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增福卖苏泊尔(当年卖掉苏泊尔的苏增福)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外资的大量涌入,许多老字号品牌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它们要么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产倒闭,或是被外资收并购,虽然企业名称未变,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外资企业,苏泊尔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炊具市场,人们几乎都知道苏泊尔这个品牌,许多家庭的厨房中都少不了苏泊尔的产品。长期以来,美的、苏泊尔、九阳一直是国内三大小家电巨头,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

苏泊尔创立于1994年,目前已有27年的历史了,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的小家电品牌,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是全球驰名品牌。然而,直到如今,许多国人还仍然以为苏泊尔中国的国产品牌。殊不知,现在的苏泊尔,已经变为一家地地道道的法国品牌了。

早在2006年,法国赛博集团就斥资32亿元收购了苏泊尔的部分股权,此后,苏增福不断抛售个人股权,而赛博公司则不断增持股份,最终持股比例达到了80%,法国赛博公司因此成为苏泊尔实际拥有者。

苏增福卖苏泊尔(当年卖掉苏泊尔的苏增福)(1)

当年苏增福抛售苏泊尔股权仅获得100亿,而现在苏泊尔旗下的产品种类已经增加到600多种,包括家电、厨房用品、各种厨具等,市值已超过600亿,法国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获利已有300多亿。想必如今的苏增福定会后悔不已、悔不当初啊!

事实上,在中国诸多被外资收购的品牌中,最令人感到惋惜的就是苏泊尔了。因为,法国SEB集团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性价比,通过收购苏泊尔,不仅完全牢牢占据了中国炊具市场,而且还借此发力做大做强,一举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炊具巨头。

而苏泊尔被法国收购所导致的后果是,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家民族企业和一个国有品牌,它致使中国庞大的的炊具市场几乎完全被外资垄断,同时还失去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去占领全球市场的绝好机会。

那么当初苏增福为何要卖掉苏泊尔呢?苏增福于1986年担任浙江玉环县压力锅厂厂长,通过努力,工厂与当时全国最大的压力锅厂,沈阳双喜达成了合作,以联营的方式为沈阳双喜生产配件。

苏增福卖苏泊尔(当年卖掉苏泊尔的苏增福)(2)

当时该厂已经拥有了生产整锅的生产能力,但当年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没有批文只能给沈阳双喜做贴牌。直到1992年改革开放后,苏增福才有了自己的品牌--玉环双喜压力锅。两年后,玉环双喜年销量达到200万口压力锅,这让沈阳双喜感到了竞争压力,于是立刻收回了双喜商标。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苏增福只能再创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品牌,随后苏泊尔就由此诞生了。当时国内压力锅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但质量存在问题,经常发生爆炸事件,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压力锅新标准,许多企业对此十分抵制,因为新标准将会导致成本上涨。

而苏增福却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他严格执行新标准,并对产品做出了很大改进,生产出了全国第一个符合新标准的压力锅。虽然价格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但由于安全有保证,因此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后来不符合新标准的压力锅厂家被国家强制停产,苏泊尔就此在国内压力锅市场一家独大,一跃成为行业巨头。

苏增福卖苏泊尔(当年卖掉苏泊尔的苏增福)(3)

2004年,苏泊尔集团旗下的炊具公司成功上市,是中国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当时苏泊尔已成为炊具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内压力锅40%的市场份额。但是上市后的第二年,苏泊尔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主要是由于成本的增加导致发展空间受限。2006年,苏泊尔股价大幅下跌,然而营收仍高达46亿。

而当时,法国知名的小家电企业SEB发展规模很大,营收超出苏泊尔的10倍,但是其在中国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于是苏泊尔便成了SEB扩张中国市场的目标。而法国SEB当时也抓住了苏泊尔的弱点,趁虚而入。

让法国人没有料到的是,苏增福会十分爽快地将苏泊尔出售。2007年,SEB集团正式实施并购计划,苏增福首先把手里的14.4%的股份转让给法国人,而后又转让给对方4000万股份。此后苏增福父子不断减持股份套现,获利100亿。现在苏增福在苏泊尔的持股已不足0.01。

至于为何要在当时卖掉苏泊尔?苏增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当时之所以没有拒绝SEB收购的原因在于,他认为炊具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力、物力、房租等各种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今后企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困难,企业的价值也会继续下降。

苏增福卖苏泊尔(当年卖掉苏泊尔的苏增福)(4)

当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同行竞争者时,苏增福认为,在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出售企业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他还可以拿出卖企业的钱,再去创建一家新公司。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法国SEB收购苏泊尔后,依靠成功的产品品种和类型扩张、依托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作为基础,利用其在全球的销售渠道布局及外销订单拓展,10多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目前,苏泊尔紧跟市场潮流,正朝着家庭智能厨房的发展方向迈进。

与苏泊尔有着同样市场地位的空调巨头格力,也曾遭遇过被外资收购经历,但结果却截然不同。2005年,因空调业务发展不顺利,珠海市政府打算把格力电器卖给美国开利集团。

但董明珠不干,她直接去找省领导和省国资委,申明保护中国民族品牌的重要意义,告知格力电器被卖后,将会导致国内空调市场被外资垄断的严重后果。最终,省委调查组进入格力调查收购案,及时阻止了这一收购。

苏增福卖苏泊尔(当年卖掉苏泊尔的苏增福)(5)

在此期间,面对外资收购,董明珠据理力争,她当时对国资委领导发问:“我们中国有多少自己的品牌生存下来了?有多少好品牌消失了?当我们成了外国的加工基地,还有多少人能了解中国?”

此次收购案,董明珠一战成功,名声大振。实际上,这不仅是董明珠个人的胜利,而是整个中国空调产业、中国制造业、中国品牌的胜利!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将苏泊尔和格力这两个著名中国品牌被外资收购的过程和结局作一对比,从中的确使人感悟良多。

结语

笔者认为,中国制造要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要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一个国家的实力的强弱,核心竞争力如何?通过其品牌在世界的占有量,就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只有中国品牌崛起,中国制造业才能真正崛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