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北京冬奥(古韵弹出五环调)
年画娃娃踏雪橇,纸鸢熠熠冰壶飘。葫芦送上健儿福,古韵弹出五环调。
当北京冬奥会在华夏大地启幕,源自世界的冬奥元素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了热烈的交融与碰撞,年画娃娃等中国传统形象“穿越”几个世纪走进冰雪赛场。
杨柳青木版年画、“风筝魏”传统风筝、“葫芦庐”工艺葫芦……中国“非遗人”创新古老技艺,以古法新方、古韵新调记录这次冬奥盛会,向世界传递全新的祝福。
海报制作:方金洋
年画娃娃踏雪橇
春节假期,天津杨柳青画社内,传承人高筵还在对他的新作进行最后打磨。仔细看,他笔下的年画娃娃怀里并没有抱着大鱼,而是脚踏雪橇或冰鞋,急速滑翔。
“冬奥会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时刻,年画传承人有义务去记录它、展现它,我的作品融入了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和冰壶运动,用古老年画绘就崭新画卷,表达对冬奥的情感。”高筵说。
杨柳青木版年画兴于明、盛于清,已传承了400多年,被誉为民间的“百科全书”,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性,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年画传统的吉祥元素要留下来,娃娃造型要稍做改良,再融入冬奥元素。”创作《喜迎冬奥》时,杨柳青年画传承人王艳颇费了一番心思。画中的两个娃娃依旧胖胖的,但面庞明显多了几分俊俏,他们身着红黄厚袄,其中一个还伸手做了“胜利”的手势。
天津杨柳青画社的青年传承人团队成员在创作冬奥主题年画。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为献礼冬奥,天津杨柳青画社的6名“80后”传承人组成团队,从2021年底开始天天泡在画室潜心研究,时而欢声笑语,时而激烈争论,目前已创作6幅冬奥主题年画作品。
为快速修改和调整作品,画社此次还使用了技术手段,传承人何舒然负责主攻电脑制图。“运用电脑制图、喷绘打印等手段,可以将自己的每一稿设计想法做出来,大家一起看看,随时调整。”
构图确定后,在真正制作年画时,这群年轻人却又“慢”了起来,恪守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勾”“刻”“印”“绘”“裱”五道工序。“只有坚守这个传统技艺,杨柳青年画才能代代相传。”高筵说。
北京冬奥会时逢寒假,画社还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兴趣彩绘活动,教孩子们用年画的方法描绘熊猫、滑板、雪橇等冬奥元素。“在亲笔勾画杨柳青年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更加了解冬奥文化和冰雪运动,古老年画的内涵和技艺也走向了更多人。”传承人张凯说。
纸鸢熠熠冰壶飘
喜爱冰雪运动的魏博文把这项爱好融入了自己的工作——做风筝。作为“风筝魏”第五代传人,27岁的他正和父亲一起创新制作冬奥主题风筝。在他们工作室所在的天津老城厢附近、鼓楼前的广场上,每当他试验放飞自己的新作品,总有在一旁玩耍的小孩子大喊:“快看,风筝上有冰壶和雪橇!”
虽然滑雪是从高山向下俯冲,放风筝是从地面向天空上升,但在魏博文看来,两者带给他的快乐有很多相通之处。“运动员如果没有超出常人的坚持和毅力,就站不上领奖台;而我们的传统技艺如果没有苦心坚守和不怕‘无人来嗅’的信念,也传不下去。”魏博文说。
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已有160余年历史,创始人为生活在清末民初的魏元泰。在那之前的中国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魏元泰对此进行了创新,将木匠使用的榫卯结构运用到风筝的骨架中,使风筝可以折叠,一尺多长的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风筝魏”也因此在业内名声大噪。
“风筝魏”传承人魏国秋在制作风筝骨架。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1915年,魏元泰的11件作品走出国门,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08年,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续写新时代非遗故事。
“我们现在做的是瓦式风筝,采用传统制作技艺,但对材质进行创新,极轻,一个风筝才10克左右。”魏博文的父亲、“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说,他也很喜欢做冬奥主题的风筝,但与儿子喜爱冰雪运动不同,他更想表达一种由衷的自豪感。
“中国举办了两届奥运会,一届夏季、一届冬季,这多让人骄傲啊!我想把奥运元素融进传统风筝里,给奥运健儿们加油,也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风筝技艺。”魏国秋说。
“风筝选材很重要,四川的毛竹,韧性软硬适中,福建的丝绢,轻薄且便于后续绘画设计。”说话间,魏国秋用尖锐的刀将竹条劈成细条,均匀地涂抹上白胶,再覆上丝绢,“做风筝其实不难,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尝试做一个冬奥主题风筝。”
葫芦送上健儿福
2022年新年伊始,“葫芦匠人”赵伟把自己的作品、一个名为“为北京冬奥喝彩”的葫芦,正式捐赠给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华侨冰雪博物馆收藏。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和张家口,我想通过我们的技艺,为奥运健儿送去祝福,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非遗走向世界。”天津葫芦制作技艺传承人赵伟说。
葫芦谐音“福禄”,中国古人认为它可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于是,一个个葫芦便在匠人手中变身精美的艺术品。天津葫芦制作技艺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赵伟在工坊内进行葫芦烙画创作。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天津“葫芦庐”工作坊内,摆放着几千只形态各异的葫芦,让人像是置身于秋日的田间,墙上还挂满了制作葫芦所需要的工具。
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年过五旬的赵伟几个月前就和徒弟开始构思、电脑绘图,用烙画手法在葫芦上展现冬奥元素。“葫芦烙画温度要适中,根据画面颜色深浅调节温度,温度低了烙不上,高了会破坏葫芦的表面。”赵伟说,以前在葫芦上烙画通常用烧香的方法,温度不好控制,现在有了电烙笔,温度好控制了,葫芦上的线条也更加清晰了。
除了烙画,葫芦工艺品还有很多难度较高的技艺,比如“范制葫芦”——将幼年的葫芦放入刻有花纹图案的模具(称作“范”)当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模具的空间,待取出时,模具的图文便在葫芦上显示出来。
“长不满的葫芦会缩在模具一角,但长得太大又会炸模。能有一个满范且花纹清晰的葫芦,这一年的功夫才算是没白费。”虽然经常面临失败,但赵伟一直坚持做范制葫芦。
“一个好葫芦长成不易,运动健儿日复一日训练、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就更不易了,我们非遗人用传统手艺做冬奥葫芦,就是想给他们加油打气!”赵伟说。
策划:王明浩、赵丹平
统筹:刘元旭、卫铁民、刘恺、邵香云
监制:闵捷
记者:李鲲、张宇琪
视频:刘润芝、李帅、邓浩然、郝杰、方金洋
编辑:闵捷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