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贴墙推荐 我靠着数以百计的明信片
作者自国外寄回的部分明信片
居家时间越久越想念在路上的日子。实在憋闷了就翻出那一厚沓子带着各式邮票和邮戳的明信片挨个捋一遍,不由分说,过去的时光就扑面而来。那是在路上的我寄给在家里的我的信函,那个疲惫但张着好奇兴奋的眼睛、怀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窃喜心情的我写给疲惫忙乱又不免沮丧的我的文字。遥远的那个人殷殷告诫眼前这个人要平静,感觉辛苦的时候就想一想路上的人物风景故事,或许可以一晌贪欢。现在的我要对那时的我说一声谢谢。
翻看的次数多了,以上那些矫情的自我伤感慢慢退却了,明信片背面那一枚枚小小邮票越来越吸引我的目光。不由得做了个小小研究和对比,路上那些与邮票邮递有关的小故事也一一蹦跳出来……
寄一张明信片,除了这张片片本身,还需要邮票以及邮筒,很多时候更需要找到邮局。最方便的时候就是卖明信片的小店同时出售国际邮票,邮筒就在门外或不远处,这算运气超好了。如果同时出售明信片和邮票,那也不差,实在找不到邮筒或邮局,可以托付给酒店前台,他们一般都很愿意帮忙。只买到光秃秃明信片是最差情景了,背着大书包在异国他乡很快找到邮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极端情况下都已经到机场了,背面已经写满文字的明信片还在自己手里。不行,没盖邮戳没飞行一趟的片片价值索然。只能碰运气了,打听好国际邮票的价格,然后将现金如数留给机场工作人员,请求帮忙。这种最差情景并不多,而且几乎都不会失望,一段时间后会收到邮件。
作者十年前从卡塔尔多哈寄回的明信片
唯独一次耿耿于怀。那是在巴西,一路上已经寄了不少片片,给朋友给家人给自己,最后一张也是最漂亮的一张——那是一株几个成年人合抱都抱不过来的热带雨林大树,我特意留给自己——砸在手里,都到里约机场出海关了还差邮票这个要件。正发愁,一个年轻女孩子拿了一张调查问卷请旅客填写,我认真地填完返还,顺势请女孩子出去后帮我寄一下并留下足额邮资(3雷亚尔,一般最多2.7雷)。可惜我再没有见到这张明信片。
在邮票的发源地英国买邮票最方便,每个小摊和超市都兼售邮票。我特别跟摊主强调,我要的是国际邮票,to China(到中国),花臂大哥一边准备邮票,一边朗朗地回答:to everywhere (到哪都是它)!我一下子笑起来。原来英国的国际平信邮票只有一种,到对岸的法国和到东亚的中国邮资相同,0.78英镑,与当地物价水平比一点不贵,但按当时的汇率算感觉不便宜——那还是一个“胖子”(Pound, 英镑)换15元人民币的时代。
邮资最贵的当属意大利,要2.5欧元
这些年过去了,英国的邮资一定涨了,反正欧洲大陆国家邮资见涨。2014年,在巴黎寄回国内一张片片需要0.98欧元,到2020年春节已然是1.4欧元了,当时法国还发行了意趣盎然的鼠年首日封——那是疫情前的最后一次国际旅行了。德国的便宜一些,从当初的0.75欧元涨到疫情前的0.90欧元。在欧洲那么多国家中,邮资最贵的当属意大利,要2.5欧元!不过摊主也絮絮叨叨地解释:这种邮票上有二维码,允许你时时跟踪邮路进展,而且信箱我这小摊上就有,你要愿意去邮局买邮票能便宜30欧分……我只能认了。从梵蒂冈——位于罗马的“国中国”——寄信也需要2欧元。反而卢森堡这样的高物价国家,只要1.1欧元,芬兰也还可以,1.5欧元。最便宜的也不是德国,大概算希腊,只需要0.67欧元(2015年),可能是为了鼓励旅游业发展吧。当年我们三家人一起在希腊旅行,看邮资便宜,我们一路买买买寄寄寄,奇怪的是我家的后来都收到了,朋友家的一张没收到,真没地儿讲理去。马耳他这个地中海弹丸小国,邮资却不唯一,从0.63到0.77欧元不等,也是莫名其妙。非欧元区的可比性就差一些了,瑞典大约需要15瑞典克朗,瑞士是2瑞士法郎,丹麦要9个丹麦克朗,波兰5个兹罗提,而捷克是21捷克克朗……从这形形色色的货币单位中不难看出欧洲民族国家林立的复杂性、欧洲经济共同体推进的难度。
我碰到的邮资最便宜的地方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埃塞俄比亚。作为最不发达国家中的一员,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市政网络还没建好,邮局里能看到一个个带编号的小柜子,都是为有需要的市民开设的信箱,通信往来需要市民到邮局自取自送。看这情景,感觉邮资一定不会便宜。没想到,没想到,往北京寄一张明信片只需要6.6比尔(Birr)! 我和同事们快速地算了一下,连一块人民币都不到啊!我们都惊呆了,再三确认,没问题,就是6.6比尔。就这点邮资,不寄白不寄,就算走水路,三个月之后到达也值了。于是,我们现场打电话向亲朋好友要地址,兴奋地停不下来。两个星期之后,明信片纷纷各归其主了,人家是坐飞机过来的!
埃塞俄比亚明信片
这次美好体验也给我埋了坑。那年在马拉喀什,买好了片片,找到德加马广场邮局买邮票。一番比划和沟通之后,我以为只需要一张邮票——9个迪拉姆——即可,盘算了一下,不算贵。埃国经验浮上心头,一边感叹最不发达国家也有好处,一边翻出手机通讯录,能寄的都寄。几天之后,跟同事一对比,才发现我错了,国际邮资需要两张邮票,也就是18迪拉姆,国内邮资才是9迪拉姆。问题是我已经得意洋洋地和朋友们广而告之了,叫他们坐等来自摩洛哥的明信片,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如数重新购买并邮寄。下决心要多学两句阿拉伯语。
在巴以地区也有类似经历。都说耶路撒冷物价贵,名不虚传,明信片贵,邮资更贵,要7.4谢(Sheqel),按当时汇率算相当于13.5元。我小心谨慎地寄了几张,给自己给女儿给闺蜜。等到了伯利恒(属于巴勒斯坦管辖地带),参观完圣诞教堂找到马槽广场邮局买邮票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一张明信片只需要1.5谢(大约250米尔,巴本地货币)。我以为又听错了,再三确认——我要寄到中国,中国,中国。没错,就是1.5谢!我又一次惊喜得满眼放光,冲回街上又买了几张,返回邮局。之后还感觉不过瘾,又出去一趟再返回。三进三出伯利恒邮局,工作人员也很开心,一见我就笑。不过他们也说了,这里的邮票只供巴勒斯坦地区使用,到了以色列那边就是废纸一张了。在邮局墙壁上张贴着联合国为该地区邮政系统提供支持的信息,想来这么便宜的邮资应该是有补贴的,目的是与耶路撒冷争夺一点客源吧。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同样一本耶路撒冷旅游书籍,在耶城要60谢,而在伯利恒只要36谢,两地相距不过几十公里。顿悟了这个巨大的差距后,我在伯利恒购买了大部分计划中的伴手礼。
再次见到伊朗和印度尼西亚邮票,依然被巨大的面值吓到。从伊朗到北京的明信片邮资是30,000里亚尔(Rial),按汇率算大约5-6元人民币。里亚尔实在太不值钱了,连伊朗人都觉得不方便,在民间交易中又形成了名为“土曼”(Toman)的货币单位, 1个土曼= 10个里亚尔。所以在自由市场询价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对方说的是哪个单位,不小心可要后悔的。从巴厘岛到北京需要10,000卢比,大约5元人民币左右。印尼常用到的纸钞面值是1万和10万卢比,稍一眼花就要出错,因此每次付钱的时候都认真地数“0”的个数,不胜其烦。记得刚落地巴厘岛机场,由于在新加坡机场转机匆忙,行李没有一起到达,航空公司立刻进行了赔付。拿着几十万印尼卢比,我心花怒放,其实也就20多美元。
伊朗明信片
说起货币的贬值,津巴布韦首屈一指。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吧,津国的邮票没有面值,记得是1美元左右——美元在该国是硬通货,而往日的津国纸钞被当成商品出售:10亿元的纸钞卖1美元,100亿元的5美元,等等,而我有幸买到了一张10万亿的(1后面有13个“0”),20美元。
此前最后一次国际旅行,2020年1月
大家的邮资都在涨,只有日本例外:2004年还需要120日元呢(筑波),2017年只需要70日元(东京),也属于便宜之列了。北美呢,美国大约1.05美元,加拿大就贵了,要2.5加元(美元加元汇率大体1:1);大洋洲的澳大利亚,2010年只需要1.4澳元(悉尼),2018年便是2.3澳元(凯恩斯),新西兰要1.9新元……有一张发自德国的明信片居然先去台湾转了一圈才飞回我手里,耗时多了一倍;有些明信片上的文字我早就读不懂了,因为那是我请当地导游先生写的,就想看看他们的文字长什么样;有些片片上满满当当挤着各种花式手迹,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那是我请同组的国际专家一并写上的,纪念我们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这以百张计的明信片,抚慰和疗愈着现在,梦想远方的心蠢蠢欲动。
作者:小 黑
编辑:吴东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