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的状元文章(三十功名八千里路)

2021年10月15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东方红厅,隆重举行了2020-2021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以下简称“赵九章科学奖”)颁奖典礼暨赵九章科学奖设立三十周年纪念,并对本次活动全程进行了网络直播,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1000年前的状元文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1000年前的状元文章(三十功名八千里路)

1000年前的状元文章

2021年10月15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东方红厅,隆重举行了2020-2021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以下简称“赵九章科学奖”)颁奖典礼暨赵九章科学奖设立三十周年纪念,并对本次活动全程进行了网络直播。

精神篇

上图是“科学四人谈”访谈现场。

图中由左向右分别是孙业乐博士,胡岩博士,张清和博士、张爱兵博士与访谈主持白岩松。“科学四人谈”是赵九章科学奖为获奖人所设立的公众科学论坛。

在约三十分钟的时间里,白岩松从解构赵九章先生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到四位获奖人各自回首走上科学探索道路的诱因,偶然与必然之间,个人兴趣与群体环境之间,精神力量无不产生根本的驱动力。

白岩松说:“我们今天谈论赵九章,究竟在谈论什么?除了他的功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他的科学精神。”五四运动送给我们科学与民主,两者的顺序,究竟是科学在前,还是民主在前?“罗素提出,先要有科学,且要打实基础,民主才不会让人担心。科学精神不只是科学家的精神,而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赵九章先生曾经做的,和今天的科学家们所做的事,都是让科学精神——理性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被大众认知和推崇。

正如白岩松所说:“科学是一场接力。赵九章先生跑得早,有人跑得晚。但只要是跑过这一棒,便会在科学的道路上留下痕迹,给后世留下对未来与远方的好奇心。相信再过一百年,如果大家跑得足够好,人们便会记得你们跑过的这一棒。”

上图是本届四位获奖人在赵九章先生铜像前合影,并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空间科学事业先驱赵九章先生的敬重之情

嘉宾篇

到场的嘉宾除赵九章科学奖理事单位代表之外,还有赵九章先生的小女儿赵理曾研究员、往届获奖人代表、赵九章先生的学生等代表。

今年已88岁高龄的吴智诚研究员,他曾任赵九章先生秘书,后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曾经为设立赵九章科学奖而奔走的吴智诚研究员,辗转与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从最初的发起到设立章程,最终在1990年评选出首届获奖人。

图为吴智诚研究员在三十周年纪念签名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上图是1958年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访问代表团,左二是时任俄语翻译的何大智教授。

何大智教授已87岁,仍坚持出席设奖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下图是何大智教授(左)与赵里曾研究员(右)回忆赵九章先生访苏期间的经历。距1958年已过去60多年,何教授对当年那次苏联之行,仍历历在目。

获奖人篇

本届大气物理获奖人 孙业乐博士

孙业乐,长期从事大气污染来源、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研究,建设和发展了城市边界层理化结构探测平台和吊舱系统,解决了北京城市地区不同高度大气污染理化特性的同步观测和垂直连续观测问题,揭示了城市地区大气污染化学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物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阐明了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气-粒转化、光化学和液相反应机制及其对重污染形成的影响,推动了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大气化学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的学科交叉与发展。

迄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17000余次,H指数60,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本届地球物理获奖人 胡岩博士

胡岩,主要从事俯冲带上地幔流变学和岩石圈动力学研究。通过模拟2012年印度洋地震震后形变数据,首次定量约束大洋软流圈的流变结构和性质。通过对比研究不同俯冲带地壳形变观测,提出俯冲带地震周期形变主要由三个动力学过程共同控制。其推导的理想弹塑性楔形体应力解析解,拓展了经典临界楔形体理论。提出的动态库仑楔形体理论,首次揭示了弧前地貌及形变特征是地震周期弧前岩石性质和断层面摩擦性质不均一性的综合反应。

在Nature发表学术论文3篇,包括Nature Geoscience在内的其它Nature Index论文14篇。曾获得加拿大联邦政府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SERC),中国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等颁发的国家级奖项2次,北京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颁发的校级奖励多次

本届空间物理获奖人 张清和博士

张清和,长期从事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动力学过程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研究。首次给出了太阳风-磁层耦合的理论基石——Dungey循环理论的完整观测证据,获取了耦合特征的关键参数,解决了近60年日地能量耦合的基石性科学问题;首次在极区电离层上空发现并命名了“太空台风”,更新了人们对地球空间不同圈层相互作用的认识;揭示了跨极盖极光弧新的形成机制;发现快速运动的等离子体云块是极区电离层氧离子上行的重要源区等。

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专著章节2章,其中包括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GRL等上发表的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5篇,多篇被Science、Nature、JGR等期刊选为研究亮点或封面,曾获国际无线电联盟(URSI) “青年科学家奖”等。

本届空间探测获奖人 张爱兵博士

张爱兵,长期从事空间环境探测研究,着重于空间等离子体就位探测领域,在传感器及电子学核心部件高压电源方面,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在嫦娥一号/二号、风云卫星、电磁试验卫星、天问一号等任务的探测载荷,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多项空白,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述技术也正应用在SMILE任务、空间站、小天体探测、嫦娥七号等任务的同类载荷,高压电源技术还推广应用到了其它领域。获“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十佳科苑名匠”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称号。在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

在线直播互动,地球物理奖获奖人胡岩博士被问到:做科研会感到寂寞吗,怎么消解?“你如果不甘寂寞,就不会寂寞。你走在一条未知的路上,但有更多人受益。你的寂寞,会让更多人不寂寞。”这个回答让记者想起爱因斯坦在1918年那篇著名的演讲稿《探索的动机》中有关科学家的描述:

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癖、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但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很不一样,究竟是什么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里来的呢?

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

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

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回避平凡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于岷秘书长在评奖工作报告中讲到,有一位80岁的评审组成员,仍不辞辛苦,履行职责,践行承诺,长途出差来主持申报人评选工作。这或许与赵九章先生的科学严谨精神如出一辙,用“良驹遇伯乐”来形容,恰到好处。

理事会副理事长王赤院士在本次典礼致辞中对已过“而立之年”的赵九章科学奖所提出的展望:“赵九章科学奖在六个理事单位和香港赛霸公司林文震先生、罗慈女士的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奖励基金规模已达千万,过去的三十年间,秉承科学办奖、民主办奖的传统,在学术界已有广泛的影响力。在今年的理事会会议上,经全体理事单位的共同协商,决定启动设立赵九章科学基金会的筹备工作。赵九章科学奖将厚积薄发,必将为中国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中,怀抱梦想,加薪助燃,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兴毅)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