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练习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练习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练习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勋(xūn) 奠基(diàn)  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

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

D.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

B.调羹 绞肉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C.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4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5.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4分)

①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树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

(1)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8.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9.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4分)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么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    B.简·爱    C.虎妞    D.翠翠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11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可以为师矣

B.及鲁肃过寻阳 过犹不及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又数刀毙之

D.结友而别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3分)


(二)(13分)智者幽默心

孙燕华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做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

14.成语谐音往往造成幽默效果,请还原第④段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2分)


15.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3分)


16.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面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4分)

(1)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2)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17.结合第⑩段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4分)


(三)(16分)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

余建斌

2011年2月26日,一位87岁的科学巨星停止了思想,一年之后,苍穹之上的那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依然并将永远放射光亮。

朱光亚,这个名字承载了一段传奇而神秘的人生,代表了一个充满理想又无比睿智的大脑,也镌刻出一个大写的人,一颗淡泊的心。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1959年由钱三强推荐,宋任穷等人邀请35岁的朱光亚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朱光亚自此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时,与核“打交道”近半个世纪。

1946年,22岁的朱光亚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歇根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在密歇根,朱光亚的学习成绩始终全部是A,连续4年获奖学金,并在《物理评论》上相继发表了4篇英语论文。这也是目前公开渠道可查到的朱光亚仅有的4篇学术论文。平日里,他常组织大家围坐在草坪上传阅《华侨日报》,宣读家信,传递国内消息。

1950年3月18日,一篇感情真挚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发表在《留美学生通讯》上。此信一出,仿佛是吹响了回国的集结号,让很多原本天平在摇摆的海外学子受到了感召,选择了回到新中国。

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朱光亚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1950年2月,他拒绝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正处在热恋中的女友,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正是在此次临行前,他和其他51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那封公开信。信中大声呼唤: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对朱光亚而言,漂洋过海去学习和追求的梦想,终于有了坚实的土壤。

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国之核盾终于铸就。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来得及赶到山头的观测站,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据说,朱光亚这辈子喝酒只醉过一次,就在那个晚上。

1966年12月,氢弹原理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两年两个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速度之快,令国际上惊叹万分。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惊叹中国在原子弹和氢弹上获得的巨大而迅速的成功,也对此深感好奇。后来李政道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支了不起的科学家团队。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政道称赞他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80岁的他曾经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朱光亚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4分)


19.结合文意,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20.为什么说朱光亚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4分)


21.朱光亚的品质和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从选文看,朱光亚具有哪些品质和精神?(4分)


三、作文(50分)

22.我们仰慕古圣先贤,追寻他们的济世情怀;我们崇拜英雄伟人,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感恩父母师友,追寻他们的感人一幕……生活中,这些有着优秀品质的人影响并帮助着我们。

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追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屏障(zhànɡ)  澎湃(pài)  哺育(fǔ)  狂澜(lán)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祈祷(qí) 哽住(ɡěnɡ) 崎岖(qū) 金柝(tuò)

D.山巅(diān) 亘古(ɡèn) 老叟(sǒu) 污秽(huì)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懊诲 字帖 回环曲折    B.斑谰 戎尺 九曲连环

C.田笼 镐头 扑朔迷离 D.摩损 体魄 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