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为什么回日本(多鹤曾三次想到死亡)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发表在2008年,一经出版就惊艳文坛,书中描写了日本遗孤多鹤悲惨的生活经历,也透过一个家庭的发展和动荡,映射出时代的变化历程,可谓是小故事见大历史,小家庭见大社会,小人物见大时代。
多鹤身世可怜,遭遇也很惨,不幸沦为一个家庭的生育机器,眼看着亲生骨肉,却听不到他们叫一声“妈”;她勤劳,爱整洁,做事一丝不苟,在艰苦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敬畏,每一天都活得认真严格;同时,她美丽,温柔,善良,从眼神中就能看出她的清澈,可她的一生中,依然出现了三次想要结束生命的时刻,她为什么有此想法?最后又为什么重获对生命的渴望呢?
1.被抛弃的愤怒
1945年日本战败后,当初移到中国满洲开荒的日本人被抛弃,日本村落里开始了集体自杀,而16岁的竹内多鹤,逃了出来,在逃离路上,她失去了所有亲人,也目睹了血腥的死亡现场。最后,她被张家买走,沦为他们家的生育机器。
张俭本来有媳妇,叫朱小环,夫妻二人感情挺好,可谁知小环怀孕后期,偶遇到几个日本兵,被追赶恐吓之后,失去了腹中孩子,也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那个时代,一个家里没有孩子是万万不能的,他们用七块大洋,把多鹤买来,只为传宗接代。
一个偶然的决定,让张家和这个日本女人连起来,一连就是半辈子。
多鹤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取名春美,张家人露出不满,连小环也说:等她给你生下儿子,就把她扔出去。
为了避人耳目,张俭带着妻子小环,和多鹤离开老家小镇,搬到长江边的一座城市,多鹤伪造成小环的妹妹,当了孩子的小姨,一个畸形的家庭就此开始了。
多鹤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生育的任务算完成了,她并没有怨恨自己的遭遇,反而从三个亲骨肉身上找到了血缘之情,她为自己生下了亲人,这世上唯有的亲人。
她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把水泥地擦得铮亮,家里人的衣服熨得服服帖帖,连鞋袜也一尘不染。她走着小碎步在忙碌,动不动就要给人鞠躬,留给别人的永远是忙碌的背影。
一家人在她的影响下,都渐渐爱上了整洁,连大大咧咧的小环也喜欢上了这种舒适干净的环境,但随着孩子们长大,这样的家庭总让人觉得不正常,不合理,透着古怪。张俭自己都觉得,如果没有多鹤该多好,他就可以和小环享受着天伦之乐了。
张俭心里默默想了一个主意,他带着多鹤和孩子们去郊游,在人群中他丢下了多鹤,就像当年说的那样,等她生下儿子,就把她抛下。
可抛下容易,内心的愧疚却不能消散。小环看破了他的伪装,数落了他一顿,执意要去寻找多鹤。多鹤走失了一个月,家里就混乱了一个月,还好多鹤自己回来了,她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家,回来后她和张俭厮打在一起,她明白上次郊游不过是个阴谋,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拉着三个孩子一起去死。
这是多鹤第一次想到死,被抛弃的滋味太不好了。
可最后呢,当她看到女儿掉下的第一颗乳牙,小小的,曾无数次摩擦过她乳头的乳牙,她突然就不想死了。她死了还怎么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在我们看来,多鹤是可怜,甚至是悲惨的,可为母则刚,孩子是她的心头肉,也是她无望生活里的精神慰藉。
2.爱情的得到与失去
多鹤和张俭一块生活了八九年,生育了孩子,却没有得到情爱,可以说最初的张俭是厌烦她的,只因为她是日本人,后来这种厌烦消失,也不过是把她当作一个家人的存在。
一个普通的下午,张俭在人群中看到了多鹤,她是那样的卓尔不凡,她的脸庞,她的眼睛为什么如此之美,只是这一眼,让张俭心慌意乱,心跳加速,之前相处了八九年,怎么到此时才有了心动的感觉?
连张俭自己也说不清楚,爱情的突如其来,让他无力招架,只想陷进去。就这样,他们的爱情来临了,他们开始了私密的约会,芦苇丛里,山坡松林里,公园的灌木丛里,都出现过他们甜腻的身影,他们像是一对进入热恋的情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
他们背着小环,偷偷约会,张俭的心变了,什么时候变的,仅仅是人群中的那次偶遇吗?也许更早时候,他就对这个身世悲惨的日本女人产生了怜爱。
一次在电影院里的疯狂约会,被人发现了,多鹤逃脱,张俭被审问,单位要审查他的作风问题。关键时刻,小环现身顶罪,虽解决了困局,却伤了小环的心。
多鹤也知道,她和张俭的关系再次改变了,他不会再和自己去约会了,属于他们的私密时光,再也没有了。
如果得到了就意味着要失去,那还不如从来没得到过。张俭对她突然爆发又突然泯灭的爱,使她变成了一个最孤独的人。尝到了爱情的甜,品过了爱情的欢,这骤然而来的冷却,像是冬天里的大雪,把一切都埋进去,冻起来了。
她望着山上的松树林,望着一棵树发呆,她又想起了自己的代浪村,接着,想到了死亡。
这是多鹤第二次想死。来也迅速、去也迅速的爱情,折磨着她。
可死亡要有仪式感啊,这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时刻呢,多鹤盘算着,她要先去找到一根好绳子。可到了家里,儿子出了意外,从楼上摔下来了,多鹤看着化险为夷的儿子,听着小环常有的呵斥声,突然又不想找绳子了,就这样吧,凑合活着吧。
多鹤和小环是完全不一样的女人,从她们的差异中,也体现出两个民族的差异。
多鹤严谨认真,对待生活一丝不苟,连想自杀也要有仪式感,这里体现出日本的民族文化,执着严格,追求完美。
小环呢,刀子嘴豆腐心,大声吵,高声骂,不怕丢脸,不拘小节却含着大爱,这里也反射出中国妇女的生活态度,以不变应万变,随遇而安,凑合活着,才能好好活着。
3.万念俱灰后的希望
书中还出现了两个男人,小彭和小石,他们是张俭的工友也是老乡,经常去张家作客,也都爱上了多鹤。
多鹤的美不动声色,一颦一笑都是风景,小彭和小石虽没表达,但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追到多鹤,得到多鹤。
在这一点上,电视剧有很大的改动,和原著有很大不同,我以原著情节为参照。
小彭对多鹤是真诚的爱,为她保守秘密,为她休掉老家妻子,而小石呢,爱得有点浅薄,特别是知道了多鹤的日本人身份后,竟然公开要挟多鹤,这让张俭心中很不悦,很害怕。
一次工作中,不知道是工作事故,还是张俭故意而为,他吊车上的钢材,砸死了小石。在多鹤的解读中,张俭为了保护自己,惩罚了小石,这种爱充满了深情。原来,他一直还爱着自己,不过是从表面转移到内心深处了。
之后,文革开始,张俭又因为小石的案件被抓起来了。多鹤在广场上听到了张俭被判了死缓,她又一次心如死灰,这个和他纠缠了半辈子的男人,难道再也出不来了?
她第三次想到了死亡。如果注定天人永隔,她绝不独活。
可怕的仪式感啊,当她坐在池塘边,准备对自己下手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问题,过去的时光里,她和张俭曾因为一些事情冷战了两年之久,她怎么能赌着气、不和他和解就去死呢。
她要见他最后一面,当面和他和解,这样才能安然死去。
在这种绝望的时刻,总是显现出小怀的坚韧性格,她说谎骗着大家,说自己能找到人让张俭从死缓到无期,从无期到有期,一家人围着一锅鱼头汤而坐,多鹤再次放弃了死的念头。
死很容易,活着却很难。多鹤的这三次自杀的决心,每一次都被家庭的爱拉回来,亲情、爱情、姐妹情,每一次,她都重新被爱召回。也可以说是被小环的“凑合哲学”拉回来的,在看清生活的困难之后,依然选择了活下去。
多鹤是可爱的,她的温柔,她的整洁,她的仪式感,都彰显着她的可爱。
多鹤也是勇敢的,她的隐忍,她的坚强,她一次又一次的向死而生,都彰显着她勇敢的一面。
故事的最后,多鹤回到了故乡,为了带走张俭治病,还和他领了结婚证,两个孩子也跟着她移民,好像是很完整的结局了,孩子们知道了她是母亲的真相,她在法律上获得了张俭妻子的身份,摆脱了妻子不是妻子,母亲不是母亲的僵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表示:“《小姨多鹤》是近年来中国小说不可多得的一部优秀之作。我想放在几十年来都是首屈一指的作品。她的思想意识之高,超越了简单的民族国家的立场,写出了对战争的控诉,以及人性的复杂性。生命是如此高贵不可摧毁,让我惊叹。 ”
这本书塑造了两个可爱的女人,在讲述这个小家庭的故事同时,也讲述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时代进展,从抗日战争,到文革到改革开放,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而作者严歌苓呢,也擅长以小见大,塑造了多个光辉的女性形象,《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田苏菲,《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扶桑》中扶桑,无疑不是遭受了命运的摧残之后,还依然笑着面对人生。从这些人物塑造中,看到了作者严歌苓的人生哲学,以及对女性百折不挠精神的歌颂和弘扬。
(电视剧版本和原著情节有差异,特别是小彭和小石的人物刻画,差异较大。本文以原著为参照。)
拓展阅读
解析《小姨多鹤》中的朱小环:“凑合哲学”背后的生命热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