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

人到了而立之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期,总觉自己还年轻,但生活的压力早已让自己变得沧桑乏倦。

因为热爱创作,读书已成为我陶冶情操与安顿情绪最好的习惯。

这不,无聊之下又翻出了藏在角落里半年都没动过的《临川先生文集》细细地品了起来。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1)


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

《伤仲永》这篇文言散文,大家都不陌生,毕竟是被收录进中学教材课本中的文言文。

初读《伤仲永》,内心中更多的是同情与惋惜,十几岁的年纪,还不懂得仲永之伤,到底伤在何处。

再读《伤仲永》,内心中更多的是不甘与气愤,二十来岁的年纪,不想让自己和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

而立之年,回读《伤仲永》,内心中更多的是怜悯和无奈。

这是对方仲永父母的怜悯与无奈,伤的是作为父母那份浅俗的认知边界与格局!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每次读到这句话,心头总会一痛。同样作为孩子父亲的我,不断地追问我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有没有做过和方仲永父亲类似的事情。”

这是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为何会产生怜悯和无奈这两种情感的原因。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2)


仲永的“泯然众人矣”,他的父母到底错在了什么地方?

在大多数人看来,方仲永父母的所作所为让人难以理解。

在当下的社会,却还有着很多父母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之前在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时至今日依旧让我记忆犹新。

“13岁的天才少年靠直播赚了上百万,全家力挺其辍学!如今现状堪忧!”

除了这个案例之外,还有一个众人熟知的案例,那便是“小马云”!

《伤仲永》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故事,它也是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很多人会说,方仲永的父母是贪图蝇头小利而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这种解释在我看来是比较宽泛的,若真的去深挖仲永之父他的底层逻辑,我觉得有两点直观的原因造就了方仲永这样的悲剧!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3)


一、作为父母的认知边界过浅

第一次接触“认知边界”这个概念是在一场私董会上,当时做领导力培训的老师对认知边界给出的解释让我印象颇深。

他说道:“认知边界是保护我们自身安全舒适的城堡,也是限制我们自由学习发展的枷锁,自己主动去打破这个认知边界,正是我们寻求自由、成功、满足、幸福的源泉。”

当邑人邀请仲永父亲的时候,让他尝到了蝇头小利,他感到舒适,并觉得这样的舒适是理所应当的。

他不愿意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甚至觉得自己的儿子就是为此而生。

这样的认知边界,注定让方仲永成为悲剧!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4)


作为天才的父亲,他看到的仅仅是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在村镇中,让他炫耀与获利资本。

却没想到让自己的孩子去刻苦读书,最好能高中状元光宗耀祖,从此改变家族的命运。

作为天才的父亲,他的认知边界过浅,他不仅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孩子去高中状元,甚至觉得他的儿子就应该和自己一样终身务农。因为他的认知边界中,就没有状元这个概念,他想都不敢想!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5)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格局”高度不够

认知边界是思维深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在《伤仲永》中界定的是仲永的父亲对于孩子在教育领域中的眼界和长远展望。

而教育格局是在认知边界的基础上,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规划与布局。

仲永的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既没有长远展望,更没有规划与布局。

而在我们的现实中,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有了长远展望,但往往忽视了规划这一个概念!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需要我们指指点点,但是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为孩子做一些引导和初步规划。

步步紧逼和放任自流,在家庭教育中都是不可取的。作为父母,在教育上要营造一种约束力,这种约束力要可控且精准。引导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为了确保父母“认为正确”的道路,真的正确。作为父母的我们,就不得不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格局!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6)


同是少年天才,为何孟子能成为儒家圣人?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小时候一样聪明好学,但是环境的影响,孟子的学习方向受到了环境的极大干扰,孟母决定搬迁,这一搬就是三次。

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孟母为了能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连搬三次。而方仲永的父亲却为了蝇头小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7)


一、少年天才为何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在我看来,两个天才少年的父母,做出的不同选择,对孩子的三观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们常常会谈教育,教育到底是什么?字面解释来说就是教书育人。

在现在的社会,家长重视学习,重视技能,一考定优劣,培训班报的停不下来。那育人板块呢?

成绩并不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唯一标准,三观的养成与格局高度的养成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

孩子在小时候,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很朦胧的,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初步认知世界的开端。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自我察觉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都是先从模仿开始。

正式因为模仿是孩子教育启蒙的开端,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天才少年也好,普通的孩子也好,人生观的养成、价值观的养成、世界观的养成,格局高度的养成。其实从小就开始了。

父母不能够以“孩子还小”为由,忽视了这一点,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引导的!

孟子与方仲永的不同人生,在我看来和父母的引导与格局高度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8)


二、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呢?

在孩子三观的引导上,我的选择是:利用书籍,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发现世界。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望子成龙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不想对孩子上太多的枷锁。

因为读书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的引导方式就是教会孩子阅读。

在家里因为我自己每天都会抽一点时间去阅读,孩子出于好奇常常坐在我的身边。渐渐地也学会了拿起自己的童话书安静的看了起来。

“爸爸,为什么要凿壁偷光呢?他们不会开台灯吗?”

“爸爸,我们家什么时候买梨子?我也要让给你吃。”

面对这样童趣的问话,作为父亲来说,我是很欣喜的。虽然是男孩,他却通过阅读自己懂得了很多道理。

相比于同龄的孩子来说少了一份稚气,很多事情他会自己做判断然后询问我这样的判断对不对。


少年为何会变成伤仲永(再读伤仲永真的伤仲永)(9)


家庭教育是一个应该被家长重视的话题!

家庭教育不是一种流于口头的形式。在家庭教育中我一直秉持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我觉得身受大于言传!

孩子在小时候,他对于世界的探索往往通过对于父母的模仿,在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会选择适应环境。

对于孩子我们要学会身体力行,用行到去讲解道理要比口头阐述大道理重要的多。在家庭中,我格外注重夫妻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和睦对于孩子来说也极为重要。

教育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作为父母,我们只有先提升自己,才能在教育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

那些说孩子好与坏全靠孩子自己的言论,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成为孩子去模仿的榜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