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牛的狠话(他是历史上天下第一骂人高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川流不息地走过许多人物他们有的叱咤风云,建功立业;有的默默无闻,过江之鲫;有的青史留名,重如泰山;有的祸国殃民,罪有应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历史上最牛的狠话?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历史上最牛的狠话(他是历史上天下第一骂人高手)

历史上最牛的狠话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川流不息地走过许多人物。他们有的叱咤风云,建功立业;有的默默无闻,过江之鲫;有的青史留名,重如泰山;有的祸国殃民,罪有应得。

所有人都有过失,所有人都有瑕疵。分析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助于我们自净、自责、自诊,生的从容,死得其所。今天我想说的这个人——他不伟大,甚至活的有些憋屈和卑微,既没有推动历史进步,也没有改变人类进程,但他曾经辉煌如流星,虽短暂划过,却在天空闪出耀眼的光芒。

他因骂人而一战成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今天,据说是他的祭日,谨以此文缅怀。

在介绍他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我列出五个提示,你所做的就是在最后一个提示结束前依据提示回答出这个人物是谁。

第一个提示:他曾久戍边城,写过不少边塞诗。

第二个提示:他是浙江义乌人,才华横溢,号称神童,杜甫给予极高的评价。但其一生贫困跌宕,落落不得志,最后死因不明,不知所踪。

第三个提示:他写过一篇讨伐当时最具权势之人的檄文,笔力雄健,行文流畅,具有名垂千古的文学价值,被骂者听到此文后非但不恼怒,反而感慨人才的难得。

第四个提示: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在四杰中流传下来的诗最多,尤善七言歌行。

第五个提示:他七岁成诗,此诗脍炙人口,朗朗上口,是每一个幼童的启蒙首选,在华人世界里人尽可诵,无人不知。

说到此,大概你早已经猜出,他是谁了。

没错,他就是骆宾王。

都说天妒英才,我看不假。但凡少年得志或者才华横溢之人,很少有幸福的一生。骆宾王号称当世“神童”,(据传)其七岁随口所成的《咏鹅》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虽然此诗艺术成份不算太高,通篇都是白描的手法,但胜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读之流畅通顺,活泼自然的美景宛若在眼前,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国学启蒙和幼儿教育的绝佳教材,堪称“国民教育第一诗”。只要是中国人,即便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大概率能够顺口溜出这几句来。

骆宾王的名字念起来颇有大气磅礴的王者气概,在姓名中属于让人过目不忘的奇异组合,以至于后世有一位王姓的歌者将其读音重新组合成一个名字,演绎了《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一时间竟也响彻大江南北,名气似乎比骆宾王还要响亮。

骆宾王非王非将,一生无甚惊天动地的壮举,仅以文学作品而著天下,其生平散见于正史及野史中。《新唐书》《旧唐书》中略有记载,元朝西域作者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传》里,尚有其与宋之问对话的记录,但后世史学家对此处所涉篇幅存疑较多,认为不实。

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不多,从一些支离的碎片中也能大约解读这个悲惨才子的一生——大致可以用郁郁不得志来形容。骆宾王的一生著作虽丰,但值得书写的却只有两件事,七岁成诗的少年天才和讨伐武则天的骂人檄文。在这两件事之外,他几乎始终处于穷困潦倒、颠沛蹉跎的地步。

历史上但凡有点才华的人物,总是很难施展抱负,自身命运多舛,源自于有才的人有一个通病,就是“桀骜”“骄傲”。

怎么能够不傲呢?在他们的眼中,放眼四海八荒,众皆麸皮虫蚁,颇有“唯我独醒”的感觉,又况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以为天下皆在我之下,不屑于做一些小事,难以融入敝习积端,怀才而不遇,最终多是落得恓惶飘摇的下场。

这是文人的悲哀,更是文化的悲哀。

我实在不愿谈及他的人生经历。一则寡淡无聊,二则少达多穷。但与性格分析有关且对我等后人有借鉴意义的,可摘引罗列二三事来。

其一,落榜之耻。

22岁的骆宾王参加了科举考试,这是他第一次人生大考。唐代科举场早已流行请托、通关节、私荐或场外议定等流弊,骆宾王自恃业务精能力强,通古博今、满腹经纶,区区小考定如探囊取物,状元唾手可得。再加上文化人的清高,对官场的权贵显要不屑一顾。别人都在忙于请客送礼,他却到处游览名胜古迹,领略大都市的风花雪月。考试的结果,果然名落孙山。

很多饱读诗书、学冠五车的人往往在正规的考试中折戟沉沙,铩羽而归,排除其他外在因素不谈,很可能与“三观不合”有很大的关系。古代考试,形式单一,内容不外乎语文一科,不用考虑英语、生物、化学这些大部分人学了一辈子也用不到的玩意,写个作文,简简单单嘛!写文章历来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文字和词汇的堆砌,照葫芦画瓢即可。古代没有电脑,不能复制粘贴,用毛笔写小楷,一笔一划描出来。多用些拟人、排比、比喻之类的修辞手法,多引经据典甚至晦涩难懂也行,改卷子的老学究们也不见得骨头缝里的书都读过。即便中不了状元探花榜眼,终归能够榜上有名。落榜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个性太强,思想上特立独行,语言上哗众取宠,行动上标新立异,超出了一般人的脑回路,与考官取向大不相同,才会一败涂地的。

骆宾王是不是这样,无据可考。总之,这个打击对他这样自视甚高的小青年起到了“当头棒喝”的作用,他第一次体味到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钱是活命的头等要务,得想办法挣钱。

骆宾王回到老家义乌,埋头苦读几年,再次考试,终于谋得一个小小的幕僚的职务,但过了几年,却遭人排挤,罢去官职,原因和他的品性有关。他处世行事,刚正不阿,崇义节,轻权诈,对官场中相互追逐、拍马逢迎的风气,很看不惯。加上才高学显,放荡不羁,所以容易得罪权要,又容易招惹群小的嫉恨。最后罢官去职,从某种角度看,也是情理中事。

其二,致仕之屈。

辗转反复,迫于生计压力,骆宾王投靠李元庆。李元庆是唐高祖李渊的第16个儿子,唐太宗的异母弟,封道王,当时出任豫州刺史。他爱才好士,性格豪爽豁达,对骆宾王的文章诗赋,甚为欣赏。所以对骆宾王也就另眼相看,分外器重。然而唐制规定,在亲王府中谋事的官佐,任职时间不能太长。生怕时间久了,彼此情谊深厚,滋生事端。李元庆赞赏骆宾王的文才器识,在他任职三年之后,特地下了一道手渝,要他“自叙所能”,希望骆宾王自荐位置。但官场宦海的所见所闻,特别是亲身经历的罢官屈辱,骆宾王自认为没有投机钻营的本领。与其将来被恶浪淹没,不如早点跳出宦海,找个风浪不易波及的地方,一家人过几天宁静的生活。于是他不再谋仕,来到兖州,过起耕读自娱的闲居生活来。那个年代,没有拖拉机,也没有化肥,全靠人力,种几亩薄地很难养活一家老小,最后终于到“糟糠不赡,审算无资”的地步,连粗菜淡饭也吃不上了。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境地。为了一家能够生活下去,骆宾王写信给朝廷大员,诉困陈情,企求引荐。此时他已经满头白发。

都说有骨气之人不可为五斗米折腰,那是还没饿到时候。像骆宾王这种少年成名、心高气傲的人,最后尚且不得不为了活命俯首低头,说明“学而优则仕”是唯一的一条道路,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其三,一骂惊天。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去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另立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并欲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大周王朝。身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绩嗣孙的李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 骆宾王被罗致入幕府,为艺文令,在此期间,为号令天下,鼓舞士气,做出了这篇惊天动地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史称天下第一骂!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全篇檄文笔力雄健,行文流畅,事彰理辩,传颂千古,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通体骈四俪六,不仅句式整饬而略显错综(四四四四、四四六六、六四六四、四六四六参差成趣;每句中的音步变化如四字句有二二结构,有一三结构;六字句有三三、三一二、二二二、二四、四二等结构),平仄相对而低昂有致(如“入门见嫉”四句,一三两句,二四两句平仄完全相反对应),对仗精工而十分自然(如“南连百越”对“北尽三河”,“海陵红粟”对“江浦黄旗”,不仅词性、句法结构相对,而且方位、地名、颜色等事类也相对),用典贴切委婉而不生硬晦涩(如用霍子孟、朱虚侯、赵飞燕、褒姒、宋微子,桓君山等典故),词采华艳赡富而能俊逸清新;尤其难得的是,无论叙事、说理、抒情,都能运笔如神,挥洒自如,有如神工巧铸,鬼斧默运,虽经锻炼而成,却似率然信口。音节美与文情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堪称声文并茂的佳作;与六朝某些堆砌典故藻饰、晦涩板滞、略无生气的骈体文,自有霄壤之别;而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堪称骈文的双璧。

这一骂文,慷慨激昂,气势磅礴,不仅将骆宾王载入史册,也将其一生才气和寿数耗尽。李敬业很快兵败,骆宾王不知所踪。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决定了读书人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就是致仕。离开了做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只剩死路一条——饿死,冻死,屈辱死,迫害死。即便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仍旧离不开高官显爵。似乎不做官就是一个傻子、笨蛋,就只能被人看不起。

骆宾王自视清高,看不起那些权力场上的丑陋作态,但最终却不免屈从于权力,即便是反武则天,也是栖身于他人之下,靠炮制檄文为生。是故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却最深刻地看透了这个道理,就是权力是无所不至的春药,可以解决一切难题。她在通往最高权力的道路上无所不用其极,阴险,奸诈,毒辣,专横,霸道,荒淫,最终触及到垂涎欲滴的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所以,女人一旦不要脸,比男人要可怕数倍。

武则天不以杀功臣著称,但她杀功臣的数量之多,在历史上名列前茅。然而她如此作派,毫不担心会无人替她的政权效力。她以飞蛾扑火为例,指出,尽管有飞蛾因扑火而死,并不能阻挡其它蛾子继续向火扑来,因为只要是蛾类,就非如此不可。读书人只有且必须通过入仕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难怪他们义无反顾地以能入朝为官为毕生追求。所以,尽管有“伴君如伴虎”之感叹,迫不及待以求伴君者,仍然多如过江之鲫。所谓“练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深谙权力作用的武则天之流,从骨子里轻贱知识分子和其它人才,即便其再无耻下贱做作,也不害怕无人可用。

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宋璟、姚崇、娄师德、张柬之等,均是赫赫有名的人才,且辅佐武氏竟成“贞观遗风”。可见,缺少了骆宾王一个人才,照样有人在权势面前苟延残喘,摇尾乞怜,竟能治理天下太平。即便乾隆身边没有和珅,也会有千千万万个秦桧、魏崇贤之流,拍马溜须,口腹蜜剑,做一条走狗,色厉内荏,行权势之威风。

时至今日,我们仍旧看到,在攀登权力顶峰的时候,很多人仍旧丧尽天良,甘心做一条走狗,一边对上峰溜须拍马,一边对下属耀武扬威。

中国的历代文人,由于受到权势的高压,除了鲁迅敢冒生命危险,敢隐讳或公开发表文章演说,抨击弊政、痛斥丑陋现象外,绝大多数都成了权势的跟班,丧失了基本的人格。

写出如此天下雄文的骆宾王,逞一时口舌之勇,耗尽横溢才华,如流星划过夜空,便消失在茫茫宇宙,再也没有回头。

如同历史上多数奸臣一样,结党营私、献媚溜须的和珅之流享尽荣华富贵,刚正不阿一心为公的岳飞、于谦却惨遭迫害只能青史留名。于是,一千多年前由骆宾王“天下第一骂”揭示的诸多命题,始终占据着人们的思考。人们沉痛地发现,此问题尚未因时代的演进而得到彻底解决。所幸的是,现在的知识阶层已可以不通过仕途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