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数字货币(什么是数字货币)

什么是数字货币?

到底什么是数字货币(什么是数字货币)(1)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 数字货币的项目叫作DCE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也就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数字货币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我们对它的定义翻译过来就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什么叫具有价值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账户就能够实现价值转移”。想想纸钞就能理解了。用纸钞进行支付的时候,是不需要账户的,DCEP也是这样。

想象一下数字货币的支付场景: 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也就是说,你在支付的时候,是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的。不像我们现在用微信也好、支付宝也好,都要绑定一张银行卡,但DCEP不需要。当然了,除非你要往数字钱包充钱,或者你想从数字钱包里取钱出来去理财,除此之外,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转账是不需要进行账户的绑定的。

DCEP能像纸钞一样流通。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你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成纸钞的数字化替代。

和比特币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点

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资产,它最根本的一个优势,就是摆脱了传统的银行账户体系的控制,因为它只是一个加密字符串。从这一点上来说,DCEP也具有同样的优势。

不同点

不一样的是,央行的数字货币属于法币,跟现金一样,央行的数字货币也具有无限法偿性,就是说你不能拒绝接受DCEP。

我们看到现在私营的支付机构或平台,会设置各种支付壁垒,用微信的地方不能用支付宝,用支付宝的地方不能用微信,但对央行数字货币来说,只要你能使用电子支付的地方,就必须接受央行的数字货币。

这也说明了,数字货币能解决掉支付间壁垒问题。

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有什么不一样?

你用的纸钞是央行货币,DCEP也是央行发行的,但是你用支付宝或微信做电子支付的时候,用的是支付宝的电子钱包、微信的电子钱包,它们的货币是从哪儿来的呢?它们不是用央行货币进行结算的,而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的。当然,在备付金集中存管以后,情况有所变化,走银联或者网联清算。

法律保障性

微信和支付宝在法律地位、安全性上,没有达到和纸钞同样的水平。

理论上讲,商业银行都可能会破产,但假设微信破产了,微信钱包里的钱,它没有存款保险,你就只能参加它的破产清算,比如你之前有100块钱,现在只能还你1毛钱,你也只能接受,它是不受央行最后贷款人的保护的。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你不能完全排除。

双离线性

如果地震,或者断网怎么办? 要么用纸钞,要么用央行的数字货币。它不需要网络就能支付,我们叫做“双离线支付”,是指收支双方都离线,也能进行支付。只要你手机有电,哪怕整个网络都断了也可以实现支付。比如说你到地下的超市去买东西,没有手机信号,微信、支付宝都用不了。

DCEP会对支付宝、微信的地位产生影响吗?

应该不会, 因为目前支付宝、微信也是使用人民币支付,其实也就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只是换成了数字人民币,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货币,虽然支付工具变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场景都没有变化。

为什么需要数字货币呢?

电子支付已经很发达了,为什么做数字货币。

保护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

避免比特币,libra货币影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为了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其次,现在的纸钞、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成本都非常高,还要投入些成本做防伪技术,流通体系的层级也比较多,携带又不方便,现在谁也不愿意带现金了。

匿名支付需求

现在的支付工具,比如说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支付都是跟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紧紧绑定的,它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完全取代现钞的支付,也就是纸钞支付。

数字货币如何反洗钱?

推行DCEP,我们同样会遇到反洗钱的问题。用纸钞进行洗钱,虽然匿名的程度比较高,但还是有一定成本,比如要洗的钱比较多的话,还要用卡车拉,但数字货币这个成本就比较低。

大数据和数据挖掘

那我们把这些交易特征分析出来之后,再利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身份比对,就能把后面那个人找出来。

分级和限额

出于反洗钱的考虑,我们对数字钱包也是有分级和限额安排的。比如说你就用个手机号码注册一个钱包,那你这个钱包当然可以用,但是级别一定是最低的,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但如果你要能上传下身份证,或者再上传一个银行卡,就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数字钱包,如果你还能到柜台去面签一下,那可能就没有限额了。

程序员开发者社区

到底什么是数字货币(什么是数字货币)(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