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

今天的大营门街是一条不显眼的走不通的半截街,如果不是居住在附近或者曾经居住在附近的人,恐怕都不知道这条街的存在,然而这条不显眼的街道所在的沙河堡片区自清朝至民国都是屯兵的地方,1939年1月,国民政府把航空委员会(以下简称航委会)从贵阳迁到沙河堡,据说就设在大营门街或其附近,空军司令部也设在了同一个地方,这里一时成为了抗战时期空军作战系统的指挥中心。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1)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2)

大营门街

大营门街正对沙河,大致是东西走向的街道,由塔子山、沙河、秀水河、赖家坡、狮子山、董家山和五福村围成的一大片区域,特别是在赖家坡和狮子山之间的大观堰(现在为大观堰公园)四周,还设置了许多军事机构,如军械库、修配所、参谋部、飞机修造厂以及航空子弟学校等,这一片也是航委会和空军司令部军政人员、其他军事单位工作人员及其家眷的居住之地。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3)

沙河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4)

秀水河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5)

大观堰

这里还是人文荟萃的地方,优美清雅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各界人士为躲避日军空袭纷纷来到这个区域,李铁夫(民国时期成都市第十二任市长)曾和余中英(民国时期成都市第九任市长)、赋闲的林泽伯(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师长)、吴景伯(民国时期成都市第三任市长)四家一起结庐于董家山“四间村”,忘情于诗文书画之间,并留下诗句:

怕见公卿赖入城,董家山上学躬耕;

​麦平风静人闲适,窗外桃花放晚晴。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6)

董家山一带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7)

五福村一带

作家李劼人也是在这一年在狮子山修建了一处简易住房,取名“菱窠”。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8)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9)

狮子山一带

朱自清住得稍微远一点,与望江楼隔河相望。朱自清是菱窠的常客,常常悠闲地漫步于田间小道,并写下《外东消夏录》。朱自清还与李铁夫等结交,时常去五福村和“四间村”,写出了《赠李铁夫》一诗:

董家山舍几优游,见说豪情胜辈流。

载我倭迟下岷水,共君磊落数雄州。

盘涡出入开心眼,抵掌从容散客愁。

独去滇南无限路,主人长忆孟公俦。

画家张采芹住在董家山,在董家山和五福村之间挨近沙河有一处叫沙河骊的住宅,位置在现在的望江宾馆内,著名画家张大千就住在这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文艺界人士分住在这片山洼里面,菱窠是文学界人士常常聚会的地方,而沙河骊是画家们主要聚集的地方。

董家山和狮子山连接的地方曾经有一座关帝庙和一座土地庙。

这一片因为航委会迁入以及其他航空军事机构内迁而汇集起来的人文景观如今许多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但只要脑子里把塔子山、沙河、秀水河、赖家坡、大观堰、狮子山、菱窠、五福村、董家山、望江宾馆和大营门街这些地方连接起来,过往的场面就会浮现出来……

闲聊大营门街(闲聊大营门街)(10)

塔子山一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