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

罪恶下的救赎

——浅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我的小黄同学,转载请注明,侵权可耻,违者必究,感谢配合!

黑暗中的一丝微芒,对人性最深处的剖析,导演斯皮尔伯格以最客观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二战中纳粹党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杀,死一般的沉寂与生命即将逝去时的急切呼喊相互交织着充斥着每一帧画面,使观者如同亲身走进了那人间炼狱一般,生命的无奈冲击着感官。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1)

电影配图1

影片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二战期间,辛德勒如同每一个冷漠的商人一般,为了更多的利益雇用犹太人,直到他感受到了屠杀的悲怆,接受自己心灵深处的质问,开始行动起来,利用德国战争经济组织机构中的漏洞,解救了上千名犹太人的英勇事迹。这部影片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达气质已经达到了几乎无法逾越的深度。 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大屠杀的影片也曾拍摄过,但它是描述德国良知惊醒的第一部影片,尽管这冒着反抗纳粹的危险。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2)

电影配图2

导演运用黑白色调,使影片笼罩上如同纪录片般的真实氛围,在非黑即白的视觉效果下,一切的正义与邪恶都被摊放在观者眼前,对人性、和平、救赎的高度定义直指人的心灵深处。仅仅作为漫长战争岁月中的一角,却无处不在地展示着残酷与暴戾。震撼的屠杀场面,引领着观影者对人性与救赎进行深度思考。因为胶卷是黑白的,窗户是白色的,钢琴是黑色的,天空是白色的,大地是黑色的,皮肤是白色的,外套是黑色的,雪是白色的,血液是黑色的。 由死亡本身引起的恐惧已经减轻,由纳粹人类造成的绝望和人们对未来的绝望已被推到了极限。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3)

电影配图3

影片开场运用象征蒙太奇,点燃的蜡烛在犹太人的圣曲下渐渐燃尽,最后冒着白烟,导演巧妙的运用这似乎沉静的画面预示着犹太人民的末日即将到来,残忍的屠杀即将拉开帷幕。导演的高明之处不在于通过正面的手法表现出主人公完美的人格形象,反倒是通过侧面的方式,一点点地展现人物真实的全貌,运用多个特写镜头描写辛德勒一丝不苟的穿着以及优雅的举止,刻画出一个家境良好、处于上流社会并且左右逢源的商人形象。作为一名商人,他有商人大多都具有的特点,比如说喜欢占小便宜、总是钻空子,而且身上还有一般的商人都具有的奸诈狡猾的特点。 他一开始也是非常冷漠的,对犹太人的生死毫不关心。此时的辛德勒仅仅是发战争财的商人缩影,而后的救赎使他成为普遍中的特例。采用独臂的犹太人技师亲自上门造访感谢辛德勒的录用,辛德勒却嗤之以鼻这一事件,充分表现了他的商人本色,为之后剧情当中辛德勒的蜕变埋下伏笔,更具衬托作用。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4)

电影封面

导演也借助多个辛德勒望着美女的中景镜头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好色的男人形象,这些必不可少的人物刻画,使人物性格拥有极大的复杂性、模糊性,更加凸显了人物形象的真实。 辛德勒身为商人,本可以跟纳粹一样以杀犹太人为乐,或者是袖手旁观,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成为犹太人的英雄,他选择了拯救犹太人,实际上已经足够了。到后面,生存下来的犹太人到他墓前放石头感激他的救命之情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辛德勒值得被历史铭记,不仅仅是之于被拯救的犹太人,更是整个世界。这部电影的黑白照片给人以历史变化的感觉,并创造了纪实的氛围。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和平与红色,辛德勒作为德国武器商人自始至终向观众清楚地表明,他确实想帮助犹太人躲避德国纳粹的每一次迫害。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5)

电影配图4

“一流的智慧总是自相矛盾的”在辛德勒身上完美展现,他既自私自利、纵情声色犬马,又坚守善良的道德底线,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个真实的人,完美的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做没有惠及个人利益,却正确的事情。战争,能揭露一个人的丑恶嘴脸,也能展现一个人闪光的一面。辛德勒在看到犹太人的惨状后,用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换取犹太人的命,他的名单上打印着一千一百多个人的名字,这不仅是名单,更是一张通往天堂的门票,辛德勒舍弃了很多东西,却保护了一群生命,一个民族。这是辛德勒对自己的救赎,他的善行使一千多个人得以生存。想必,这是人性的光辉,是在这部影片中纳粹人的唯一闪耀的光芒。时至今日,难忘的是那份厚重的名单,更历历在目的是黑白画面中穿梭在人群中的红衣女孩,她是最炽热的火焰,也是人们心中最灰暗的角落。

黑白色调是这部影片的主要尝试,这给电影增添了历史感并创造了电影的主要情感基调。 电影中唯一的颜色,红色的女孩,代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 辛德勒不是犹太人的救世主,同样值得考虑人类在他的转变中的特征。在这部电影中,斯皮尔伯格使用照明达到了绝对的艺术水平。 奥斯卡·辛德勒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人,他是来波兰赚钱的商人。 起初,他的光线朦胧化,并被阴影遮蔽,但是随着剧情的进行,越来越多的阴影消失了,使角色的形象更加清晰。 从黑暗到清晰的表情,都传达了和善的个性和温柔的人性。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6)

电影配图5

在犹太人的体检部分中,医生一眼就判断出了犹太人的身体状况。尚未接受身体检查的犹太妇女,用针刺了手指,以血为口红,用鲜血作为腮红。 长期的营养不良使他们的脸色苍黄,瘦弱,面对不知道何时到来的死亡,由于恐惧,他们的脸色苍白。 对活下去的渴望那般强烈,在这样一个惨绝人寰的地方,求生就是本能。因此,为了逃避屠杀他们用鲜血化妆。至少,死神可以来得晚一天。他们永远不会放弃生活的希望,即使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如蝼蚁。 史丹说,这份清单是好的,这份清单就是生命,清单以外的周围环境令人恐惧。

一群妇女和女孩被送到集中营的场面令人恐惧。 当他们剃光头发并脱发并送到集体淋浴房时,恐慌甚至蔓延到了屏幕上。

在淋浴房里,一群女人,同样的短发,相同充满恐慌的眼睛,一起挣扎着呼吸。 她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当淋浴水洒下时,他们缓解焦虑的兴奋,用嘴取水的表情和渴望使人们感到自己与死亡的接近。 对于他们来说,生死如此紧密。 当时,他们甚至衣不蔽体,并陷入了陌生的危机环境。 从这群妇女中可以看出,犹太民族被剥夺了任何依恋,被剥夺了归属感。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7)

电影配图6

但这并不单是一部压抑的电影。 相反,这是一部充满人性与温暖的电影。 尽管导演的技术冷酷无情,但它全都与人性有关。 屠杀只是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对历史背景下人性的讨论是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 这部电影的重点是人物的塑造,无论这是否是一场世纪谋杀 ;被充满奴隶制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时期就这样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少校残酷但他会情绪激动,并且他爱上了他的犹太女仆。这个情节设置不仅丰富了影片内容,而且还讽刺了种族歧视。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8)

对垒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暴力镜头,但是主要采用了侧面说明描述了屠杀,避免了庸俗的血腥,加深了震惊。 导演将暴力过程省略,直接表现暴力的后果。 例如,纳粹试图清洗犹太区,许多犹太人被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 火车离开后,相机没有拍摄犹太人的画面,而是拍摄了他们留下的物品,例如堆积成山的皮鞋,饰品,甚至牙齿,玩具娃娃和犹太人留下的照片,直戳观众的心。这些照片是神奇而冻结的时间。 在电影中,当镜头略过一幅幅照片时虽然是长镜头却具有特殊的蒙太奇效果。一个个屠杀表演,把观众带到暴力秀之中,但采用没有直接暴力。这种异常疯狂的屠杀气氛也是惊人的,黑夜和狂风降临,即为杀人之时。 在一场优雅而柔和的交响曲中,一对纳粹军官进入画面,这个场景中的灯光非常特别,光线来自侧面。 该军官的头盔在夜色中发着亮,但看不见脸,使纳粹主义显得更加恐怖。

喧闹的脚步声之后,镜头被切入房屋中,音乐消失了,房间的安静只是听觉上的反差。纳粹军官们用听诊器在每个角落搜查,手持冲锋枪的士兵正在等待。这是一组平行的蒙太奇,一方面纳粹将蛇带出洞,另一方面将犹太人拉出藏身之处。在这个场景中,周围的声音起着很大的作用,配乐非常柔和,几乎没有强调环境声音的作用,房屋的安静氛围也得到了强调。警察和人员用手电筒照亮房子,在地板上走来走去,但是吱吱的声音使房间更安静,声音越安静,气氛就越吸引人。斯皮尔伯格在技术上是一种开始自然控制的惊悚气氛。下一秒一名纳粹士兵发现一个人躲在床底下。这条故事线已经达到了高潮。另外两个官兵小组也找到了目标。这条故事线也到达高潮,霎时间整栋楼房枪声四起火光四溅。下一秒,钢琴的欢快声音混合了士兵的杀戮和犹太人的声音,画面在火光的映衬下忽明忽暗,但听众看不到谋杀的画面,然后镜头切到了那间放着钢琴的屋子里。 一名军官优雅地弹着钢琴,屋外响起枪声,而这起杀戮在军官眼中却是一场狂欢。

镜头被切入街道,街道上尸积如山。 一名纳粹少校,正洗着脸抱怨他因为杀人整天疲惫不堪。 建筑物后面的窗户闪烁,接着是持续的钢琴声,紧接着是一个大全景,整个街区布满枪声街道楼房的窗子忽明忽暗。 毫无疑问,这种画面所带来的冲击比直面暴力更令人深刻,加上悦耳的钢琴声,使观者更加震撼。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9)

电影配图7

在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景之一中,犹太人被装载到牛车上,录制的声音告诉他们将行李留在平台上,因为它们将被运送到另外一列火车,行李不会跟着他们。 取而代之的是,纳粹将其带到后室,在那里他们倾倒并整理物品。 这个房间里放着成堆的个人物品,包括照片,鞋子,梳子和衣服,都分开处理。 在桌子旁坐着一群犹太珠宝商,他们被迫分类和确定火车上属于他们的黄金、白银和珠宝的价值。 这些堆积物象征着数以百万计的生命的丧失,不仅是物质上的生命,而且是被剥夺了身份的受害者的本质。 一千支发刷代表一千名受害者和一千条生命。

穿过劳教所的道路铺满了从犹太公墓除下的墓碑,是那里实际道路的翻版。 这条路增加了电影的历史准确性,同时也象征着犹太种族的破坏。 从墓地中除去墓碑代表了大屠杀的巨大后果。 纳粹分子不满意仅仅清除现有的犹太人的道路,还否认了许多犹太人最后的安息之地,实际上也消除了死者的存在。 此外,纳粹强迫营地中的犹太人修筑道路,他们也明白了自己将很快被抹掉的事实。 信息很明确:纳粹份子们甚至认为犹太人不值得拥有留下的标记,只想从历史上抹去他们。

导演塑造了一个内心扭曲的形象——德国军官阿蒙,他深爱着犹太女人海伦,内心中的挣扎使自己倍受折磨,只得用对海伦的拳打脚踢发泄心中无法安放的情绪,展示了纳粹士兵心中的普遍对犹太人的仇恨心理,表明那个年代的战争给人们心中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黄金鉴定师目光呆滞地望着犹太人的金牙被倒在桌子上的中景镜头,也体现了纳粹士兵的冷血。运动镜头随着一个孩子的足迹,营造一种假象,似乎跟着他的步伐便可以避开血腥直达天堂,却是落入更深的地狱——粪坑,为了活命,这里被孩子们不停争夺着,尽显战争中的无奈,让观者感到无尽的悲哀。医生善意地喂濒死的病人喝下毒药,随后纳粹士兵向病人扫射的中景镜头,表明纳粹士兵比毒药更残酷,更能剥夺人的生命。夜里,德军找来大夫用听诊器来勘察楼层夹缝中是否有人藏匿,诊听器本来是给人以生的希望,在这里,却带来了死亡的信息。阿蒙赦免了刷浴缸的小男孩,却在下一刻开枪将男孩打死,此时将观众心中对法西斯的希望彻底打碎,他们如同恶魔的化身。真正恐怖的不是那些恶心的死法而是死前所酝酿的情绪。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10)

电影配图8

红衣小女孩作为影片中鲜活的色彩,是电影中最明显的标志,她的外套是影片中除了蜡烛以外唯一的彩色对象,正象征着这次屠杀中的唯一希望,远景镜头中,女孩在街上行走,街上鬼哭狼嚎尽是杀戮,这一幕独具匠心的设计让观众都以为这是导演在绝望中寄予的美好幻想,是给观众希望,是导演对生命的歌颂,是黑暗中的灯塔。她穿过人群,躲进大门里。辛德勒从小山顶上的高处看到她,并被她吸引了目光,望着她的身影,眼睛中第一次出现了怜悯,小女孩使他无视了周围扩散的暴力。对辛德勒来说,她代表了被屠杀的犹太人的天真。辛德勒见到她的那一刻,标志着他在大屠杀期间被迫面对犹太人的恐怖和他自己在恐怖中的举动。小女孩也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她的红大衣暗示着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盟军挥舞的“红旗”,以示哀求。而几年后,士兵挖出受害者的骸骨,辛德勒望见小女孩就躺在腐烂的尸体堆中,他眼中带着震惊,导演使这一场景成为整部影片的一个标志,宣告救赎从这里开始。辛德勒为了犹太人和纳粹军官谈判,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一个标准的商人了,更像是一个救赎者,他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放声大哭,仍懊悔自己没有救出更多犹太人,此时的他更像是和平的使者。打字机这一形象贯穿影片始终,具有符号化色彩,多个特写镜头中,每一个打下的名字都是沉重的,都是在判处犹太人的死刑,只有辛德勒的名单代表着生存。在使观者感到无尽的悲哀同时,也体会到一丝对人性的救赎。战争造成的损害从来不是单向的。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每场屠杀都自动分为屠杀和被屠杀的一方。 如果从精神上讲,肇事者中他们中的一些脆弱个体,也是在经受一场精神上的屠戮。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11)

电影配图9

战争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带来了死亡与恐惧,那些执政党派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惜发动战争,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战争使人性扭曲,也同样是人性善良的一面表露出来。纳粹党在希特勒元首的领导下培养了一种狂妄自大的种族优越感,在他们眼里犹太人就是一群畜生,毫无人权可言。而正如辛德勒所说,幸存下来的近一百二十条生命比他要感谢自己。 由于种族的独特智慧和辛勤工作,他得以利用这些财富来获取大量财富,然后部分财富得以幸存,因为犹太人们自己的劳动剩余价值更高。

影片最后,浩浩荡荡的犹太人群向着他们的”圣地“而去,也达到了全片的高潮。与开头相呼应,此时的响起了欢快的犹太乐曲。影片渐渐地融进颜色,碧蓝的天空之下,一切都有了生机,象征着受尽苦难的犹太人们来之不易的自由,犹太人民站成一排,缓缓地走向了希望与和平......

辛德勒的名单书和电影的区别(恶魔炼狱中的天使)(12)

电影配图10

一次屠杀,一场灾难,导演用近乎理性的角度,真实地还原了那些残酷的画面,每个人的形象都有血有肉。在任何时代,不管有多么的黑暗,都会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着;经典的影片也不会因为缺失色彩而让人觉得沉闷。一场救赎让人们露出了真实面目,伪善者撕掉面具,真正善良的人坚信泥泞中也能开出花来。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希望我的文字可以给您带来一些乐趣与思考,同时不经意的点赞和关注也是对我创作动力的极大鼓舞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