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频虚词(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18个,但高考的命题重点要集中在文言文课文中几个常见、常用的虚词上面。
《考试大纲》要求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趋势
能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了解,而不是机械识记。
《考试大纲》确定的考查范围为18个虚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以考查能否分辨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用法的异同为目的;通常引用教材中的文言语句,与所选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比较;淡化词义而强调用法分析。
知识讲解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梳理:乎、乃、何、且、若、所、为、也、因、于、与、则、者。
乎
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
(1)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2)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吗”。例,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
(7)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
(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介词
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乎:于)
(10)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1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劝学》)(乎:对)
作词尾
译为“……的样子”。例,
(1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1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乃
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
(15)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
(1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
(19)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作代词
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
(2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
(2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22)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何
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
(23)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翻译时,“何”后置。
(25)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6)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
(27)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8)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
(2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3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3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通“呵”
喝问。例,
(3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
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
(34)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5)臣舍人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例,
(36)无何,见宫殿数十所。(《山市》)
【何乃】译为“怎能”。例,
(37)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且
作连词
1、表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
(38)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让步关系或让步递进(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可译为“尚且”、“况且”、“还”。例,
(39)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但是”。例,
(4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例,
(4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作副词
一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二可译为“暂且”、“姑且”。例,
(42)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4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复音虚词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译为“况且”、“再说”。例,
(4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4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若
作动词
像,好像。例,
(4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
(47)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
(48)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
(4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
(50)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史记·高祖本纪》)
3、至,至于。
(5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复音虚词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
(5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何】怎么样。
(53)景公问晏子曰:贤君之治国若何?(《晏子春秋》)
所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的地方”等。例,
(5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55)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的格式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表示被动。例,
(5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例,
(5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5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手段)
为
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
(5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60)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例,
(61)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例,
(6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例,
(6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2、引入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例,
(64)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引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例,
(65)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例,
(66)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例,
(6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也
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
(68)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69)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
(7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例,
(7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5、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
(7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复音虚词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
(73)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74)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因
用作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
(7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7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77)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78)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作连词
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
(79)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作动词
(80)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8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用作名词
(82)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于
用作介词
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
(83)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8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8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个“于”)
(8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87)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
(8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第二、第三个“于”)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与之呼应。例,
(8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复音虚词
【于是】,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
(90)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
(9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
介词
可译为“和”、“跟”、“同”或“给”、“替”。例,
(9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9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连词
可译为“和”、“跟”、“同”。例,
(9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句末语气词
表示感叹或疑问,通“欤”。例,
(9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96)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动词
1、可译为“给”。例,
(97)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可译为“结交”、“亲附”。例,
(9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3、可译为“参加”、“参与”。例,
(99)骞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殽之战》)
4、可译为“赞许”、“同意”。例,
(100)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侍坐》)
复音虚词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
(101)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则
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 “原来是”、“已经是”。例,
(10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例,
(10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
(105)彼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
(10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107)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例,
(108)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
(109)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者
助词
1、放在别的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人、物、事、时、地等,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例,
(110)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
(1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112)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例,
(113)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11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6、……者,……也,构成判断句。例,
(1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7、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116)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题型解读例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红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虚则进 置杯焉则胶且
B.是故智者为之谋 君尝为晋君赐矣
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蚓无爪牙之利
D.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A
【解析】A都是“就”的意思;B介词,替/介词,被;C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D才/就。
例2下列句中加红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以严见惮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B. ①公卿皆为黯惧 ②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 ①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②宁许以负秦曲
D. ①上或时不冠 ②或五十步而后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A项, 介词,因为/介词,用,凭借;B项, 均为介绍涉及的对象,介词,替;C项,难道/宁愿;D项,有时/有的人。
例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 客从外来,与坐谈
D.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 吴人焉敢攻吾邑
【答案】A
【解析】A项,第一个“且”,表让步连词;第二个“且”,副词,将要。B项两个“乃”都是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C项两个“与”都是介词,译作“和”、“跟”;D项两个“焉”都是副词,译为“哪里”、“怎么”。
例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又缘饰以儒术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B.故人所善宾客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力行近乎仁 吾尝疑乎是
D.因赐告牛酒杂帛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答案】D
【解析】D项两个“因”都是介词,译为“于是”。A项,第一个“以”是介词,译为“用”;第二个“以”表目的连词,可以译作“来”。B项,第一个“所”是助词,无实义;第二个“所”表“……的处所”。C项,两个“乎”都是介词,第一个相当于“于”;第二个可以译作“对”。
例5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红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余既耸然异之 他植者则不然
C. 晚乃遁于光、黄间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 呼余宿其家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A
【解析】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递进。 B项,两个“然”字,第一个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第二个是代词,这样。 C项两个“于”字,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比。D项两个“其”字,第一个是代词,他的;第二个是副词,大概,表推测。
例6 下列各组句中加红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 因芝妻伯父董昭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昭犹惮芝,不为通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答案】C
【解析】C项两个“因”都是介词,相当于“通过”。 A项两个“也”字,前者表示判断语气,后者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B项两个“其”字,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词,译为“那”;D项的两个“为”字,前者是介词,给、替;后者是连词,因为。
语文掌握着孩子未来"何以为生"的主动权,还标榜着"生以为何"的价值观。如果我的内容对您在语文知识方面有些帮助的话,感谢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