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最浪漫的巴黎情调(初夏遇见法兰西)

阳光明媚的初夏,5月-6月中山公园音乐堂将献上“遇见法兰西”系列,交响乐、女高音独唱、钢琴三重奏、大提琴钢琴重奏,4场各具特色的音乐会,多个维度呈现法国音乐的魅力。5月19日“假如我的歌声能飞翔”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将演绎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艺术歌曲与歌剧经典唱段;6月1日,北京交响乐团为儿童节献上特别的音乐礼物;6月6日大提琴家莫漠与钢琴家金文彬将奉献德彪西、弗兰克、普朗克、梅西安等如泣如诉的法国大提琴经典之作;6月24日“浪漫与童趣—圣桑心灵之旅音乐会”基因三重奏带领听众探索不一样的圣-桑。

聆听最浪漫的巴黎情调(初夏遇见法兰西)(1)

  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坚女士说,“从2006年‘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创立之初,中山公园音乐堂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合作,将古典音乐、爵士乐、世界音乐等带给北京与全国听众。15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百姓对法国音乐、来自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开放探索精神,例如2011年我们在法国使馆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紫禁城·古乐季’,带动了中国听众对巴洛克音乐的热潮。同时也通过音乐堂和保利院线舞台的窗口,让来自法国和全世界的音乐家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氛围与魅力,不仅希望重返中国巡演,还将优秀的音乐家与合作伙伴推荐给我们,让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在全球疫情形势下,2021年我们无法邀请法国音乐家来中国,我们推出了特别策划‘遇见法兰西’四场音乐会。”

聆听最浪漫的巴黎情调(初夏遇见法兰西)(2)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白莫迪(Mehdi Brit )先生说,“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策划,它体现了法国音乐的精妙、热情与精湛的技艺。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这样一个精彩绝伦的法国音乐系列音乐会,将成为第15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古典音乐版块最为瞩目的篇章。中山音乐堂与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构建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之一。尽管疫情限制了人员流动,但我们十分高兴能与音乐堂共同策划这个囊括交响乐、法语艺术歌曲与歌剧选段、室内乐等多种音乐体裁和表演形式的法国专场系列音乐会。”

  张立萍:除了浪漫,什么是真正的法国精神?

  5月19日中山公园音乐堂,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将携手钢琴家张佳林、青年竖琴演奏家孙诗萌,为“遇见法兰西”系列演出拉开帷幕。张立萍介绍,“这次演出曲目选了多组法国艺术歌曲,都是极具特色的代表作品,如雨果的诗、福雷的艺术歌曲;有近些年流行甚广的迪帕克的三首歌曲,他是法国艺术歌曲中重要的作曲家;此外当然少不了柏辽兹。下半场则以歌剧咏叹调为主,歌剧在法国音乐中享有重要位置,我们首先选了《卡门》。有人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都作为法国歌剧的代表作,但我认为,比才的歌剧《卡门》更具社会和哲学的意义。法国歌剧大多场面宏大、壮观奢华,法国人常能以自己的智慧与浪漫情怀,轻松化解浓重的悲情色彩,这一点经常出乎我意料,感叹其中的精妙、精彩。从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可以感受到这个国家独特的人文气质与哲学思考。”

聆听最浪漫的巴黎情调(初夏遇见法兰西)(3)

  张立萍还解析了法国音乐中蕴含的法式精致,“在我们的印象里,法国是浪漫的代名词,但我们不能忽视,法国人的另一面,是对形式的极其严苛。有人不太在意法国艺术歌曲的风格,但实际上法国人非常注重形式上的严谨,不能忍受随意改变节奏的快慢,不可以不尊重法国作曲家在谱子上所标注的表情记号。无论或快、或慢、渐弱、渐强,必须尊重、并按照表情记号来演唱。这也正是让我着迷、不断学习的,真正的法式精致。”

  北京交响乐团:过一个“法式”儿童节

聆听最浪漫的巴黎情调(初夏遇见法兰西)(4)

  6月1日儿童节,青年指挥家俞极将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演出一特的儿童音乐会。音乐会的一大惊喜是,北交艺术总监、指挥家李飚将在音乐会担任讲解,与孩子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理解与感悟。北京交响乐团团长孟海东介绍,“古典音乐本身是很抽象的艺术形式,比如说,交响乐恢弘壮丽,意蕴深广,但一直以来适合儿童欣赏的作品并不多。而法国作曲家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音乐,希望孩子从中领悟到音乐之美,从此爱上古典音乐。这次六一儿童节,北交将演出拉威尔《鹅妈妈》组曲、圣-桑《动物狂欢节》等,拉威尔和圣-桑两位作曲家用音乐描绘、刻画了具象的狮王、大象、天鹅、水族馆等,让孩子们探索音乐语言独特的画面感,激发想像力,这是音乐历史长河中极具闪光的时刻。这些是北京交响乐团的拿手曲目,希望为孩子们献上儿童节特别的音乐礼物。”

  穿越时空的法国重奏经典 忧患中诞生的美与力量

  6月6日,大提琴家莫漠将与钢琴家金文彬联袂登台“如诉法兰西—大提琴法国经典名曲音乐会”,为听众演奏德彪西、弗兰克、普朗克的大提琴奏鸣曲,及梅西安名作《时间终结四重奏》选段。大提琴家莫漠介绍,“音乐会选择了一直以来最贴近我内心的几首大提琴作品,能在一场音乐会呈现给听众朋友们,着实是一件幸福之事。几位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弗兰克、普朗克和梅西安,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末的法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创作的发展。德彪西、普朗克、梅西安的三首作品,都创作于人类社会的艰难时世。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晚年创作的最后三部作品之一,当时的德彪西精神和肉体上都饱受折磨,残酷的一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浩劫使他迫切希望在硝烟散尽后能有新的美诞生,并以此创作了这首致敬法国巴洛克时期古典美学的奏鸣曲。普朗克《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创作于二战时期,作曲家以乐观幽默的心态应对绝望焦虑,在乐曲中融入了当时流行的艺术歌曲、爵士等元素。梅西安著名的《时间终结四重奏》创作于二战时期的战俘营。这首四重奏独特的编制——钢琴、大提琴、小提琴和单簧管,是因为战俘营中只能找到这四样乐器的演奏家。6月6日这场音乐会将演奏最动人的第五乐章。如今面临世纪疫情带给全人类的挑战,演奏、聆听这些忧患中诞生的作品,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聆听最浪漫的巴黎情调(初夏遇见法兰西)(5)

  6月24日,由小提琴家张精冶、大提琴家宋昭和钢琴家张佳林组成的基因三重奏将带来“遇见法兰西”系列收官演出,“浪漫与童趣—圣-桑心灵之旅音乐会”。张佳林介绍,“圣-桑是19世纪法国音乐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人物,堪比莫扎特、李斯特的天才演奏家、作曲家。今年恰逢他逝世100周年,本场音乐会我们选取了他知名度最高的四首作品——《动物狂欢节》《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参孙与达利拉》《骷髅之舞》,进行了室内乐化的改编;并将完整演奏他在青年时代创作的第一钢琴三重奏,这是一首辉煌华丽、优美感人,却不常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的精品,希望为听众呈现对比较全方位的圣-桑。今年是基因三重奏成立第16个年头。我们在音乐会曲目策划方面一直坚持学术与亲民兼顾的理念,希望借助耳熟能详的大众化作品,使大家走进音乐厅、亲近室内乐,感受经典重奏作品隽永的魅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