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间是怎么用公元纪年的(没有公元纪年的时候)
作为现代人,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年份,想要知道某一年发生的事情,直接上网搜索对应的数字年份即可,如2019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但是在中国,公元纪年法仅仅使用了一个多世纪,那么古代人是如何纪年的呢?
一、天干地支纪年法
讲到古代纪年方式,用处广泛的便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十分复杂的方法,对于古人来说的确不算什么麻烦。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jǐ)、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丑、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和地支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按照“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的规则,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用于纪年、纪月、纪日乃至纪时。
二、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时开始采用年号纪年法,之后的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但是在明清以前,皇帝每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之事,常改元。“改元”意味着清零,汉武帝便曾改元11次,而唐高宗更是更改年号14次。并且,在多国并立的时期,存在多个年号,如五代,宋辽时期。
三、王公年次纪年法
那么汉武帝以前多采用什么方法纪年呢?通过查阅先秦时期的作品,采用的便是王公年次纪年法。看起来和皇帝年号有点像,但先秦时期还没有“皇帝”制度,而且“王公年次纪年法”,是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子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除此之外,古代纪年还有岁星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岁星”就是木星,古人发现大约12年后木星会出现在星空同一位置,于是把一周期分成12等分,每一等分叫一星次,代表一年。并给他们起上名字。古人纪年虽然方法繁杂,但也充分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为我们了解古代,了解中国历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