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退休后养老金与工龄有关系吗(实际工龄和退休后的工资有什么关系)

老人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觉得工龄够长了,可是退休后养老金并不高,只有两三千元,而有工龄短的人能达到四五千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工龄有什么作用?

工龄最初是以档案记载为准,确定的工作时间的长短。一般分为累计工龄和连续工龄,最初又被称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指的是职工就业后未中断的工龄,按照国家指令转换企业或工作单位工龄是连续的。但是本人主动申请辞职、被企业开除、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追究刑事责任的,都应当从重新就业开始计算。

职工退休后养老金与工龄有关系吗(实际工龄和退休后的工资有什么关系)(1)

过去工龄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因素。退休时根据职工的连续工龄,发放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一般是10年到20年发放70%,20年到30年发放80%,30年到35年发放85%,35年以上发放90%。退休根据本人的职务级别,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生活补贴。另外,退休还算是单位的职工,单位发放的一些福利待遇还是有的,比如说冬季取暖的煤等等。

现在为什么不用工龄了?

1991年我国实施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全部的企业职工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待遇。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实现养老的社会化,改过去由用人单位承担养老责任的方式,为社会供养退休人员。这样能够有效的方便职工流动,让优秀的人才从国营企业流动到私营外资企业,增加就业市场的活力。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国有、集体企业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这样我们的缴费年限就出现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2005年,我国实现了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又一次改革,贯彻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职工退休后养老金与工龄有关系吗(实际工龄和退休后的工资有什么关系)(2)

但是,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现在养老金的计算已经不用工龄,而是使用缴费年限。根据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养老保险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0.8%~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算。影响退休待遇高低的因素,不再是职务级别,而是缴费基数,这样更显得公平一些。

不过,对于实施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可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是由各省市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自行确定的,主要也是跟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因素有关。

职工退休后养老金与工龄有关系吗(实际工龄和退休后的工资有什么关系)(3)

所以,目前来看退休养老金计算时,缴费年限占的作用非常大,但是由于废除了职务级别,加入了缴费基数因素,相应的缴费和待遇会更加公平。

日常生活中,也有的企业没有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养老金待遇的。但是,企业不缴社保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当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权,否则只能白白受到损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