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住在上海的张锡康今年已经90岁了。他在2010年6月注册了微博,起名叫做@阿康小屋,将自己在小书房里的思考搬到了网上,并给自己立下了flag:每天在微博上发表5条原创内容。12年间,张锡康一共撰写了23000多条。事无大小,贵在坚持。每天发微博是让张锡康颇费心思的一件事,但是他认为深度思考利于养生,“我年纪大了,人已经渐渐地走向了社会边缘,但是在精神上,我还是可以站在社会中心的。”

张锡康每天都要上网看新闻。天气好的时候会带着相机下楼散步,拍上几张好看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再配上一首诗。他还喜欢唱歌,如今已经在一款K歌app上演唱了1400首。张锡康也爱画画,儿子的几位朋友花了3万元买走了他的几幅水粉画作,张锡康分文不留,将画款全部捐给了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

眼下上海正逢疫情,张锡康的子女都很孝顺,女儿还请了居家阿姨悉心照料他,生活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老爷子语带诙谐地写下了一条微博:“我经历两次解放,一次是1949,第二次希望是今年5月。”以此表达自己希望这座城市能早日战胜疫情的心情。

如今的社交媒体并不完全是年轻人的天下,但我们却很少注意到,还有一群祖父年纪的耄耋博主长期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窥见老年人的社交江湖。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

我还有用

ID:@杨保廷的微博 ​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2)

88岁的杨保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非常熟练地打开了视频通话功能。他面色红润,鹤发童颜,反应迅速,对答如流,根本不像一个近90岁的老者。

他是泉州的一名退休老刑警。出于职业原因,杨保廷在退休之前的工作节奏颇为紧张,时间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退休以后,生活变得安逸、平稳,他终于有时间伺候花草,玩玩摄影和收藏。刚退休的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看到身边的年轻人都在玩电脑,他立刻报名市老年大学学习如何使用电脑,自己也买了一台回来,为后来上微博打下了基础。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3)

1951年11月30日这一天,是杨保廷16周岁生日,正是这一天,他也入伍了泉州市公安局公安队。2021年11月30日生日这一天,杨保廷发了一条微博,回忆自己从年轻小伙到耄耋之年各时期的人生经历。

2011年的一天,杨保廷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微博的报道,他决定玩一玩,微博便成为了这个退休老刑警与世界交流的窗口。他屡屡在自己的微博上帮网友解决燃眉之急,“微博上常常会有人私信我,咨询立案的问题,诉讼的问题,我每次都有问必答。”

因此,他的个人微博也成为了泉州警队的外宣窗口,引起了单位和同行们的关注。由于微博上关注的人逐渐增多,影响力日益增强,杨保廷被聘为泉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公益宣传大使,同时成为泉州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鲤城公安分局的网情民意观察员。老警察就这样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4)

杨保廷的个人微博主页

“我在微博上结交了许多年轻朋友,他们思维活跃。我女儿、孙子都有微博的。”杨保廷在视频那一头哈哈笑,又说道,“刑侦工作需要很宽泛的知识面,要对新的东西充满好奇心,善于学习、探索新生事物,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时代发展了,犯罪手段也变化了,甚至升级了。现在开展工作,不懂网络怎么行?”退休的老警察爱交朋友,但仍然倾心于干了一辈子的刑侦工作。

杨廷保不仅自己关注新事物,他还在退休干部学习会上,倡议老干部都买智能手机,注册微博,开通微信。他在老同事面前拍起了胸脯,“你们不会的话,来问我!”就这样,退休的老同事们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组成了一个200多人的热热闹闹的微信群。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5)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6)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7)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8)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9)

杨保廷有一个顶楼大花园。他的微博上除了反诈宣传,分享最多的是自己精心养护的花朵

他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虽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硬朗,家庭幸福,经济宽裕。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发挥余热,杨保廷说:“在微博上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也说明了我还有用。”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0)

第二人生

ID:@欢度夕阳-董蕴琦 ​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1)

董蕴琦今年85岁了,比夫人张凤鸣大一岁。他们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喜结连理,相扶相持地度过了59个春秋。

董蕴琦从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夫人张凤鸣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通化,两个人开启了两地分居生涯。9年后工作调动,夫妻二人才得以团圆。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分离。1979年,张凤鸣受卫生部的委派,参加援非医疗队,驻派索马里。董蕴琦带着三个孩子,既要做好社会工作,又要打理家里的一切,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度过了极其难忘的838天”。

张凤鸣因援非,第一次走出国门,沿路的风景让她无比兴奋。从那时起,她就有了走遍世界的愿望。退休以后,张凤鸣和老伴董蕴琦推却了所有返聘邀请,踏上了旅途。如今,他们已经走过七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进了北极圈,登上了南极大陆。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2)

董蕴琦和老伴张凤鸣在去往南极大陆的船上

董蕴琦和张凤鸣退休后,在老年大学里学会了电脑。不出门旅游的日子里,张凤鸣就在家里整理照片,写下几十万字的游记,还将老两口的117封家信编成书。而热衷于社会工作的董蕴琦,自从退休以后就义务担任了四届全国总工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组织周围的老同志成立了健身小组,还创办了“支部邮箱”,在6年零10个月的时间里,为支部成员分享各类信息多达7000余件,丰富了同事们的退休生活。

董蕴琦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2010年,董蕴琦开始写微博,分享旅途故事,也分享家庭的回忆。他有两部手机,每部手机的外壳都磨得光滑无比。一打开微博,董蕴琦就觉得自己像是“有了千只眼,万只耳”,有看不完的消息,有写不尽的故事。微博还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让董蕴琦交到了许多朋友。他说这是互联网带给他的“第二人生”,而微博也让他见证了网络的力量。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3)

2021年9月10日教师节,董蕴琦和夫人重回母校

董蕴琦曾经在微博上收到过私信求助。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因为失恋有了轻生的念头,给董蕴琦发来了私信。董蕴琦赶紧和这位粉丝取得了联系,劝解、安抚,并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将真名匿去,在微博上写下了她的故事。很多热心网友也都留言抚慰,最后这个姑娘在大伙的帮助和鼓励下,从自杀念头里走了出来,和董蕴琦成为了忘年交。

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董蕴琦还常常慷慨解囊,对此老伴张凤鸣非常支持,因为这是“好事、正经事”。老两口如今的生活态度,就是“过好每一天”。董蕴琦说:“就算明天死了,我都不遗憾!”随即眯起眼睛,哈哈地笑了起来。去年,董蕴琦送了夫人一架钢琴,他说夫人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弹钢琴,那时候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当然要完成心愿,“这样人生才不留遗憾”。

眼下老两口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疫情早点过去,好能继续完成旅行计划。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4)

公益到底

ID:@常志复 ​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5)

今年80岁的常志复,是北京首批五星级志愿者,也是志愿者团队里的年纪NO.1。

2008年,常志复如愿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和志愿者。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冬奥会,常志复又以80岁高龄成为了冬奥会年龄最大的志愿者。这20年间,北京大大小小几百个赛事和无数城市服务中都有她的身影,常志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接近25000个小时。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6)

2022年冬奥会,常志复参与志愿者服务,“上岗”第一天与年轻人的合影

“我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喜欢新鲜事物。”常志复说。常志复当初为了学电脑,颇下了一番苦功夫,这也让常志复的志愿者生涯愈发充实。许多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看过报道后,通过微博找到常志复,多次邀请她来到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宣讲;有人想加入志愿者行列,会在微博上咨询常志复,她都一一详细解答;还曾有人发私信恳请协助寻人,常志复尽己所能,不仅转发信息,还在现实生活中多方打探,最后真有不少人找到了失散的亲人和失联的朋友。

在微博上也能助人为乐,她觉得特别开心,她说:“他们幸福,我就幸福,能通过微博这样的媒介,帮助那么多人,让我觉得这不仅仅一个是传递友情的工具,更是传递正能量的工具。”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7)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8)

常志复最常使用微信和微博

常志复有一摞日历本,每个格子里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她每天的生活安排。第一条准是“浇花、打扫卫生”,每隔两三天就写着“购物”“看比赛”“发微博”,偶尔还会有红笔写下的重点记录,比如“冬残奥会开幕式”“录制视频”,还有一条打着红色波浪线的标注——“微博名人堂、新浪领奖”。就在今年4月,新浪微博为常志复等23位高龄博主颁发了“耄耋博主纪念牌”,腿脚利索的常志复选择自己前去领奖。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19)

常志复2022年记事本。3月这一页,最上面画着波浪的一行写着“微博名人堂、微博耄耋博主”

“我其实特别忙,老伴身体不好,家里有许多事情,我没有闲着的时间。”但即便如此,她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从未中断过。互联网和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了常志复从繁重、单调的家庭劳动中脱离出来,获得好心情的重要途径。

“我不但活着做志愿者,死了还做志愿者。”说着,常志复找出了《北京市公民志愿捐赠遗体申请登记表》摊开来,“我一辈子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但是我也度过了奋斗的一生。每个人都愿意为别人付出,社会才能更美好。我已经和北京协和医院签了捐献遗体的协议,死了以后把遗体捐给他们做医学研究。人死了就没用了,儿孙烧纸还污染环境,不如继续做点好事。”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20)

网络向善

ID:@阳新 ​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21)

徐祖哲81岁了,他是中国计算机史的研究者,也是1966年中国第一部长途电话自动计费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者之一,上世纪70年代新型载波、微波二项国家通信项目的试验工程的参与者,退休后曾任多年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

通讯、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元宇宙……这些词汇仿佛和满头银发的人群没什么关系。然而对徐祖哲而言,这是他一辈子关注、从事的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瀛海威时代,大家探讨“最后一公里”时,他已开始关心一切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从电子邮箱、论坛到现在的诸多app,徐祖哲都在关注,有时候还会注册并使用,他以一个学者的角度观察每一个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22)

2020年11月1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记忆历史工作组包云岗、吴树民、徐祖哲(@阳新)与两位摄影师前往曲阜师范大学,探寻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103电子管计算机。

今年,是徐祖哲注册、使用微博的第12个年头。徐祖哲退休后出版了一本名为《溯源中国计算机》的书,书里不讲技术,而是“讲讲搞技术这些人”。在微博上,他把书内的章节一段一段地分享了出来,同时也分享一些个人的经历和家族长辈的抗战史。

不过,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徐祖哲在老年群体中是个例。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网络世界纷繁又复杂,既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用。徐祖哲觉得,眼下许多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对老人不够友好,比如“老年手机的功能是不够用的,而智能手机对于老人而言功能又太多。其实能收发邮件,能拍照片,能把照片发出去,能满足基本功能就行。”徐祖哲继续说道,“电视回看功能、手机上广播电台回听功能、手机投屏功能,都是网络里的分支,这个对老年人来说就特别有用。我是搞技术的,技术发展为社会服务,中间是人,怎么样衔接?要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和生活场景考虑他的需求,一些互联网技术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完全可以把人群划分得更细,做成不同的等级,考虑到不同年龄层的诉求,满足日常所需,这也能让老年朋友们感受到善意,让网络真正能够变成老年人生活中的助手和秘书。”

网络既然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那为什么只有少数的老年人能够熟练使用?难道是他们不想学习?当然不是。他们只是需要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正如徐祖哲说得那样,在这个科技蓬勃、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网络开发者、运营者应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23)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24)

在一部名为《老年人的网络世界》的加拿大纪录片中,志愿者团队来到养老院。镜头前,耄耋老人们对社交媒体充满了兴趣。

退休的人有着大把的时间,但随着退休的时间渐长,比自己年长的朋友和同事离去,社交圈子会变得越来越小。老人们与社会的交往越少,寂寞寡欢的现象就越多。大多数子女虽和父母的关系很好,也很孝顺,但整日在职场中忙碌,除去周末和假日无暇分身陪伴,这时,网络就给老人们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和社交圈子。

老年朋友们对待社交平台的认真程度,有时候会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90岁的张锡康,即便疫情管控在家,每日依旧忙忙碌碌,费劲心思地编纂5条微博;88岁的杨保廷整日里仍旧关心刑侦事业;85岁的董蕴琦创办的支部邮箱不仅发出了几千封邮件,还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语和批注;80岁的常志复会忙里偷闲,打开电脑,回复微博上的每一条评论,阅读每一封私信,而每当认识了新的网友,她会将昵称用笔记录在小本子上,名字下面还要画上波浪线……此外,还有@王缉志、@刘培宇等许多耄耋老人,在用微博分享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点击观看视频

有研究表明,海洋里的鲸鱼族群由年长的雌性鲸鱼领导,鲸鱼老祖母的年龄甚至可达80岁以上。它们会用丰富的经验与知识指引整个鲸群,它们的存在与否,甚至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存亡,人类社会莫不是如此。老年人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智慧和技能优势对全社会都是宝贵的财富。在网络社交中,他们既能发挥独特的社会价值,又能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让他们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保障他们使用最新科技的权利,正是“科技向善”“网络向善”的重要部分。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多的老年人)(25)

前往新浪总部参观的微博耄耋博主和陪同人员的合影

网络社交平台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也正在不断地改进。2021年9月,微博进行了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上线了微博大字版app,放大了字体和交互区域,精简了产品功能,功能简单直观,方便了老年人和视障人群。2021年12月,微博又加大投入,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为60岁以上用户开通人工直连热线服务,优化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

随着互联网产品不断适配老年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80岁、90岁的老年人便可以轻松跨越“数字鸿沟”,不断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