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全文目录(跟我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经》叙

【原文】

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也。谨按《灵枢经》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荥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1]。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今崧专访请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

时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崧题。

黄帝内经灵枢全文目录(跟我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1)

【注释】

[1]二十四卷:按龙伯坚的《黄帝内经概论》:"《灵枢》原为九卷,南宋时代,史崧改编为二十四卷,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刻书的时候,又合并为十二卷。"本次《灵枢》选用蓝本,疑为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合并后的版本,故十二卷。

【白话解】

很久以前,黄帝著成《内经》十八卷。其中含《灵枢》九卷,《素问》九卷,合起来恰好是十八卷。但历代所流传的却只有《素问》这一部书。秦越人选取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而著述了《难经》一书。后来,皇甫谧又集合了几部古书的文字,编写成《甲乙经》。后世诸家的学说,都由此而萌生。但在这中间,尚有一些说法存在错误,不应被后世医家所效法。比如《南阳活人书》中说:"咳逆的病证,就叫做哕。"可是按照《灵枢经》的说法来说:"新谷气入于胃中,与原来胃中的寒气互相交争,造成胃气上逆,这才称为哕。"将这两种说法一并举出来作对比,其中的是非就很容易判明了。再比如,《难经》第六十五篇的内容是秦越人阐明《灵枢经·本输》篇含义的理论大要,一般人都认为是关于流注方面的论述。但严格按照《灵枢经》所说:"所谓节的含义,是指神气所游行出入的地方,而不是指皮肉筋骨。"又说:"神气,就是指人体的正气;而神气游行出入的运动,就是流注。井、荥、输、经、合,是人体的输穴。"把这两种说法一并提出,加以比较,就会知道理论的差异真有天壤之别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灵枢经》已经失传很久了,即或后人的理论观点有了偏误,也难以对照《灵枢经》的原文加以查究了。

对于一个从医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阅读医书。有读了医学书籍而仍不能成为称职医生的人,但从来没有不读医书而能胜任医师工作的人。不认真阅读医书,又不是祖传世医的人,如果从医,那么,他们毁伤人命比起操刀执杖的歹徒就更为厉害。所以古人曾有这样的说法:做晚辈的,如果不认真地读些医书,那就如同不孝的行为。

我本平庸愚昧,可是从幼时起,直到壮年,都一直潜心研究医学这门学问,尽管对于其中的理论,涉猎了许多,但我不敢妄自猜测,总要在参考查核各种有关书籍之后,才对家藏旧本《灵枢经》九卷共八十一篇文字,进行校正,并对一些难读的字,增添了音释,附在每卷的末尾。同时把原来的九卷拆开,重新订为二十四卷。期望这样做能使那些有志于爱护生命的人,在读这部古书的时候,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不至于出现任何偏差错误。这项工作完成后,我除了撰写成文状向主管部门做出说明之外,还打算恳请府指挥依据条例向转运司申请,选定官员,详细审定,呈上公文送到秘书省和国子监。现在,我专门访求名医,征求意见,并希望进一步详细审阅,以免出现疏漏,贻误后世。我觉得这样做将会给医学事业带来无穷的好处,而我自己也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宋绍兴乙亥年五月十五日

锦官城史崧题记

本书为王洪图老先生主编的《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王老先生是内经大家,网上有他讲内经的视频,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先来看看,没工夫就和我一起每天读一点吧。

本书的编写内容包括【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按语】五部分。【原文】部分,主要以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影印本为蓝本,用简体字排版,对于原文有明显错误者,根据《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等进行校改,并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提要】部分,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每段的中心内容,以便读者对其主要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注释】部分,对难解的字及有深刻内涵的经文,进行字义、读音以及经文含义的解释,目的是使读者读通原文。【白话解】部分,以直译为主,如原文上下文含义不能较好地衔接者,则采用意译的方法。在整体上既力求文字简洁,晓畅易懂,又能说理透彻,完整地反映原文意旨。【按语】部分,主要是针对一些原文对后世中医理论的影响较为深远,或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或对后世医家存在争议的部分加以说明,但考虑到本书为初学中医的普及本,此部分内容较为简要。以求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给初学者尽可能大的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