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食柚的散文(稚吟秋声仙果品尝记)

往昔时日,一向不喜杨梅。盖因其虽被店家摆置于店堂最显眼处,然其顶上必罩有一层透明塑料纸,不断旋转,沙沙作响。每每好奇问之,答曰:杨梅香气特招虫,此举纯属驱虫之无奈。凑近察“果”观色,但见杨梅色泽干红,似已存放多日,扑鼻虽有香味,却在这梅雨季,免不了夹杂着一股赶不走的陈霉之气。自此对杨梅兴趣大减。另加之家里大人总警告曰:杨梅多虫,多食肚痛。彼时乃为小孩,自然对杨梅敬而远之。唯有腹泻与肠胃不适之时,才被家长以浸酒杨梅塞入嘴中,亦只与医病药物等同视之。

多年后,梅雨季,有幸尝到友人从产地提回一篮筐现摘杨梅,色泽新鲜,外形饱满,十分诱人。但因了之前关于虫子、霉气与药物的阴影,到手后总要以食盐反复浸泡方敢下口。放心品尝之余,口感也自然随之递减。

“舟行蓴菜水云浦,路入杨梅烟雨村。”前几日与先生跟随尖山果农曹师傅到山上现摘杨梅,山上云雾缭绕、空气清新,亲眼看到满树成熟之果高挂枝头,满心雀跃油然而生。若说此地东魁杨梅“绛纱笼密颗”,那么炭梅则正是“朱粉皱新妆”。见农民为防鸟类偷食而将树身罩于大网中,内心竟生出几分安心;又亲耳听闻其生长过程不打农药之介绍,多年对于杨梅之偏见,顷刻间一扫而光,当场一口一个,大快朵颐,直呼过瘾。飘飘然之际,恍惚忆起宋朝方岳的那首《效茶山咏杨梅》:

五月梅晴暑正袢,杨家亦有果堪攀。

雪融火齐骊珠冷,粟起丹砂鹤顶殷。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此时,清风,蓝天,青山,杨梅,口鼻感官,不亦快哉,齿颊溢鲜,心花怒放!

杨梅有所谓“肉刺”,一般小昆虫不敢触碰,且林中雨露阳光乃最好之杀菌剂,故理论上而言,摘下来即可往嘴里送哦!

昨日下午,台州玉环实验学校徐校发来微信,说要快递仙居顶级东魁杨梅让我们一尝,于是一夜心头充满念想,满目似有烟花绽放,满心一片欢天喜地,与一孩童别无二致。

今日中午时分,杨梅送到。屏息凝神,掀开纸箱,两篮璀璨,赫然开眼。如乒乓球大小之杨梅,个个红紫得乌黑发亮,观之圆润新鲜,开盖浓郁果香,正如诗词所写“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火齐堆盘珠径寸,酷泉绕齿朽为浆。”随意挑取一颗放入口中,顿时馥香萦绕,口舌生津,爆浆之感好得难以形容,只能等一口“仙水”奢侈下咽,才作如是遐想:倘若一口杨梅,一口鱼子酱,不知是否味美到成仙?

仙居栽培杨梅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三百多年前之杨梅树,如今依然盛长于仙居之山。低山低丘荸荠杨梅早熟于6月中旬,中高山区东魁杨梅晚熟,7月中下旬方能成熟上市。科技之进步,让其于不使用任何保鲜剂之情况下,保鲜期可延长10天以上。 “仙梅”二字还是著名科学家严济慈题写的呢!好一个恰如其分的“仙”字!

宋代大诗人陆游写诗,不止一次提到杨梅,有名的是那句“乌桕阴中把酒杯,山园处处熟杨梅”,其又说“天与杨梅成二绝,吾乡独有异乡无”,完全把杨梅当作了家乡的代名词。我虽无此份感受,但品尝着极品杨梅,心情分外熨贴,仿佛找到灵魂归处,倒的确是真的。由此看来,所谓人的心灵,其实并非虚无,完全可以物化,方显足够真实有着落,只要一颗美味杨梅果足矣!

宋代又一诗人方岳有杨梅诗曰“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现代人越来越“退化”成吃不得酸,于是培育出来的杨梅,几乎颗颗“甜似蜜”,不知方诗人如若起死回生,尚能品鉴否?反正现代有个搞文字的我喜欢,这也就足够了吧?一笑。

秋日食柚的散文(稚吟秋声仙果品尝记)(1)

秋日食柚的散文(稚吟秋声仙果品尝记)(2)

秋日食柚的散文(稚吟秋声仙果品尝记)(3)

秋日食柚的散文(稚吟秋声仙果品尝记)(4)

秋日食柚的散文(稚吟秋声仙果品尝记)(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