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提起易中天,很多人应该会有所耳闻,这位一直备受争议的学界文人,其实也有过诸多无奈。有人惊叹于他的才华,也有人感叹于他的错误百出,更有人认为他的讲述漏洞百出,一个学中文的何必非要插足于历史往事。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1)

众多人了解易中天,应该始于《百家讲坛》,这档曾经盛极一时的央视王牌节目,一度打造出了多位文化名人,即使他们中的不少已经马失前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再没有任何一档文化类节目,有它那样大的影响力。而在登上《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应该已经算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化学者与名作家了,只是借着电视栏目,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他。

对于易中天来说,武汉大学与厦门大学应该是他人生的两个重要节点,原本在武汉大学就已经掀起极大热潮的易中天,为何会在背上行囊,来到了异地的厦门大学,其中的诸多恩怨,实属多般无奈,也许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风轻云淡,即使个人想要不掺和人间事,但奈何生活在这江湖中。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2)

20多年前的易中天,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让他选择出走呢?

与武汉的不解之缘

易中天并不是出生于武汉,但他的前半生,几乎都与武汉密不可分。

1947年2月8日,易中天出生于湖南长沙。

6岁因其父易庭源工作变动的原因,易中天来到了湖北武汉,并在武汉开始接受教育,度过小学、初中、高中时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在小学、初中时期,这会让他接触到一个城市的本质,武汉与他自然不可分割,因为一些烙印已经镌刻在了骨子里。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3)

之后,因为时代因素的影响,他选择远赴新疆支教,而在新疆一待,自然便是十年,一个人的一生又会有多少个十年,他的心里依然思念着武汉那座城市。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经过3个月的备考,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这也让他如愿,能够回到这座阔别多年的城市,想要找寻属于他记忆中的那个味道,人生注定要开始新的改变。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4)

1981年,易中天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这也正式让他在这座城市之中安定了下来,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本科生都是个奢侈的学历,更不用说研究生了,或许在当时,他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因为这座城市,他坚定地留了下来,希望能够为它做些什么。

武汉大学里的名师

《百家讲坛》之上,我们便可以看出易中天的才气,尤其是他讲课之时的滔滔不绝,让许多人折服。而在当时的武大,他也早已成为校园里的名人。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5)

著名作家野夫1986年插班进入武大之时,便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当时的高年级的同学告诉他:“易中天的课,不管他讲什么,都是必听的”,这也是每年学长们向新来的学弟学妹们的倾囊相授。

因此当野夫兴致冲冲地跑去的时候,便被眼前的景象折服了。当时在武大最大的教室里,能够容纳300多人座位的教室里,几乎是人满为患,座位上坐满了人,即使在过道之上,也布满了小板凳,前来听课的人络绎不绝,而且还有不少人在教室后面驻足,希望能够见缝插针地坐在前面,因为怕后面实在听不清。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6)

而据当时的同学回忆,易中天的课一般想要占到前排,需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占座,要不然就没有坐下的机会。这在大学课堂之上其实是十分难见的,今天的教学环境我们自然不必多说,很多人常常将课堂当作自己休憩的场所。即使在当时的时代里,人人都乐而好学,但是这样盛大的场面,一般是很难见到的,毕竟一些老师的讲授实在是太多乏味。

而易中天如此受欢迎,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有着极好的口才,这也是他最基本的能力。在当时,他还懂得追赶潮流,眼光向来要比其他同行敏锐,确实,在追求新知的校园里,如果老师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厌倦。他也总是用独特的见解以及当下的学术趋势,为学生们带去一堂精彩的讲授。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7)

即使很多人认为他“不务正业”,被看作老师中的异类,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完成了《读城记》、《大话方言》的写作,很多人觉得与学生太近不是什么好的老师,但是老师如果不走近学生,自作清高,这样的知识永远都只会是庙堂之学。

清贫的武大老师

在今天看来,大学老师是个极好的工作,毕竟没有沉重的升学压力,还可以做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最为关键的一点,自然便是工资还高。但这对于当时的易中天来说,并不是什么现实状况。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8)

在高校工作的易中天,工资也并不是很高,微薄的收入让他放弃了自己抽烟的习惯,因为这个时候他还得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要不家里就只能备受凄苦。他没有搬进宽敞舒适的教师宿舍,而是住着三十多平米的房子,尤其是在房子中还得堆积他的书籍,生活便更加拥挤,无奈之下,他只能将自己的女儿送到了自己父母家中,而他和妻子二人挤在这狭小的环境中。

在职场之上,易中天并不是十分顺利,即使他在学生之中深受欢迎。人们往往总是充满了嫉妒,尤其是像易中天这样的话题人物,自然会受到一些老师的嫉妒,毕竟他的课堂的太过优秀,很容易会让一些教师产生不满,社会最黑不抵人心。而且易中天还是个心直口快之人,或许某些时候的无意之举和说话,触怒了一些旁人,而这些人难免会给他使一些绊子。但他对于这一切都懒得解释什么,清者自清,但是这也为他的升职之路造成诸多恶劣麻烦。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9)

易中天是武大人,尤其是心在武汉,他是准备为武大奉献直到老师的。当时刘道玉校长开明主政时,他深受赏识,一度成为了系副主任,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在刘道玉校长下马之后,他也只能洁身自退。因为和老校长的关系,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让他受到了轻视。大学校园里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往往十分微妙,实在是难以诉说。而新校长到来之后,也对他不再关注,易中天的处境也十分艰难。而最为悲愤的便是,在武大十多年的日子里,他始终只是个讲师,而他想要升职副教授,而是需要通过“提调”,也就是他还是得离开这所他热爱的学校。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10)

被迫南下,幸遇厦大

在艰难的处境中,他仍然不忘自励和教导自己的学生:“人在困境之中,不必盲目急于选择,来日方长,不然势必背负道义的十字架,最后使自己进退失据”。

但因诸多无奈之下,他还是选择了离开。此时的厦大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给了他最及时的援助。在厦大,他的处境好了很多,很快便被提升为教授,工资也好了很多,生活自然也轻松了许多。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11)

而在厦大,他的课堂依旧十分火爆,依旧是校园里的名人,依旧是学生喜爱的老师,他的课依然是一座难求。他与厦大成为了最好的契合,他也对此颇为满意。

而在这里,他有幸得到了《百家讲坛》的赏识,受邀到此节目之上进行学术讲座。在这里,他的人生又登上了新高,他的《易中天品三国》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很多人被这位敢讲敢说的教授折服,尤其是他很多独到的见解,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一时之间,他成为了风靡全国的人物。

人生确实会充满诸多意外,在武大的失意,让他有幸遇见了厦大,也让他人生有了新的转机,或许他从未想要主动离开,只是在无奈的环境里,他只能那样选择,但是心里难免会割舍不下。

提起武大,只言好,不言坏

野夫曾在回忆中说到:

先生是重情重义之人,所以走到哪里都有朋友。95年他回武汉,要我陪他去看看老校长刘道玉,这时的刘老已经去职多年,许多旧部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只为若干年前的一段知遇之恩,他却不敢或忘。想想尘世中的种种缘分,总还是有些仿佛古风的东西,值得我们在心底温存和珍惜。也正是那回,我们出校时邂逅了中文系的一位领导,那位爷半真半假地说:你走了,我们还是很惋惜的,还是调回来吧。先生笑着答曰:那我确实有病。

易中天哪年担任教授(20多年前的易中天)(12)

也有人问过易中天为何离开当时已经颇有盛名的武大,武大这块金字招牌应该是很多人羡慕的吧。他只说武汉的天气不好,夏天太炎热,自己不是很喜欢,但是自己在武大遭遇的诸多辛酸,他从未提起,也许他对这里,还是有着最真挚的情感。

易中天曾说:无一日敢懈怠,无一事敢马虎,心存敬畏之心,不要得意忘形。

他用自己的经历,很好地为世人诠释了诸多道理。只是不知道,28年前,他在那座通往厦门的火车之上,到底有何感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