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成语故事 三国成语故事按兵不动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发生在诸葛亮“一气周瑜”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诸葛亮、周瑜和曹仁。原文如下:
(周)瑜曰:“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孔明曰:“都督此言,甚是公论。先让东吴去取;若不下,主公取之,有何不可!”瑜与肃辞别玄德、孔明,上马而去。玄德问孔明曰:“却才先生教备如此回答,虽一时说了,展转寻思,于理未然。我今孤穷一身,无置足之地,欲得南郡,权且容身;若先教周瑜取了,城池已属东吴矣,却如何得住?”孔明大笑曰:“当初亮劝主公取荆州,主公不听,今日却想耶?”
玄德曰:“前为景升之地,故不忍取;今为曹操之地,理合取之。”孔明曰:“不须主公忧虑。尽着周瑜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玄德曰:“计将安出?”孔明曰:“只须如此如此。”玄德大喜,只在江口屯扎,按兵不动。却说周瑜、鲁肃回寨。肃曰:“都督如何亦许玄德取南郡?”瑜曰:“吾弹指可得南郡,落得虚做人情。”随问帐下将士:“谁敢先取南郡?”一人应声而出,乃蒋钦也。瑜曰:“汝为先锋,徐盛、丁奉为副将,拨五千精锐军马,先渡江。吾随后引兵接应。”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来到油江口看望刘备,问刘备是否打算夺取南郡。刘备按照诸葛亮事先的交代,告诉周瑜说如果东吴拿不下南郡,自己再出兵攻取。周瑜回答自己定能夺取南郡,并说如果自己无法夺取南郡,南郡任凭刘备处置。周瑜回到江东后,立即进行作战部署。诸葛亮则对刘备表示,自己定能抢在周瑜之前拿下南郡。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先给刘备的计策,叫做“按兵不动”, 意为使军队暂时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荀子•王制》中的“偃然按兵不动。”
小说作者用了足足六回的篇幅对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斗法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书中也被称为“三气周瑜”,而上面介绍的这段故事,便是整个故事的序幕。不过,站在历史的真实这一角度来看,整个故事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期间发生的事情远没有小说中那么复杂、曲折。
据《三国志•周瑜传》及相关传记记载,赤壁之战后,周瑜就对曹操在荆州的重镇江陵发动进攻,而刘备也参加了这次战斗。这场战争也持续了一年之久。最终,曹仁撤离江陵,整个南郡落入了东吴之手,周瑜也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这期间并非发生诸葛亮趁周瑜不备抢先占据南郡之事。
那么,刘备通过南郡之战得到了什么呢?这便是小说中提到周瑜与刘备见面的地方——油江口。《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这一事件,便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借荆州”之第一步。作为东吴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周瑜为何会答应将油江口借给刘备,主要是因为刘备当时提出的这个理由比较充分。此时刘备并未拿下荆州四郡,所占地盘狭小,问孙权借一个安身之处也并无不妥之处,周瑜也不便提出反对。
至于说到整个南郡落入刘备之手,则是周瑜去世后发生的事情。《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称:“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促成此事的关键人物是周瑜的继任者、孙刘联盟坚定的倡导者鲁肃。鲁肃的看法与周瑜限制刘备发展的观点完全不同。他认为只有让刘备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才能壮大力量,以便共同对抗曹操,这便是“借荆州”的始末。
据《三国志•吕蒙传》载,十余年后,孙权曾经对鲁肃提到:“后(鲁肃)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说的就是鲁肃说服孙权将整个南郡借给刘备这件事,显然他对当初鲁肃的这个建议感到后悔,并因此埋怨鲁肃。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鲁肃的这个决定还是比较明智的。《三国志•鲁肃传》说:“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可见此事对曹操的震慑有多大。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