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主要讲什么时候的事情(史记主要讲了什么)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二十四史》指的是自汉到清陆续编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清乾隆时定为“正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1952年毛泽东购置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二十四史》,从此这部书陪伴了他24年,无论他在北京还是外出考察,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列车飞机上,他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地刻苦阅读研究,其中有些史册和篇章他反复研读多次,并用红蓝铅笔在书上留下了大量符号和批语。其名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1976年,毛泽东病情加重,时常处于半昏迷的状态,但只要是神志清醒的时刻,他仍坚持阅读《二十四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南史》和《晋书》分册仍静置在他的枕边,陪伴毛泽东走完了他不懈求索与奋斗的一生。
《史记》顾名思义就是指历史的记录,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中国“史学双璧”。读中国历史,不可不读《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约死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或稍后,一生大致与汉武帝相始终。历经13年,并在惨遭腐刑,历尽艰辛完成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共130篇526500余字,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到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1 22年),总共三千多年的史事沿革,记录了将近130个中国历史风云人物的故事。
毛泽东一生把《二十四史》读了3遍。对司马迁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就非常赞赏,在《讲堂录》里这样写道:“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受了司马迁的影响,1917年暑假,24岁的毛主席与好友萧子升结伴游学,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走了沅江、益阳等五个县,了解了各地农民情况和风土人情,写下了很多记录和心得,为后来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毛主席感觉身体稍微好一点了,便与护士孟锦云谈话,讨论到了《资治通鉴》,并提到了《史记》,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
《史记》包含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这五部分形成了《史记》独特的纪传体体例,主要以人物为主,是先秦史籍基础上所列史实的总结继承发展和创造,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历史内容。
十二本纪,是某一帝王时期的史实均按年代依次而叙,实际上可以说是某一篇目的编年体,但作为单个帝王而言,以编年形式记述帝王的生平要事,也就等同于该人物的传记。
十表,是按时代年月排列记载历年历代大事记,有《三代世表》《12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它体现了略古详今特色,以其表列秦汉史实,使人物次序井然,时间清楚,便于检索,能够有效地补充《史记》的其余部分。例如《12诸侯年表》的第一年记载周朝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开始;人物年表中所列时间也与人物列传形成互相补充和印证;在专传当中,史实记载不详时,其年表当中的史实就得以弥补本传记叙之不足。
八书,记载了古代政治经济历法礼治水利宗教山川地域等,包括礼、乐、律、天官、封禅、河渠和平准书,《平准书》记叙的是西汉初年经济政策的专题,内容包括盐铁官营政策、钱币制度;《河渠》记载水利,天官和历书,是天文历法;《律书》是兵器与乐器的内容,《封禅》是秦汉帝王祭祀天地鬼神名山大川的活动,相当于分类专题。
三十世家,记载的是诸侯,主要的篇目有吴太伯齐太公、鲁、周公、燕召公管蔡晋楚越王勾践、《孔子世家》、《陈涉世家》、萧相国曹相国、留侯陈丞相、绛侯周勃、梁孝王五宗世家,三王世家等。
七十列传,记载的都是各类人物以及国内外少数民族,叙述其种族来源风俗习尚王族兴衰以及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列传》中的人物大体都是在某一领域卓有成效,对后世有影响的人物。
毛泽东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古鉴今,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革命和建设服务。毛泽东酷爱读书,而且善于读书:(1)圈点勾画,记述心得;(2)反复阅读,系统钻研;(3)多方涉猎,广收博览;(4)融合自己的思考,学思结合;(5)品评历史,臧否人物,批判总结历史经验,吸收先进文化知识,使书尽为我所用。
(注:以上内容来自于公开网络,志在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