果,一边准备踏上返回的路。

人们一路走一路说,正在兴头上,忽然有人察觉旁边的树在微微颤抖,传出一阵草叶的“沙沙”声,好像有什么动物在快速行走。就在犹疑间,说时迟,那时快,丛林中突然蹿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它大吼了一声,直吼得地动山摇。人们惊出了一身冷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只听得一个人大喊道:“保护皇上,看我的!”说话间,人已到了老虎跟前。大家定睛一看:原来说话的是可悉陵。

可悉陵什么武器也没拿,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搏斗起来。老虎的尾巴用力一掀,眼看要扫到可悉陵身上,可悉陵灵巧地一闪躲开了。大家回过神来,弯弓搭箭想要帮可悉陵的忙,可悉陵却喊道:“请大家别插手,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大伙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可悉陵和老虎周旋,心里暗暗为他捏一把汗。

可悉陵躲过了老虎凶猛的一扑一掀一剪,瞅准机会跳到老虎背上,揪着虎皮死死按住虎头,抬起铁拳拼命朝老虎的天灵盖砸下去。也不知打了多少拳,可悉陵累得不行了,才发现老虎已经七窍流血,死了。于是可悉陵把这头老虎献给了拓跋焘。

拓跋焘没有过分称赞他,说道:“我们本来很有机会逃走,不跟老虎纠缠,实在走不了,大家一起上,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置老虎于死地,你偏要徒手和老虎单打独斗,你的勇敢和谋略确实超人一等,但应该用来造福国家,而不要再浪费在这种不必要的搏斗上了。要是万一出了点事,不是太可惜了吗?”

点评

拓跋焘的话很有道理,可悉陵的行为表面上看勇猛无比,其实不过是一种极度表现欲的匹夫之勇,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怪。老子说:“燥胜寒,静胜热。”即便是匹夫之勇获得了胜利,战胜的不过是一只士兵一箭就可以射死的老虎,与造福国家相比取得的胜利,岂可同年而语。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非常大。如果遇到老虎的只是拓跋焘和可悉陵两个人,在无法脱身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可悉陵奋不顾身战胜老虎,可以说是大智大勇。但是,皇帝出猎,卫队如云,一人一箭就可以把老虎射成“蜂窝煤”,此时的老虎就已经变成了一只“猫”。而此时的可悉陵却只身冲上去,其打老虎的动机完全不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而是极度的“表现欲”在作怪了。但是,面对一个人,此时的“猫”就又变成了一只“虎”。一个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个是已经降格为“猫”的虎,这简直是一个不对等的交换。看来“个人英雄主义”实在是“为祸不浅”啊!

许攸之死

许攸是袁绍帐下得力谋士之一。袁绍兴兵将大军十万围官渡攻曹操,在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久守官渡城,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都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献计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自军相持日久,许都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则许都可一举拿下,曹操亦可擒也。如若袁绍用许攸计袭许都,攻官渡,曹操必定全军覆没。遗憾的是忠言逆耳,袁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认为曹操诡计多端,此催粮书信乃诱敌之计。因许攸与曹操少时曾为好友,袁绍更是怀疑许攸暗通曹操,充当曹操奸细。怒而欲杀之。

许攸感叹袁绍的不足为谋,更加上同为谋士审配的谗言加害,于是念着与曹操的故旧,转投到曹操的门下。

曹操在官渡之战两军相持阶段时,粮草殆尽,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听说许攸来投,曹操居然饥不择食先行跪拜礼。许攸说:“丞相军中粮草情况如何?”曹操说:“可用一年。”许攸笑着说:“恐怕未必如此吧?”曹操说:“可用半年。”许攸拔腿就要走,说:“我诚心来投,为什么丞相如此之不信任人?令我很失望!”曹操慌忙挽留:“子远不要生气,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许攸笑着说:“世人都说孟德奸雄,看来果然如此!”曹操也笑着说:“兵不厌诈嘛!”附耳低言对许攸说:“军粮只能维持本月了。”许攸大声说:“不要欺瞒我了,你的军粮已经消耗殆尽了!”曹操大惊。

许攸一语道破天机,不由得曹操不重用他。他建议曹操火烧乌巢,作速进兵,速战速决,兵分八路攻占邺郡,袁绍仓皇逃跑。

后来,曹操攻到袁绍的老窝冀州,遇麻烦了,久攻不克。这时,许攸又献上一计,决开漳河堤坝,水淹冀州,这一招更毒,袁军死了无数,曹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就在曹操统领大军进入城门之时,许攸飞马来到跟前,用马鞭指着曹操说:“阿瞒(曹操的小名),没有我,你能走进这座城门吗?”左右将军都听不下去了,可曹操却像没事人一样,反而畅怀大笑。

这一日,曹操手下大将许褚马进东门,遇上许攸。许攸对许褚说:“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许褚火了:“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哪里轮的着你夸口!”许攸回骂:“汝等皆匹夫耳,不值一提。”许褚恼羞成怒,拔剑砍了许攸,提着许攸的脑袋来见曹操,曹操惋惜万分,深责许褚,厚葬许攸。

点评

曹操“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许褚只被曹操“深责”,没人为许攸偿命。许攸被许褚砍头,一条性命,等同蝼蚁。曹操是“唯才是举”“求贤若渴”的人,许攸来投的时候,曹操连鞋都顾不得穿,一路奔跑得出门相迎。许攸一计就在官渡“烧”败了袁绍,二计就“淹没”了袁家天下。像这样的人才曹操能视之为“蝼蚁”吗?面对张松、祢衡这样的人的侮辱,曹操都可以容忍,叫一句小名,说几句轻蔑的话,曹操还不能容忍吗?问题一定出在许攸自己身上。

《三国志》里面没有许攸的传。《武帝纪》有好几处提到许攸,最初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接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这段记载说出了许攸是南阳人,而且很早的时候就有点气魄,敢于跟人同谋废立皇帝。在这个事件中,许攸想到了曹操,觉得有曹操参与胜算很大,但曹操没有参与,结果正如曹操预料的,这次废立失败了。

这次事件之后,许攸就一直沉寂,直到官渡之战爆发,作为袁绍的一个谋士开始登场。记载于裴松之注引前代史料中。注中说袁绍久攻官渡不下,许攸就向袁绍献计,绕开官渡直取许都。但袁绍没有听从许攸的建议。从这个记载看来,许攸不但有胆识,而且有头脑,计策也恰恰是曹操所害怕的,偏偏袁绍不听。

荀彧的传里记载,孔融去见荀彧,说袁绍谋士猛将如云,要打败他很难。荀彧在提到许攸的时候说:许攸贪财,纵容家人犯法;而审配与逢纪都是刚直而无通变的无谋之人,一旦许攸的家人犯法,肯定会被抓起来,而家人被抓起来,许攸肯定要另做打算。事情正象荀彧预料的那样。出征之前,可能袁绍很看中许攸,一直庇护有加,许攸的家人才逃脱了惩罚。现在许攸跟随袁绍出征在外,审配和逢纪就不会再沉默了。许攸的家人一旦有新的过错,自然就会被收监。等到消息传到前方,就成了既成事实。袁绍在出征之前已经囚禁了田丰和沮授两个谋士,对许攸献的计策也是白眼相加,而既然田丰深知袁绍失败之后会迁怒于他,许攸那么聪明的人,自然也能想到。家已经没有了,再呆在袁绍身边,恐怕连命也会没了。

由此看来,许攸的问题出在“不忠”和“贪婪”上。一个做臣子的,居然敢策划废立皇帝这样的事,说明许攸是个大逆不道的不忠之人。一个贪财而畏罪潜逃的人,他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曹操是何许人也,难道他连许攸的这一点小把戏都看不透?当众叫喊曹操的小名,当众侮辱曹操的爱将,无非就是对封赏不满,还想要更多罢了。许攸之死完全是贪婪引起的不忠造成的,如果不杀死许攸,贪得无厌还会驱使许攸做出背叛曹操的事,这一点曹操比谁都明白,所以,一向最听曹操话的许褚才会“误杀”许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