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

【LIFE健康】之所以会聊输血这个话题,是因为有两件事情引发了我的一些感触。

一是外科接收了一个重症复合伤的外籍患者。由于特殊的宗教信仰,这个患者拒绝输异体血。这可是给医生们出了个大难题。还好,最后多个科室通力合作手术抢救,在仅获得少量自体血回输的情况下,把老外从死亡线拖了回来。在跟SICU的兄弟讨论这个病例的时候,他很认真地说,好像这个宗教是允许输人白蛋白的…我晕,好复杂的教义…

另一件事情是:昆山工厂爆炸发生后,大批民众踊跃献血。但有“公知”表达不同声音,认为大家献的血可能会被某些力量用来牟利。因为伤害了大家的感情,“公知”被骂得很惨。其实,他的说法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依据......

人类输血成功是从输羊血开始的......

1492年,罗马教皇诺圣特八世病危。有医生尝试了残忍的治疗方法:给教皇输三个童男的鲜血。“其方法,记载不详”(摘自《输血法》,景凌灞著,1936年出版)。结果,教皇和童男都死了。

1665年,英国医生Richard Lower,做了个动物试验,通过鹅毛管连接两只狗的颈动脉和颈静脉,最终,接受输血的狗成活了。信心满满的Lower开始琢磨给人输注动物血。机会终于来了,1667年11月23日,他应英国皇家学会之邀为一名男子输血。而输血的原因是,这名男子自觉“不平衡”、“脑子热”,输血以求改变其行为。天!真不知道当时是谁“脑子热”。那时候人们认为羊最为温顺、圣洁,所以Lower为这位病人输入少量的羊血。感谢上帝,输血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Lower被认为最早试行输血的先行者。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

(图:1667年,输羊血)

而法国医生Jean Denis被认为比Lower更早给人输血并获得成功,输注的也是羊血。1667年6月15日Denis“以羊颈动脉血输血于久病之少年”,病人没死、且病情有缓解。但是,那个时期更多的病人因输动物血液而死亡,所以后来英、法法两国相继禁止给人体输血。输血中断达150年之久。

1818年,英国产科医生James Blundell发明了新型输血器,开始尝试人与人之间的输血。他给7位分娩大出血的产妇输入人血,其中3例救活成功,第一次成功实现人类同种异体输血。不过,随后历经了百余年的时间,同种输血的两个大问题——凝血和溶血,才得以解决。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2)

(图: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输血)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3)

(图:十九世纪的输血器械)

1900年,一位非常内向的维也纳大学助教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红细胞血型,这是划时代的成就。而两次世界大战则促使血库、输血服务所和区域性输血服务中心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成分输血的比例做为衡量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输全血几乎成了乡巴佬才干的事情。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4)

(图:“血型之父”Landsteiner)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5)

(图:二战期间的献血海报)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6)

(图:二战期间的献血海报)

中国输血是从协和开始的。1921年北平协和医院采用直接输血法开展临床输血。和国外一样,中国的血液供应机构建设也是随着战争发展起来的。1944年,民国政府军医署血库在昆明成立,支援抗日战争前线。建国后,1953年沈阳建成了中国第一所大型血库,目的还是为了打仗。该血库为抗美援朝出了大力。文革前,国内大城市基本都建立了血库。文革后,中小城市逐渐建起了血库,医院也开始建立了输血科。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7)

(图:1925年出版的《输血疗法》)

上个世纪,中国在输血技术上似乎没太大的贡献。哦,等等,我想起来了,文革时期,中国创造过“打鸡血”。呵呵。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8)

(图:文革中的“鸡血疗法”宣传物)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9)

(图:上海的俞昌时是“鸡血疗法”的始作俑者)

卖血那点事儿

有偿献血这档子事儿,历史悠久。我估计,从人类同种异体输血成功开始,就有卖血。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东方杂志》等民国时期的著名刊物,开始报道英美的卖血群体。没过多久,中国大城市也开始出现卖血现象。1936年《现实半月刊》报道说,因经济部景气(当时楼市大崩盘),上海卖血者甚多,“广慈医院医师宋才宣,在该院组织了输血团,办理卖血买血事项”。这篇报道最后评论道:“在资本主义的现社会里,卖血的惨象也还算平凡;不过,穷到只有血可卖的人不会终久这样卖去吧?!”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0)

(图:1936年《现实》半月刊登载的输血团报道)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1)

(图:1943年《申报》刊登的输血社招募广告)

组织卖血有利可图,所以,即便在抗战时期,大城市的“卖血事业”也一直在发展。不过,“卖血”这种有违伦理的事情,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媒体同情贫苦的卖血者,并痛恨各类牟利者。1946年《青年与妇女》杂志刊登了《为卖血者请命》的诗歌。而同年,上海的《星海》报则以《悲惨的卖血职业》为题作了深度报道:对卖血者的卖血费,医院抽四成;而对新入行者,医院抽五成。但是,痛恨归痛恨,因为血液资源紧缺,贩血团体不断壮大,甚至改名为“输血银行”。

解放之后,这些罪恶的贩血团体是否就马上消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五十年代,大城市依然有大量的所谓“助血社”。1954年,上海市交通职工医院为了保证医疗用血,和两家“助血社”形成合作关系,但是另一家“中苏胜利血液社”也想插进来卖血,并且与医院发生了冲突。这下可把该院领导气得七窍生烟,他提笔给上海市卫生局写信告状:这个助血社何德何能,也敢起个“中苏胜利”的名称?!呵呵,我还知道1954年更滑稽的一件事情。这一年,有一家上海助血社跑到浙江金华开分社。于是,金华卫生局请示浙江省卫生厅。省卫生厅答复:上海助血社开分社嘛,肯定是不合法啊…但是,现在没有他们,血源就成问题…所以嘛,还是要批评教育他们,要他们给卖血者多分点钱,别把人家剥削得那么厉害嘛…

浙江省对于输血社的态度,具有代表性。由于当时各地都没有建立中心血库,血液资源储备调配能力计划为零。因此,输血社具有半合法的身份。那时,上海输血社每年向卫生局报备,还可以正大光明地开具有税票的收据。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2)

(图:上海交通职工医院写给卫生局的告状信)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3)

(图:当年“中苏胜利血液社”分发的宣传联系卡)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4)

(图:1954年某家“输血社”向卫生局报告地址变更)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5)

(图:1952年某家“输血社”开具的收据)

建国后的情况,我就说到这里吧。其他的情况,可以参考一下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献血的历史记忆里,有混乱、有悲惨、有无奈,有法律与信仰的困惑纠结。 当然,毕竟总在不断地改善与进步着。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6)

(图:抗美援朝时期的献血证)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7)

(图:军队医院的献血团团员证)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8)

(图:建国初期武汉中心血库献血员证)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19)

(图:建国初期献血证)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20)

(图:文革时的献血纪念——语录书签)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21)

(图:笔者自己的献血证)

无偿献血万岁!

在血站卖了几年血(有点狗血的历史)(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