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南方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南方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南方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_罗贤成

辣椒又称海椒、辣子、番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果实表皮含有丰富的辣椒素,可以增进食欲,同时辣椒果实内维生素 C 含量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是我国各地食物烹饪必不可少的调味料。近几年,钢架塑料大棚建设面积持续扩大,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体系日趋完善。但是,辣椒病虫害的出现,对大棚辣椒种植效益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探究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以及病害、虫害预防与治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大棚辣椒种植准备

1.1 大棚建设

在 3 月 10 日至 3 月 15 日,种植户可以选择适宜的钢架、塑料材料建设大棚主体。一般一个大棚面积为 300~350 m 2 。在大棚建设完毕后,清除大棚内作物、植被残留物和其他杂质,依据900 kg/hm 2 的标准,均匀撒施石灰氮,扣封大棚。扣封7~10 d 后,准备整地。

1.2 整地施肥

在高温闷棚后,种植户可以依据 55 000~58 000 kg/hm 2 的标准,撒施以猪粪、鸡粪、人粪为原料制作的有机肥。同时依据 750 kg/hm 2 的标准均匀撒施过磷酸钙,依据 2500~3000 kg/hm 2的标准撒施油渣。或者选择沟施法,在畦中间位置挖设 1 个深沟,均匀撒施机肥后,依据1500 kg/hm 2 的 标 准 撒 施 菜 籽 饼, 依 据 350~400 kg/hm 2 的标准均匀撒施硫酸钾。施肥后,深耕 20 cm 以上,利用机械设备开厢,并人工清理地沟。初步平整处理后,精细耙平起垄,垄高度为 15~25 cm,相邻垄之间距离为 40 cm,垄面宽为 60~80 cm。起垄后在垄面正中、距离边缘10 cm 位置开设小沟,小沟深度为 10 cm,宽度为 10 cm,小沟中间用于滴灌带铺设,两侧则用于辣椒苗定植。均匀排布滴灌管道后覆盖地膜,地膜为聚乙烯材质薄膜,宽度为 1 m,厚度为0.008 cm。覆盖地膜后,调节滴灌管道浇透水,再次密封大棚,密封时间为 25~30 d。密封到期后,开启通风设施,通风 72 h。

1.3 品种选择

在辣椒品种选择时,应以早熟、适应能力强、适应范围广、抗病虫、耐运输储藏、商品性能强、产量高、品质优良为标准,可选择“航椒 5 号”“康大 601”“中农大辣椒 301”“川椒 19号”“干椒 5号”“辛辣 103”等品种。

2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2.1 茬口安排

辣椒具有生长周期短、品种繁多、复种指数高的特点,合理安排大棚茬口,对于大棚病虫害控制、土壤肥力恢复、辣椒产量及品质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种植户应依据大棚辣椒轮作思维,综合考虑需肥类型、互不传染病虫害、根深浅、对土壤酸碱度要求、对杂草抑制作用等因素,贯彻因地制宜、因市场制宜、因棚制宜的方针,安排茬口。一般根据市场价格规律,需要在辣椒价格最高的时期安排辣椒采收,在最适宜辣椒生长的季节安排辣椒成熟期,协调高产与高价,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种植效益。根据辣椒苗期低温下生长缓慢的特点,可以安排秋延后、早春茬,前茬作物为十字花科或叶菜,如芹菜、黄花菜等。若轮作难度较大,则在5月10日至 8月15日休耕。

2.2 育苗

辣椒育苗期长达 60~90 d,需要在 7 月初(日均温度超出 25℃)或 3 月初(日均温度超出15℃)播种育苗。多选择基质穴盘(50孔穴盘)育苗方式,该育苗方式精确度较高,种植损耗量较低。在播种前期,种植户将种子浸泡在 10% 磷酸三钠溶液72 h 后,改用50% 多菌灵400倍液浸泡5~6 h。之后将种子放入 1% 硫酸铜溶液内浸泡5 min,再用55℃温水浸泡种子 72 h。或者用清水洗净种子,将种子放置在纱吊网上,于通风且温度达到30℃的环境下催芽,每天早上、晚上各用冷水冲洗1 遍。浸泡时间到达或者种子发白率超过40% 时,准备播种。

播种用穴盘应事先经 50% 多菌灵灭菌,并喷洒 0.5 kg 氮磷钾复合肥与 200 kg 水的混合液。进而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向阳位置,里侧高于外侧,避免水分累积。一般应选择晴朗天气于 12:00~14:00 播种,将露白种子均匀撒入穴盘内,并覆盖预先配制的多菌灵药土,覆盖厚度在0.5~1 cm。每穴盘用种 50~100 粒,每棚用种40~60 g,避开阴雨天气。育苗期共计 45~50 d。播种后,种植户应定期补充水分,若日气温低于15℃,则需要增设小拱棚,达到保温防冻的效果。若温度较高,则需要增设遮阳网,并定期通风,避免辣椒植株徒长。出苗后,调整大棚内苗床日间温度达到 23~27℃,夜间温度达到14~18℃。在幼苗长出 1~2 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

2.3 定植

辣椒苗长出 4 片真叶、1 片心叶,或者苗龄40~52 d、株高20 cm 左右时分苗定植,一般在8月 13 日~18 日(秋延后种植)、4 月 15 日~20 日(春提前)左右定植。定植前 15 d,降低大棚内温度并适当降低浇水频次,以提升辣椒苗抗逆性。定植前5~7 d,叶面均匀喷施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300 倍液,消除病菌。同时调整大棚温度,使大棚内最低温度超出 5℃、地温超过 12℃。

正式定植时,将辣椒苗根蘸取多菌灵 500 倍液,于当天 16:00 后定植。种植户可利用专门的鹤嘴锄挖破地膜,挖穴,穴深 6 cm 左右,顺着入土深度竖立放入辣椒苗,轻轻按压,一般挖破的地膜边缘应与辣椒苗相距 2 cm 左右,达到防高温的目的。

每垄种植 2 行, 相邻行之间距离为 50~55 cm, 苗 株 距 为 25~30 cm, 每 棚 种 植3000~3500株,整体布局呈现株间密、行间稀的特点,便于行间通风以及提早封垄。

2.4 管理

2.4.1 温湿度  在缓苗期,种植户应调整大棚日间温度在 25~30℃,夜间温度在 15~18℃。若温度超出 32℃,则开启通风口,若温度下降到 25℃,则关闭通风口。缓苗 7 d 左右,检查苗情,维持日间温度不变,将夜间温度调整到20~25℃。辣椒进入结果期,则维持日间温度不变,将夜间温度调整到 16~20℃,避免辣椒落花。果实发育期,同样维持日间温度不变,将夜间温度调整到 18~20℃,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辣椒植株徒长。

在辣椒定植后,应避免空气相对湿度过大(超过 80%),一般 6月 10日左右,种植户可以揭开大棚内层膜,于四周放底风。在辣椒坐果后,种植户可以根据辣椒植株生长情况,贯彻晴天少量多次浇水的原则,控制浇水高度在辣椒根茎以下。

2.4.2 养分  在浇水过程中,种植户应依据225~300 kg/hm 2 的标准,施加三元复合肥(20-15-10),每间隔15 d施加1次,连续施加2~3次。在辣椒初次现蕾后,种植户可以依据 300 kg/hm 2的标准,施加三元复合肥(15-15-15),每间隔1 d 施加 1次,连续施加 3~4次。

2.4.3 中耕整形  在辣椒定植后,需要进行2~3次中耕,为辣椒根部生长提供充足空间。而在辣椒果实坐稳后,则需要将果实下老叶、侧枝完全去除,必要时可摘除第 1 层、第 2 层花蕾,以便提高主枝、地面通风性,为果实生长提供充足营养。

3 大棚辣椒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3.1.1 病毒病  病毒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会导致辣椒叶片变黄脱落,部分组织坏死甚至整体植株变形(丛枝状) 。除了轮作换茬、及时拔除烧毁病株外,种植户还可以交叉使用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1.5% 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与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间隔 10 d 喷施1次,连续喷施 2次,可有效降低病毒病危害。

3.1.2 青枯病  青枯病是细菌病害,会导致辣椒植株局部或整体萎凋而死亡。除了选择抗病品种、降低水分浇施量外,种植户还可以从苗期着手,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均匀喷洒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 77%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预防青枯病。在团棵期、开花期,将下部叶片、明显病害叶片摘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若发病严重,可利用 72%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20% 病毒 A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间隔 7 d 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3 次,可有效降低青枯病危害。

3.2 虫害防治

3.2.1 烟粉虱 烟粉虱是一种严重危害辣椒果实的害虫。种植户可以在发病初期先叶面后叶背均匀喷施 10% 吡虫啉 5000 倍液、25% 扑虱灵乳油 1800 倍液、2.5% 功夫乳油 5000 倍液,每间隔5 d 喷施1次,连续喷施 3次,可有效降低烟粉虱危害。

3.2.2 蚜虫 蚜虫在大棚辣椒生长期、坐果期、开花期均可发生。因此,种植户可以将粘虫板悬挂在辣椒植株顶部 10~18 cm 处,每个大棚悬挂25~32块,定期更换。同时在大棚通风口位置增设 60 目防虫网,降低蚜虫危害。若上述方法无法发挥良好效果,则种植户可以均匀喷施菊马乳油 1000倍液、50% 辟蚜雾可湿性粉剂 2500倍液,每间隔 5 d 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 次,可达到良好的蚜虫防治效果。

4 总结

大棚辣椒种植是大势所趋。在根据规范育苗、定植、管理的基础上,种植户应注重大棚辣椒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并将绿色防治思维贯彻到病毒病、青枯病与蚜虫、烟粉虱防治过程中,保障大棚辣椒品质与产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