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发了一组母树大红袍的微头条。

霎时间,自带光环和流量的“母树大红袍”,引发了数百个留言讨论。

“我还以为大红袍好大一根老树呢,结果是这几根枝枝。”

“特意去游玩了一次,失望至极!我以为是野生大茶树,至少也是树啊,有点树龄感吧!别人介绍时我还找在哪呢?怎么没看到?鬼晓得就跟马路边的绿植一样大……”

“这片土地就长这六颗大红袍?独门独户?不符合常理吧!”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2)

正当我刷着留言在当吃瓜群众时,忽然看到这样的说法。

“武夷山的茶,有一部分就是直接取名为:大红袍。但是大家都知道,压根就不可能是母树大红袍,有的是二代扦插的,有的是三代扦插的,就是从二代茶树中选取好的枝丫,再次扦插,能喝到二代扦插的大红袍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基本上都是三代扦插的。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几百种,奇兰,水仙,肉桂等等。”

额,看来这位仁兄,对武夷岩茶的误会可不浅啊。

武夷岩茶的品种,从来不是因为工艺和加工手法,人家本身就是独立的品种!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3)

《2》

想起了有人说过的段子。

“过去的武夷岩茶,因为不出名,所以都叫大红袍。

现在的岩茶市场,大部分都是水仙和肉桂。

因为肉桂=肉很贵。

SO,再按原来的大红袍统称,已经out了。

现在的岩茶,直接改称肉桂,最简单直接。”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4)

额,这真是一个冷笑话。

讲真的,分清大红袍和肉桂之间的关系,还真不是这样乱来的。

首先,大红袍和肉桂,它们都是不同的岩茶品种。

好比是,苹果和葡萄,它俩属于不一样的水果那样。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5)

要是按“过去的岩茶叫做大红袍,现在的岩茶叫肉桂”的这套逻辑。

那无疑等同为,过去的水果都叫苹果,现在全改称葡萄那样。

这前因后果之间的关系,压根驴唇不对马嘴。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6)

《3》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对外的金字招牌。

到武夷山的三姑随意走走,大家能发现在路边的茶叶店里,武夷岩茶的通用外箱上,同样的标注就是仨个字——“大红袍”。

发展迄今,大红袍作为岩茶里的茶王,它的江湖地位牢不可破。

甚至从广义来讲,确实所有的岩茶,都可以统称概括为大红袍。

因为在过去,武夷山人要想将岩茶销售给外省的客人时,绝大部分的客户是因“半壁江山”的故事,从而得知了大红袍的存在。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7)

换言之,十之八九的人只知有大红袍,而不知有岩茶的存在,更不提铁罗汉,水仙,肉桂,北斗,白鸡冠,水金龟等品种了。

到外省喝茶,向一位从没喝过岩茶的朋友介绍武夷岩茶时。

常见的对话和情景,大致如下:

“武夷岩茶是什么,没听说过。

噢,大红袍是吧,大红袍我知道,挺有名的。”

只知茶叶里有大红袍,而不知有岩茶的茶界新手,不计其数。

可见,作为武夷岩茶对外宣传和推广的窗口。

“大红袍”这三个烫金大字,无疑是通行宝典。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8)

过去在水仙、肉桂、四大名丛、其它岩茶品种,压根在外省没有任何名气时。

将它们装在印有“大红袍”三个字的包装内,无疑是省心省力的销售做法。

不过,当岩茶发展到今时今日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品种开始独立门户,不需要再躲在“大红袍”的背后,而是可以用自己的真名目示人。

比如,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水仙。

又比如,麻花很钟意的那几款特色品种茶,水帘洞老丛梅占,九龙窠北斗,正岩金柳条……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9)

还有我们自从2015年以来,连年选茶挑出《岩茶十二金钗》品种组合时,留意到的意外发现。

最近这两三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武夷山茶农,开始注重起岩茶的特色品种。

罗素说,参差百态,是幸福本源。

而岩茶的众多品种的存在,更是岩茶的茶客之幸。

这些原本需要躲在“大红袍”背后的小众品种,黄观音,金牡丹,瓜子金,黄玫瑰,春兰,奇兰,奇丹,北斗,雀舌,小红袍,紫红袍,悦茗香,金佛,佛手,矮脚乌龙,金萱,金凤凰……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10)

不论是茶科所专家新培育出来的品种也好,还是外来引入的乌龙茶品种,亦或是武夷山当地的古老珍稀名丛,它们不再别人拼配进大红袍内,而是独门独户,保持自己原本的风味和特色,展现在我们的茶桌前。

每当我在试茶,遇到一两泡像沧海遗珠般的稀少品种,会暗自高兴雀跃好一会。

因为能遇到这些可遇不可求的稀少品种,它们作为岩茶界的大熊猫,在水仙肉桂大红袍等当家品种正当红的市场里,能够留下遗脉,没有被人挖了,砍了,改种成热门的品种,实在是太难得。

每遇上一回,当然得好好珍惜。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11)

《4》

如果说,“半壁江山”的外交传奇,让大红袍就此扬名。

大红袍火热,带动了武夷岩茶的成名。

而“天价茶叶蛋”的新闻,更是带火了牛栏坑肉桂,“牛肉”。

作为正岩核心茶的代表,“牛肉”本身的香气滋味颇为让人印象深刻。

牛肉兴起后, 马肉(马头岩肉桂),猪肉(竹窠肉桂)等,连接出圈。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12)

至此后,三坑两涧的正岩核心概念,火遍了整个茶圈。

可见,不论是过去的大红袍,还是现在的各种肉桂,它们都会武夷岩茶的成名与发展,作出了浓墨重彩的贡献。

不过在介绍武夷岩茶的品种时,可不能单认为岩茶过去以大红袍为主,而现在变成了肉桂。

不然,这番话一出,让数千个岩茶品种们,情何以堪?

岩茶的品种名字,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奇兰等,它们是按不同的茶树品种,进行区分的。

不同的岩茶品种之间,有着不同的特征性作为区分。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13)

用一句经典名言概括就是,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

水仙的品种香,在于兰花香,茶汤滋味醇厚。

而肉桂的品种特质,在于桂皮香,并且汤水里带有独特的辛辣感。

不同岩茶之间的分类,可不能理解成它们的加工方式有成千成百。

将茶青鲜叶采下后,按肉桂的方式加工,就能称为肉桂。

按水仙的做法,就成做成水仙。

这一切的一切,还得和它们的原料品种有关。

不然,这白萝卜炒上胡萝卜,再怎么红烧加黄焖,也做不成麻婆豆腐啊。

这不是,跨物种,闹穿越了嘛!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14)

《5》

理解大红袍的定义,得把它当成是树种,而并非工艺。

母树大红袍,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停止采摘。

作为武夷岩茶的代言人,作为国宝级的存在,作为岩茶爱好者心中的朝圣地。

亲自去过母树大红袍景点的各位,别看那崖壁上的三株六丛,模样长得不起眼。

黄浦区武夷岩茶正岩肉桂(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15)

但它的纪念意义,远胜于其他!

武夷岩茶的当红热门品种,从大红袍,交接到肉桂。

不能简单粗暴的理解成,过去的岩茶都是大红袍,如今变成了肉桂。

背一句古诗来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20),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