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和崇祯皇帝的关系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
明朝是个十分有意思的朝代。
十七位皇帝,个个有性格、有特点。
开国皇帝朱元璋乞丐和和尚出身,成祖朱棣为了弘扬国威派船队远渡重洋,武宗皇帝当大将军当得不亦乐乎,筑豹房玩的神魂颠倒,嘉靖皇帝一心修玄,日求长生,神宗皇帝二十多年不临朝听政。。。
总的来说,明朝皇帝的特点是: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干不好,其他各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古代的木工建筑事业。身为皇帝,却成为了全国工匠的劳动模范。他就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 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朝第十五代皇帝, 1620年阴历九月-1627年阴历八月在位,年号天启(1621-1627年)。父亲光宗在位仅29天便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的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于1627年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庙号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明熹宗有三男二女,无一长成。终无子,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即后来的崇祯。
十六岁即皇帝位,在位七年。他的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有两件:
一是他本人,在浓厚兴趣和刻苦钻研下,终于成为了造诣精湛的木匠。
二是他宠幸了自己的奶娘客氏,培养出了一个遗臭万年的大太监:魏忠贤。客魏联合祸乱朝纲!
当然还有为政混乱、兄终弟及崇祯继位的大事件!
总的来说,天启皇帝拿的出手的业绩实在乏善可陈!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他的这一生,只有23年。如果为朱由校撰写木匠的劳模事迹,一定得有这么一笔:朱由校同志英年早逝,否则会在木工技艺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天启帝在位期间纵容奶娘客氏,重用客氏相好的宦官魏忠贤,任他二人胡作非为,在朝则陷害忠良,在后宫则荼毒妃嫔,而熹宗却不加规制。魏忠贤遍树党羽,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他们沆瀣一气,排斥异己,尤其将东林党人视作眼中钉,必欲除尽。杨涟、左光斗等皆惨死于其手,而熹宗丝毫不觉,连高官杨涟被害多日,都不知道他已死。熹宗酷爱做木工活,在宫中乐此不疲。世传魏忠贤往往于皇帝全神贯注干活时呈上奏章,于是上谕多是“知道了,你们用心行去”这类话语,魏忠贤始得肆意妄为。朝廷上正人君子殆尽,政治黑暗已极,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熹宗就是将这样一个烂摊子留给了继位的弟弟崇祯。
弥留之时,还不忘叮嘱崇祯帝要重用魏忠贤,然而志在振兴的崇祯在三个月后就铲除了这个大害。朱由校纵观天启帝的一生,固然荒唐昏聩,究竟是一个欠教育的顽童的行径,不是恶人(虽然他的昏聩对明朝造成的祸害无穷)。归根结底应归罪于天启帝的祖父万历皇帝,万历不喜长子,不关心他的教育,长子自身难保,自然导致长孙的教育更被忽视,乃至熹宗继位时据说大字不识几个,遑论朝政。熹宗终究是“凡事愦愦”(太监王体乾语)而已,对待夫妇手足的情谊不薄。病重时,信王入见,熹宗拍着榻说道:“来!吾弟当为尧舜。”
熹宗对张皇后也很爱惜,使客魏终不能动摇皇后,临终时,熹宗道出心中对张皇后的歉疚,嘱咐信王要善事中宫,足见结发情意。
可惜,朱由校是个皇帝。他不暴戾,但是他昏庸。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应该是幸亏朱由校英年早逝,否则会给朝政、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
史书是这样给他盖棺定论的:
“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
木匠皇帝出在明朝,是有历史因素的。郑和下西洋,去时满载赏赐给各国的奇珍异宝,因此行船平稳。回程时没了这些东西,船体吃水不足,便有了翻船的危险。不得以,郑和下令就地砍伐大量的木材运上船压舱,这才保证船队的顺利返航。这些木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红木了。自此,红木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浪潮。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大都雅好红木,以红木为制作原料的明式家具也成为了中国家具史中的重要代表。
为了红木,举国若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热爱木工、醉心营造的皇帝的出现,似乎也顺利成章了起来。促使这位木匠皇帝诞生的更重要的因素,应该是万历年间的大兴土木。万历年间,故宫的三大殿以及乾清、坤宁、慈宁三宫都曾遭火灾而重建,此外,其他宫殿的兴建工程以及修缮工程,终年不断。朱由校不上书房,总跑工地。耳濡目染,也就学得了一手木匠的好手艺。
朱由校对木工的痴迷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据史料记载:熹宗“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他的寝宫里,堆满了各种木料,锛、凿、斧、锯、刨等各种木匠工具一应俱全。他喜欢和一群木匠在一起,跟他们切磋技艺,并亲自动手刨削打磨。
难得的是,这位皇帝远远超出了木工爱好者的层次,而是个货真价实的手工艺大师。野史中称他为鲁班之后的天下第一木匠。
据《先拨志》载:
“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
据说,凡是他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自己做出来。
不仅能模仿,朱由校还能创新。明熹宗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明熹宗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备具,动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明宫杂咏》上有诗吟道:“御制十灯屏,司农不患贫。沈香刻寒雀,论价十万缗。”熹宗雕琢玉石,也颇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种印章,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
为了检验自己的产品价值,朱由校还派太监悄悄把这些玩具拿到市面上出售,人们爱其精巧,纷纷以重价购买。
家具、玩具这些小物件不算,朱由校还热衷于建筑。
天启年间,朝廷对紫禁城的三座主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程。朱由校在工程中大显身手,从起柱到上梁,再到外部装饰,他都亲临现场,认真指导。兴之所至还会当场脱掉外衣,卷起袖子,和工匠们一起大干一场。有时他心血来潮,在宫中兴建一些小巧别致的房屋,兴致勃勃的找来群臣和太监观赏。时间一长,他的兴趣过去了,再派人毁掉,重新建造别的花样。他就在这接连不断的拆了盖、盖了拆里不亦乐乎。
除了上述这些,朱由校还擅长漆工和玉石雕刻。他制作过水傀儡戏的小傀儡,建造过沉香假山,设计过滑冰用的拖床,发明过中国最早的喷泉……说朱由校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手工艺全才和奇才,并不过分。
然而,朱由校终究不是个木匠,而是皇帝。他这双巧手可以把木器经营的美轮美奂,却也把明帝国经营的山河日下。他留给自己弟弟的是个烂摊子。就在他死的十七年后,清军入关。他的那些奇巧设计,连同整个明朝,就这样一起湮灭在了铁蹄之下。
换句话也可以这样子说,明熹宗是被皇帝事业耽误的木匠天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