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闫妮评价如何(我的作品不惧面对尖锐问题)

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实习生赵钰华最近,现实主义题材剧《突围》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出,该剧被观众称为“《人民的名义》姐妹篇”,一开播就受到广泛关注,收视一口气冲到卫视黄金档前三,CSM63城破2,开播几天便拿下21个热搜。

大家对闫妮评价如何(我的作品不惧面对尖锐问题)(1)

《突围》开播几天便拿下21个热搜。

《突围》改编自周梅森小说《人民的财产》,集结了黄志忠、靳东、闫妮、秦岚等一众兼具实力与口碑的演员,故事聚焦在国企转型,讲述国企干部齐本安临危受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中,带领企业成功突围,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的故事。

大家对闫妮评价如何(我的作品不惧面对尖锐问题)(2)

《突围》的原著兼编剧周梅森表示《突围》并不是《人民的名义2》。

《突围》的原著兼编剧周梅森近日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聊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他表示《突围》并不是《人民的名义2》,作为一个作家,他本质上不能接受电视剧工业化和套路重复;同时,他坦言,这次合作的演员整体“相当出色”,对网络上围攻女主角闫妮的“不正常网络现象”觉得“不可忍受”;在谈到《突围》历经删改、重拍甚至启用AI换脸技术等九九八十一难,他答道:“我觉得我必须坚持,如果我再放弃,类似《人民的名义》《突围》这样的作品,就不会再出现了。”

剧集初心

《突围》的企业和人物没有原型

作为《人民的名义》之后周梅森又一部大作,不少观众总会把《突围》看作《人民的名义》续集,然而,《人民的名义》聚焦的是官场政治,《突围》聚焦的是国企改革转型。

《突围》早在《人民的名义》拍摄期间就开始创作,周梅森在采访中表示,因为有了几十年生活的积累,像林满江、石红杏、齐本安这些人物都在他脑海中浮现已久,这是他创作得最顺利的一部作品,半年多就写完了,“因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国企,我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作为一个作家,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段历史写出来,它是我非常惦记的一个题材,在当下中央反腐的环境下,促使我有可能把我人生中非常深刻的这段岁月以故事讲出来” 。

谈到《突围》的故事与《人民的名义》一样,都发生在“京州”,周梅森强调这并不是所谓的打造“京州宇宙”,他强调:“我不会从事任何工业化的生产,这是文化企业家们考虑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但他提到,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学领地,而京州、汉中就是他的文学领地,他的故事会被放到这样一片领地上,所以观众觉得《突围》和《人民的名义》有一定联系是正常的。 周梅森说:“我的作品中,都不能说有原型。像《人民的名义》,是有一个个案件,大家都清楚,但不能说有哪一个原型。”

当记者提到《突围》中的企业和人物是否有原型时,周梅森表示,他并没有写哪一家企业,实际上综合了各种企业、各式人物,“就像鲁迅讲的,鼻子在浙江,耳朵在山东,眼睛在上海。它不是纪实文学,它是电视剧、小说,是虚构的问题。”

演员表演

闫妮是我点名要的演员

在《突围》目前已播出的内容中,接连不断出现的人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多方阵营展开的惊心动魄的较量,把故事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令观众直呼过瘾。

这众多好评中,值得一提的是众多戏骨级演员在人物表演上带来的突破和惊艳。这部剧摒弃了传统主旋律电视剧中存在的人物公式化、模式化问题,刻画了一系列生动复杂的人物群像。对此,周梅森评价道:“整部戏的演员,整体表演相当出色。他们的表演,在我十几部当代政治剧当中,是相当出色的。”

大家对闫妮评价如何(我的作品不惧面对尖锐问题)(3)

周梅森点评了黄志忠、闫妮、靳东在《突围》里的表演。

大家对闫妮评价如何(我的作品不惧面对尖锐问题)(4)

陈晓演出了人物的沧桑感,被周梅森点赞。

他举例道:“比如句号,过去我只知道他是相声演员,你看他在剧中的一举一动,全是戏;耿乐,过去我知道他是个摇滚青年,你看现在他演的牛俊杰,演活了一个特定的人物,有对角色的深刻领悟和成功塑造;比如陈晓,完全不是过去我印象中的那个英俊小生了,这部戏里他把人间的沧桑感全演出来了;黄志忠,是我非常尊重的演员,他的很多戏我都看过,但这部戏,他把一个充满了手腕和复杂性的国企干部,演绎得相当出色;靳东更不用说了,他表现出了齐本安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这个人物不是没有软弱、犹豫的一面,也不是没想过退却,但这么一个人物,最终坚持住了自己的原则,抗争到底。”

大家对闫妮评价如何(我的作品不惧面对尖锐问题)(5)

周梅森表示是他点名要求选闫妮饰演石红杏的。

周梅森对于网络上针对女主角闫妮的表演争议,也作出了回应。他直言石红杏这个演员的选择,是他点名要求选闫妮的,“因为我想描绘的这么一个女主角,不是那种刻板的、千人一面的、冷冰冰的、霸气的、模式化的女主角,我需要一个感情丰富的、有人间烟火气的、能够适应剧情的女主角,所以我选择闫妮,事实证明选择闫妮是对的。”一些网络水军对闫妮泼脏水式的攻击让他不能忍受,他说:“闫妮的家庭戏和职场戏演得一样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的小说写了石红杏的结局,我当时担心如果演员演不出来,会让这个人物显得很虚假。但我在现场看了回放,闫妮的表演是非常决绝、非常震撼人心的,她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特色鲜明的女高管形象。我觉得闫妮做到了,我很感谢她。”

也有很多观众评价,《突围》的台词“有味道、信息量大,编剧洞察力很强”,在他看来,写好台词是一个编剧最起码的功夫,“我的剧本台词,每一个人物的磨练,每一句台词的打磨,时间都非常漫长。在家里,我会先把台词读给我老婆、家里人听,书面语言有时你觉得写得很好,但是实际让演员说出来后,你会发现很别扭。”他透露,在《突围》剧组有围读剧本的好习惯,演员在现场也会严格按照剧本执行,“我可以负责任告诉大家,台词都是剧本原有的。我不允许演员现场发挥,导演沈严也不允许他们现场发挥,全是剧本原有的台词。”

未来创作

力求讲真话,把握时代的本质

大家对闫妮评价如何(我的作品不惧面对尖锐问题)(6)

周梅森坦言对作品诞生的不顺利是有思想准备的。

在创作《人民的名义》《突围》这一类大尺度的现实主义作品时,周梅森坦言,自己对作品诞生的不顺利是有思想准备的。《突围》早在2019年就已拍摄完毕,直到今天才得以播出,期间经历了多次删改、重拍,甚至还启用了AI换脸技术,修改了超过一千多处的内容。

“我的作品,由于总是面对社会现实,总是面对很多尖锐的问题,作为我来说,我是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这样就可能和一些审查官员的看法形成冲突。我的每一部作品,从《人间正道》开始,引起几十名官员联名告状的风波;《国家公诉》进行了800多处的修改;《突围》大概是我的作品中磨难最大的一次,修改远不止1000处。我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不顺利,这个我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正因为有这种难度,我觉得很多人放弃了,但是我觉得我必须坚持,如果说我再放弃,我想类似《人民的名义》《突围》这样的作品,就不会再出现了。”

在周梅森看来,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必须要有一部分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我们不能装作看不见。尽管有很多的磨难,但是我作为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作家,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从事我的这种职业劳动。”周梅森视之为创作的动力。

谈到现实主义创作中最需要把握的点,周梅森认为,最需要把握的是时代的本质。“一方面我们创造了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页历史,我们同时也面对着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么一个崛起的年代,各种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这是很正常的。”他强调必须要正视这些矛盾,不能在这些矛盾面前闭上眼睛,真实才是作品的生命,“如果说现实题材,都变成了好人好事的记录,那么我相信这个市场和老百姓也不会喜欢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