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钟大吕(让黄钟大吕走向寻常百姓)

什么是黄钟大吕(让黄钟大吕走向寻常百姓)(1)

省博物馆编钟乐舞演出现场。 (受访方供图)

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革命文化富集地,荆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金声玉振,八音和鸣,8月13日,随着《楚调》《羽韵》《帐夜》《梁祝》《友谊地久天长》等精心打造的乐舞上演,湖北省博物馆新编钟演奏厅内掌声雷动。暑期以来,为满足广大游客需求,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演出,由之前的每天两三场,调整为四至五场,演出时长由25分钟延长至30分钟。

44年前,沉睡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在今湖北随州出土,以其恢弘气势、宽广音域、精湛制作举世震惊。在几代考古、音乐人接续努力下,曾侯乙编钟及其复制件不仅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1997年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场合奏响盛世华章,还成为对外交流金色名片,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全球超过6亿人领略了华夏正音的独特魅力和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负责人介绍,为大力弘扬荆楚文化和中华文明,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常年在该馆驻点演出,近年来,更是不断在作品内容、节目形式、硬件技术上进行创新,积极尝试跨界融合,让编钟乐舞历久弥新。

在作品内容上,创作者们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极具代表的元素,创作改编一些反映中华礼乐文明和荆楚文化的作品;另一方面,致力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创作一些反映时代特点和现代风格的作品。2018年11月,由湖北省博物馆携手腾讯互娱全新打造的NDF游戏经典音乐《风一样的勇士》编钟国乐版全网上线,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与追捧。

在作品形式上,编钟乐团不断尝试跨界融合,除展现歌、乐、舞为一体的传统编钟乐舞外,还与钢琴、古琴、萨克斯等不同乐器进行创新融合,并以独奏、合奏、重奏、琴瑟吟唱等形式呈现给观众。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浴火重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音乐会、“荆风楚韵”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编钟音乐会上,编钟乐团用古老的排箫与西方萨克斯二重奏形式演绎的作品,赢得观众热烈掌声与广泛好评。今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钟·琴”音乐会上,编钟乐团与西方乐器之王钢琴同台演奏,以室内乐形式进行融合,给观众呈现了一台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视听盛宴。其中,编钟、钢琴合奏曲目《我的祖国》,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硬件技术上,编钟乐团于今年5月1日正式搬入新编钟演奏厅,音响、灯光、乐器设备均有所提升,同时配备了升降舞台、LED彩色背景屏及舞台横向文字屏,推出了线上演出售票系统,力求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优质文化产品及观感体验。尤其是LED背景屏的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众的视觉呈现,也为观众理解音乐作品内涵提供了画面辅助。

“编钟乐舞增加场次、延长时间的背后,是我省文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文物不仅陈列在博物馆里,还活化在当下,引导公众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脉。”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称,30多年来,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接待观众逾千万人次,让先秦“孔子时代”庙堂重器奏出的黄钟大吕,拥抱当今时代,走向寻常百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罗乐)

专家点评

创新让文化瑰宝越来越靓

荆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荆楚文化博大精深,主要有:包括郧县人在内的远古文化,包括炎帝神农文化在内的新石器文化,包括曾随文化在内的楚文化,以及三国文化、名山古寺名楼文化、江河湖文化、近代工业文化、首义文化、红色文化等。

曾侯乙编钟及其编钟乐舞,是荆楚文化最具特色的一张金色名片。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多个渠道的跨界融合,将这张名片擦得越来越靓丽。

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瑰宝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建议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同时,促进文旅融合,打造荆楚优质旅游产品,研发更多受游客青睐的荆楚特色文创产品,发挥综合效益,讲好荆楚故事、中国故事,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楚文化研究专家、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万全文)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