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的前因后果(一战成名淝水之战)

公元351年北方少数民族首领苻坚在长安建立了前秦政权,随后陆续统一了北方,接着想通过南征实现全国统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淝水之战的前因后果?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淝水之战的前因后果(一战成名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的前因后果

公元351年北方少数民族首领苻坚在长安建立了前秦政权,随后陆续统一了北方,接着想通过南征实现全国统一。

383年,苻坚发兵九十万,水陆并进,企图一举灭东晋。谢安临危受命为征讨大都督,派自己的弟弟谢石,侄儿谢玄,儿子谢琰等率八万精兵拒敌。十月,前秦军渡过淮水,攻陷寿阳(今安徽寿县)。苻坚弟弟苻融命大将梁成率大军五万进屯洛涧,截断淮水通路。谢玄大军自东而西推进,到达洛涧以东二十五里处停止前进。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率精兵五千人趋洛涧,与前秦军梁成隔岸布阵以待。苻坚自认为有九十万大军,非常傲慢,根本没有把晋军放在眼里。不料,前锋部队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苻坚见状,慌了手脚,他和苻融趁夜去前线观察,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漫山遍野的士兵呢!这就是“草木皆兵”成语的出典。

这时前秦的军队靠着淝水西岸布阵,晋军进驻淝水东岸,两军隔水相峙。 晋军主帅派人向对岸的主将说,你的军队远道而来,现在逼近淝水西岸布阵,这看来是想打持久战吧!如果你愿意,把阵脚稍稍往后移一移,让晋军渡过河来面对面与你布阵,这样速战速决,不是更痛快吗?苻坚与众将商议说:“这样吧,我们可以往后退,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我们马上出击,这样可获全胜。”苻融听了,连声叫好。

始料未及,前秦军一旦向后退,就一发不可收拾,再加上有人在大喊大叫“向后退”、“向后退”,整个队伍就乱了。这时晋军高举战旗快速渡河,很快渡过河后向前秦的营地冲去。而在前秦军中有人在呼叫:“秦军败了!”“秦军败了!”这一叫前秦的大部队都大乱了,有的前行,有的后退,乱成一团。苻融一看大势不好,就仓促上马进行指挥。哪知那匹马一下跌倒在地,苻融重重地摔在地上,被四边的乱军踩死。主帅一死,军中顿时不可收拾。苻坚带领部属在慌乱中杀出一条血路,直逃了三十余里才喘口气,前秦的军士死伤无数,“饥冻,死者什七八”。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晋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此战秦王苻坚受伤,弟弟苻融阵亡。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这就是“风声鹤唳”的著名典故。

淝水之战对后世的意义在于强大的前秦军之败,雄辩地证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在出师之前,苻坚不顾众人劝阻,傲然地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虽有长江,其能固乎”?

淝水战败后,前秦九十万大军,回到北方的大约只有十万人。靠军事力量支撑的前秦政权难以为继,一些地方势力应时而起,北方又一次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