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鱼在哪里养殖好(巴沙鱼养殖站对风口了)

巴沙鱼在哪里养殖好(巴沙鱼养殖站对风口了)(1)

曾经何时,巴沙鱼这条对中国水产从业者陌生的品种,突然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超市、饭店消费井喷式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中国通过海关或边贸途径进口的越南巴沙鱼(开背鱼或鱼柳)达到40多万吨。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生产。从2017年起,两广地区、海南逐渐兴起巴沙鱼养殖热潮。特别是2018年以来,巴沙鱼养殖热潮方兴未艾。

的确,在对气候、水温条件上与巴沙鱼相似、同属于热带性鱼类品种的罗非鱼养殖,在近10年的时间里整个罗非鱼养殖产业不断遭受着链球菌和越冬冻死鱼的双重致命打击。近几年,罗非鱼的价格也一直低迷不振,出口订单减少,众多罗非鱼切片厂纷纷倒闭。可以说,曾经百病不侵、不需任何养殖技术的罗非鱼,变成了一条夏天怕病死、冬天怕冻死、鱼价一卧不起的一条老大难的鱼,众多养殖户谈之色变。正是在此两大背景下,巴沙鱼横空出世,成为人们心中替代罗非鱼养殖的首选品种。此外,部分饲料企业舆论上大力宣传策划,饲料销售上提供信用担保,成品鱼保价回收入(3.8-4.0元/斤),使得2018年巴沙鱼苗奇货可居,苗价也一直居高不下,3-5cm的种苗卖价达到0.2-0.3元/尾。

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的2018年巴沙鱼养殖,是否就如雷军讲的那样,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巴沙鱼是站在风口上了吗?

热潮过后,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其实目前我国的巴沙鱼养殖,仍然处于推广试养阶段,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从业者不断摸索总结,才能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养殖条件的路子来。当前,我个人认为国内的巴沙鱼养殖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行业来丞待解决: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最难攻关突破的是鱼苗技术环节。国内巴沙鱼的苗种孵化、培育、入塘标粗等技术主要是从2017年开始的。虽然巴沙鱼也属于鲶形目的鱼类,但其仍有不少特定的生活习性,要摸透它,需要时间沉积。而实际上,今年的巴沙鱼苗种养殖,病害就非常严重,烂身、出血、应激死亡等现象时常发生。苗种技术不过关,肯定会大大制约巴沙鱼的成鱼养殖。

我们都知道或听说过,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巴沙鱼养殖亩产量可以达到25吨(50000斤)。我们现在从事巴沙鱼方向的人们向养殖户的推广规划也是按10吨(20000斤)/亩来配置种苗投放。这种养殖模式支撑的理由是:

(1)、越南产量可达50000斤/亩,而我们只要求20000斤/亩;

(2)、巴沙鱼是一条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鱼,不会缺氧,所以理论上它的亩产量可以无限大;

(3)、同样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我国水产养殖品种例如胡子鲶(塘鲺)、生鱼,产量早就超过20000斤/亩了。所以巴沙鱼养殖的亩产量做到20000斤太简单不过了。

众多的理由只是假设式的或纸上谈兵式的教条主义之谈。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越南50000斤亩产的养殖模式有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地处湄公河三角洲的巴沙鱼主产区,由于潮汐关系,池塘的水可以每天自动交换,这样就使得鱼类每天产生的代谢物可以通过池塘水体自动充分交换,完成排放,而不会形成在池塘累积。或许这就是越南巴沙鱼高产技术的先决条件。此外,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类受到的环境胁迫严重,产生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我们才刚刚开始进行养殖推广,对巴沙鱼的病害了解不多。对病害的预防、治疗缺乏预警机制,养殖风险则大大增加,结果可能不但没有利润,甚至会使养殖户血本无归。

产品有没有竞争力,由成本优势决定。虽然目前巴沙鱼的国内消费井喷式爆发,我们吃的都是越南养殖的鱼。如今我们也加入到巴沙鱼养殖大军,参与市场竞争,那么我们的养殖成本与越南对比,优势几何?

巴沙鱼在哪里养殖好(巴沙鱼养殖站对风口了)(2)

由上表可见,中国养殖一斤巴沙鱼平均成本在3.9-4.6元,而越南仅需2.85-3.0元,每斤成本差异超过1元。换成百分比,越南成本只有中国的70-75%。所以,现阶段中国与越南养殖比没有成本优势。没有成本优势,产品当然没有竞争力(政治、关税因素除外)。

巴沙鱼作为越南最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原料鱼销售不成问题,深加工和成品鱼销售也不是问题。相反,国内的原料鱼销售至少目前仍然不明朗,虽然有不少企业对养殖户采取保价回收的策略,但具体成效暂时依然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巴沙鱼的加工分为开背式或切鱼柳两种方式。开背鱼一般作火锅鱼消费,鱼柳一般以炸鱼柳或水煮鱼片消费。在加工企业的对比上,国内的加工厂无论在投资成本、人力成本、环保行政成本都远超过越南同类型企业,加上原料鱼的成本又更高,所以可以估计,国内的加工厂暂时很难体现竞争力,国产巴沙鱼无法全面替代越南产巴沙鱼。

所以,我认为国内巴沙鱼养殖的推广应该更加理性来思考产业发展问题。巴沙鱼作为近年消费量激增的新品种,摆在我们行业面前,的确机遇与挑战并存。40多万吨的消费量,如果转换成饲料,有超过60万吨的市场容量。这个数字对每间饲料企业都充满诱惑力。当前我国巴沙鱼养殖,首先要突破养殖技术、原料鱼销售、养殖成本、加工成本、食品安全等问题。如果上述问题得以解决,才是国内巴沙鱼养殖真正具备竞争力的时候。

摒弃浮躁,急功近利的推广方式;回归自然,有序推广,细心总结,才会让巴沙鱼养殖推向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转自:丰华饲料实业有限公司,作者:冯桂榕)

7月17日,正好入伏天,全国各地天气高温炎热,但对于巴沙鱼经销商而言,心却是凉的。最新从越南传回的消息,巴沙鱼原料价格再次下跌1000-1500越南盾/公斤,目前的均价为26500越南盾/公斤,甚至在越南部分地区价格已经低至25000越南盾/公斤(折合人民币7.25元/公斤)

巴沙鱼在哪里养殖好(巴沙鱼养殖站对风口了)(3)

越南原料价格下跌,各规格原料货源齐全,本次原料价格下跌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下跌,与今年最高原料价格33000越南盾/公斤相比,目前的价格已经下跌了6000越南盾/公斤。这个原料价格基本已经和年初持平,且越南养殖户方面反映目前存塘原料鱼充足,各规格的鱼都还有。

而对于国内的进口商和经销商而言,7月的巴沙鱼市场仿佛就进入了“寒冬”。由于3-5月份越南当地缺少原料,巴沙鱼价格高涨,进口商订货热情高,向越南工厂下了很多订单。恰逢3-5月份是国内的传统消费淡季,市场对巴沙鱼产品需求量有限,经过积压,目前全国巴沙鱼库存量过大,特别是巴沙鱼柳,多位经销商称之为“滥市”。

为了缓解库存压力,经销商也就只有采用降价销售的策略回笼资金。

开背巴沙鱼前几周北方市场还比较缺货,但经过这几周的市场调节,目前北方市场开背鱼货源也比较充足。“开背巴沙鱼现在北方市场的货源是充足的,但是相比鱼柳而言,没有那么多,价格也还相对可以。”一位在沈阳的巴沙鱼进口商表示。

巴沙鱼在哪里养殖好(巴沙鱼养殖站对风口了)(4)

进入7月中旬,暑期来临,市场需求并未得到有效的拉动,经销商还处于抛售库存的阶段。有进口商预计:“按照国内目前的库存量,起码还够市场消化一个多月,也就是说,就算现在货不回来,连续卖一个月也都还卖不完。”

在国内经销商降价抛售库存的同时,越南工厂的订单也就戛然而止了。“现在相比前一个月,价格下跌了8%左右,来自中国的订单减少,我们的工厂都开始做库存了。”一位越南巴沙鱼工厂负责人称。“上次的走的那条柜还是66000越南盾/公斤,现在价格就只有59500越南盾/公斤了,普遍的价格都在60000越南盾/公斤左右。”

分析此次巴沙鱼价格走低,市场库存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内部因素的影响:国内进口商对巴沙鱼市场过分乐观,抱着良好的市场预期,高估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越南当地巴沙鱼供应链不稳定给国内进口商和经销商带来了干扰,造成了市场跟风,影响了正确的市场判断。

巴沙鱼在哪里养殖好(巴沙鱼养殖站对风口了)(5)

巴沙鱼进入中国市场5年左右的时间,快速发展也就是从2016年底才开始,国内市场的需求虽然迅速上升,但是终究来说还是根基不稳,市场上的投机者过多。大进口商对巴沙鱼市场的把控力度不强,小进口商又喜欢混水摸鱼扰乱市场。2017年底到2018年初,市场上只要是做冻品都开始做巴沙鱼,大批涌入的商家带给市场的就是“乱”。

加之在2017年底国内市场需求爆发,2018年初越南原料短缺,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3-5月份,国内大的进口商就加大订货量,以往市场上小规模的二级批发商就越过进口商直接去越南工厂拿货。这就直接导致当时越南工厂的订单接不完,接了也做不了。

客观分析:中国市场对巴沙鱼的需求确实在上升,国内餐饮连锁和社会餐饮采用巴沙鱼为原料的比例也在逐渐提升,但餐饮开店不是一蹴而就,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巴沙鱼需要找到一群喜欢它的买家和顾客,这都是需要花时间慢慢培养的过程,是需要用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去培养的市场。

此外,就是外界客观因素给进口商和经销商带来的影响,造成了误判。从2017年末到2018年初,由于全球巴沙鱼市场需求的爆发,越南巴沙鱼供应链出现了危机,原料价格上涨,工厂报价频频创新高。

“买涨不买跌”是中国生意人的惯性,当国外价格频频走高之时,国内的进口商就不断往越南下单,工厂接单过多,超过生产负荷,原料供应也满足不了,原料鱼的价格就上涨,越南的养殖户也开始大量养鱼。刚好遇到市场消费淡季,库存积压也是只是时间问题了。现在越南当地的原料鱼也多了,原料价格也降低了,工厂的报价也频频报低,但此时大家都忙着销售国内的库存,早已无暇顾及越南的工厂报价。

环顾当下的国内巴沙鱼流通市场,我们更需要的是坚守着,坚守高品质产品,坚持高质量服务,坚定巴沙鱼市场的信念,练好内功,理性判断市场,合理备好库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