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甘露最好的十本书(如果你错过了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

新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出版半年多以来,因主题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相得益彰,获得一大批专家、学者和作家的高度赞誉,出版社也迎来八次加印。昨天,京沪两地作家、评论家、学者以一场长达4小时的线上研讨会,探讨了这部小说能让读者反复阅读的原因。

《千里江山图》正文34章,全书24万字,数十个人物穿行其中,多线叙事齐头并进,上海、南京、广州的城市日常生活交相辉映。小说家孙甘露思索历史洪流中鲜为人知的瞬间、艰难的非常时刻,想象仁人志士的身影如何从晦暗未明的生活场景中逐渐浮现,从日常经验中迈入那些决定性的时刻,成为义无反顾的勇士。

年轻的书

“到了这个年纪,我还是愿意学习。学习的念头和能力还在,可能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孙甘露坦言,“《千里江山图》有着谍战小说的形态,把它放在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巨大转型、中国革命百年历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下来看,尤其是两个人物观念、精神包括生命的交锋,才是我真正关心的东西。”

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进一步探讨《千里江山图》,对于新时代文学如何去书写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如何有力地塑造英雄人物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千里江山图》问世后,在青年群体中引起广泛关注,由阅读延伸发酵的关于“忠诚、信仰、牺牲”的讨论,迅速在微博、B站、豆瓣、小红书等成为热门话题,新时代文学精品凝聚青春力量的效应明显。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之作,也是一部严肃主题和通俗故事的融合之作。”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谈道,“《千里江山图》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推理。这和作品本身要表达的主题,特别是人物的思想感情之间,达到了很高的融合。小说非常克制、冷静地把热情、热度,通过严密逻辑性很强的故事表现传达出来,体现了孙甘露在小说创作上,不但保持强大的能力,而且更加成熟。”

孙甘露最好的十本书(如果你错过了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1)

“这是一部年轻的、出人意料的、光彩照人的书,也是一部深得辩证之味的小说。”评论家岳雯说,《千里江山图》里有明与暗的辩证、静与动的辩证、理智与情感的辩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经得起读者和评论者的反复开采。

先锋的书

中国作协副主席、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小说家格非认为,孙甘露对于上海的书写有着非常新颖的特质。“他在整个历史考据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他在描述上海作为事物的过程中,体现了既精确又带有自由度的融合,有很多大胆的想象,但又非常符合历史事实。”

评论家王纪人认为 《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一次脱胎换骨的艰难转型。“这样一个题材,在文学上从来没有表现过,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也鲜为人知。小说在历史题材和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桥梁,甘露也完成了一次身份认同。在这种感同身受的认同中,他展开了文学想象的翅膀。”

在评论家潘凯雄眼中,《千里江山图》是文学先锋精神的延续。

诗人欧阳江河认为孙甘露将先锋小说、现代主义代入现实主义,代入了当时的红色上海。“他就像闯进历史现场、走街串巷的邮递员,在上海的街道上重新投递出一封封来自过去的信。”

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言所言,“如果你错过了孙甘露,你就错过了惊涛骇浪。”

据悉,《千里江山图》的影视改编、多媒体产品开发、版权“走出去”等工作同步进行中。(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