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怎么吃治化痰润喉(教师演员吃梨能防秋燥)

#秋季健康不打烊#

梨是秋季上市的水果,有多个品种,如雪花梨、鸭梨、京白梨、莱阳梨等。

梨含水量大,一般都在90%以上。每百克梨约含糖10%,主要是果糖。梨还含有较多的果胶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以及一定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钙、磷、铁等。

梨子怎么吃治化痰润喉(教师演员吃梨能防秋燥)(1)

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微酸,有清热降火、生津止渴、养阴润肺、祛痰止咳的功能。中医将梨视作滋阴的佳品,古医书上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的论述,传统中医常用其治疗热病伤津导致的口渴、心烦、失音、咽喉肿痛和肺热所致的咳嗽、喀血、痰黄粘稠等症。

秋季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人易伤津液,一些人会出现“秋燥综合症”,表现为皮肤干涩、鼻干喉痒、唇燥咽干,很令人难受。梨含水量大,能滋阴润燥,故吃梨能缓解燥症。

如若患感冒和支气管炎、肺炎,特别是发烧者,吃梨作辅助治疗,则能促进康复,让人有清凉舒适的感觉。

从事教师、演员、播音员等工作的人,平素说话多,常吃梨可以收到润喉护嗓的效果。

梨子怎么吃治化痰润喉(教师演员吃梨能防秋燥)(2)

梨能促进胃酸分泌,剌激食欲,其含有的苹果酸等有机酸有助消化的作用。梨中的果胶,能刺激肠道蠕动和促进排便,故有便秘的老人吃梨可以缓解便秘。

梨能清热泻火,可缓解高血压病人头昏目眩的症状。梨含有的果糖,对肝病病人,有护肝作用。

梨能护齿,能使牙齿保持洁白。有报告称,在产梨地区常吃梨的人群,牙齿变黄的人少。

糖尿病人大多都知道,应慎吃水果,这是因为多数种类水果的糖含量都较高。但梨的糖含量在水果中却不算高,而且,还以果糖为主,人的肠道对果糖的吸收速度较葡萄糖慢,故吃梨后不会使血糖水平骤然出现高峰。所以,糖尿病人在控制全天热量摄入的前提下,秋季吃水果就该首选梨,可以适量多吃些。

日前,有报导说:韩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梨含有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有促进身体排出致癌物多环芳烃及其代谢物的作用。该报告特别建议,在吃诸如腌菜和烧烤等容易产生致癌物的食品后,吃一只梨或喝杯梨汁,有利于抵抗有毒物质的侵害。

梨子怎么吃治化痰润喉(教师演员吃梨能防秋燥)(3)

中医将梨与其他食物搭配组成的食疗方很多。兹介绍6款,供各位依据征侯作辅助治疗时选用。如为轻症,很可能不用吃药打针,即可促之自愈。

1.百合桂圆梨汁

将梨1只(约150克)洗净,去核,切成小块,与百合25克、桂圆肉10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再加冰糖适量,慢火煮40分钟。一次服用,能润肺滋阴,益气安神。

2.熬梨膏

将梨去核捣烂,除楂取计,在锅中将梨汁在慢火上熬稠,加入蜂蜜,制成膏。日服三次,每次15毫升许,可治干咳、咽喉肿疼、失音等症。

3.冰糖炖梨

将梨1只(约150克),切块,加冰糖20克,注清水,煮沸后小火煮炖,至梨熟透。吃梨喝汤,每日一剂,早晚分吃,能治慢性咽炎与慢性支气管炎。教师、演员、歌唱家若常用此法吃梨,能润喉开音,可收到保养嗓子与声带的效果。

4.雪梨芹菜汁

用雪梨与芹菜各半,洗净后,放在一起榨汁,每日饮一杯,能治颜面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

5 .红糖梨汁

取雪梨一只洗净,去核与皮,切成小块,在榨汁机内榨出梨汁,放入杯中,放入微波炉内,略温,加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红糖性温,加入梨汁中,能协调梨的凉性。脾胃虚寒表现较轻的人,若患咽喉疾病而欲吃梨缓解症状者,可选择此方。

6.煮梨粥

吃梨粥能防秋燥。做法是:先将梨去核削皮,切成的指头大的小块,再在锅内放入淘过的梗米,一次加足水,放数枚大枣,煮开后,放入切好的梨块,慢火煮30分钟,即成。

梨子怎么吃治化痰润喉(教师演员吃梨能防秋燥)(4)

作为水果,梨可生吃,也可熟吃。一般说,体格健壮,大便不稀的人,以及血压高和肝阳上亢、有实热的人,宜吃生梨。老人、体质虚弱的人,以及病人,特别是热病伤津者,将其煮熟吃,更好。

梨的维生素总体含量不算太高,所以,在一日之内,最好不单独只选择梨吃,还该搭配着吃些其他种类的水果。

梨子怎么吃治化痰润喉(教师演员吃梨能防秋燥)(5)

梨性寒凉,多吃易伤脾胃。故有脾胃虚寒、大便溏泄和怕冷的人,当慎吃。小儿、有慢性胃炎的人和有痛经或产后的妇女,不宜吃梨。

(图片取之网络。作者:刘政;延寿)

刘政 主任医师。做过临床医生。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是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专家,曾任大连市营养餐工委总营养师,出版专著九部。衷心祝愿普天下人,人人幸福安康!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营养学教授刘政”,愿同各位交流。

#秋季健康不打烊##健康明星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