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第一关(天下第一雄关)
中山国际《丝绸之路行(上段)》探寻活动,由一支热爱祖国、祈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企业家们组成的28人探寻团,历时11天,行经山东 河南 陕西 甘肃 青海5省,往返5千公里。探寻古丝绸之路辉煌文明,感受沿途厚重人文历史,欣赏祖国壮美河山,品尝地域特色风味美食,感悟岁月浮沉人生百味,助推“一带一路”发展。
在我国历史的天空,有两条绚丽的长虹:一条是万里长城,忠诚地守护着中华民族;一条是丝绸之路,拓展和交融着中华文明。它们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于,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一方狭窄处交汇,这里就是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
走进嘉峪关之前,丝绸之路行探寻团纷纷在关前合影,对嘉峪关多年的敬仰汩汩而出。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站在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的十字路口。假如回到明朝,嘉峪关,就是最西的边界。明朝以前,嘉峪关是有关无城,而在嘉峪关关城建设之前,河西走廊的长城却已经有了千年历史了,几乎和丝绸之路一样悠久。
这张图片上的两个人物,都是和嘉峪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位叫冯胜,另一位是易开占。冯胜明朝开国功臣,宋国公、征虏大将军,645年前,也就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这里,始建嘉峪关。
据历史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也就是说嘉峪关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160多年的时间。而冯胜,却因为功高遭太祖朱元璋猜忌,赐死。
据说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工匠师名叫易开占,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下一块砖。这块砖存放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供人观摩。
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九年,在万里长城沿线上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嘉峪关是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
史料显示,建造的过程也是相当严格,就地取材,选取来自黑山的粘土,弄碎,暴晒,然后再添加棉麻和灰浆,特别是添加了糯米汁,以增强其粘度。此外施工质量也是严格把控,检测标准就是射箭,若箭能射进墙体就算不合格,监工就要被砍头,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的规章制度下,确保工程跨越了数百年。
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嘉峪关,除了镇守、稽查、验证、放行等军事功能外,还有外交、商业功能。据《明宗仁实录》,西域诸地的使者、商队,“往来道路,贡无虚月”,其载货车“多者至百余辆”。“互市”在嘉峪关的繁荣,客观上延续了汉唐以来形成的西域与中原王朝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穿着不同服饰的西域人及意大利、西班牙、波斯、土耳其、印度等国的使者、商人和驼队,在悠扬的驼铃声中,穿越大漠戈壁,往返于嘉峪关内外,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风景。
“关照”一词的由来,就是来源于嘉峪关。古时候过关要有通关文牒,出嘉峪关,就相当于出国了,“关照关照,嘉峪关的护照’。到现在“关照”演变成“照顾”的含义。
清末因禁烟而被贬赴伊犁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于1842年10月途经嘉峪关时,面对巍巍雄关和大漠风光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出嘉峪关感赋》:“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在嘉峪关城外,我们碰到国外媒体在采访摄制嘉峪关视频,他们说,这里是一个横跨时空的人间奇迹。
探寻团成员们登上嘉峪关城楼,遥望远方,思绪万千。
在经历了岁月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后;
在翻阅了历史的金戈铁马、沧海桑田后;
在聆听了无数的丝路驼铃、幽怨羌笛后;
如今,关城突兀,长城残垣,丝路古道已经无往日的车马嚣喧。但是,和平、繁荣、宁静的嘉峪关,成了世界一颗明珠,抚今追昔,承载着过去,憧憬着未来。
中山国际中山国际位于菏泽市开发区中山路568号,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属于商住一体综合楼,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办公7000平方米,商业140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120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400余辆汽车)。地上更是拥有30余米宽的大型广场。其中一层商业层高达5.8米,二三四层层高达5.4米,商业价值高,使用空间灵活多样。
《丝绸之路行》探寻团指定用酒:孔子酒;副食:华英食品、酱老太辣酱;用水:修养泉天然矿泉水;用茶:国花茶业牡丹花蕊茶;感谢菏泽康辉旅行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