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中考物理实验汇总)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中考物理实验汇总)(1)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中考物理实验汇总)(2)

命题要点:

1. 实验装置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中考物理实验汇总)(3)

2. 实验环境的要求:为了方便观察现象,本实验应选择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3.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会聚

4. 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5.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1)测量方法: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确定最小光斑:光屏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光斑都会变大

6. 光屏上找不到像、像不完整,没成在光屏中央的原因:

(1)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2)物距等于或小于焦距;

(3)像的位置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

7. 蜡烛、透镜、光屏动态移动规律

(1)保持透镜不变,移动蜡烛(光屏),为使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怎么移动光屏(蜡烛):光屏(蜡烛)与蜡烛(光屏)的移动方向一致;

(2)保持透镜不变,要成指定像(或使像变大、变小),应怎样移动蜡烛、光屏: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移动;

(3)保持透镜不变,移动蜡烛、光屏成像大小的判断: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判断

8.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判断成像特点(形状)及应用、物距、像距、焦距等

9. 凸透镜动态成像规律及应用:判断元件移动方向、成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等

10. 表格数据分析:判断焦距、成像特点及应用、错误数据分析、总结动态规律等

11. u-v曲线图分析

12. 用纸板遮住部分透镜:光屏上会成完整的较暗的像,且光屏上不会出现纸板的像或影子

13. 蜡烛燃烧变短的相关分析:

(1)像的位置变化:像会逐渐向上移;

(2)调节方法:光屏上移或蜡烛上移或凸透镜下移

14. 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应用: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成像

15. 凸透镜前加镜片的相关判断(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

(1)加远视镜(凸透镜):光线提前会聚、像距变小、像变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2)加近视镜(凹透镜):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像变大;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6. 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后像的变化及使像成在光屏上的调节方法(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

(1)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光线提前会聚,像变小,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弱,光线延迟会聚,像变大,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17. 烛焰作为发光体的不足分析:

(1)烛焰形状不稳定,不易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蜡烛会越烧越短,像偏离光屏的中央;

(3)烛焰亮度不足,成像较暗

实验结论:

①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摄像头;

②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

③当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

④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针对训练:

某实验小组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蜡烛位于光具座上A点,如图甲所示.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中考物理实验汇总)(4)

(1)组装器材时,应在C处放置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应在光线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器材位置正确放置后,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器材调整完毕后,小组的小明用以下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调整光屏,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当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中考物理实验汇总)(5)

(4)小明调整各元件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当各元件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出现清晰的像.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中考物理实验汇总)(6)

①此时物距是________cm,像距是________cm,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②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由于__________,光屏上也能呈现____________(填成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像,此时成像特点符合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5)小明将蜡烛移至30 cm处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移至________cm处,此时成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6)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小明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他应将蜡烛向________移动,同时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两空均选填“左”或“右”).

(7)小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移至35 cm处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可以成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8)实验中蜡烛燃烧时会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方移动,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________调节.(均选填“上”或“下”).

(9)保持凸透镜不动,小明将蜡烛移动至45 cm处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无法成清晰的像,原因是物距小于凸透镜一倍焦距.此时烛焰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___________(填成像的正倒、大小特点)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应从________(选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透镜观察这个像.

(10)实验过程中小明思考,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_.

A. 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 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 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 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11)小明保持凸透镜位置在50 cm刻度线处,当蜡烛移动到38 cm刻度线处时,发现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成像,请你判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像距太大,超出光具座的调节范围

(12)实验完成后,实验小组的小明和小强分别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①小明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取走镜片后,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蜡烛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小强换用一个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其他条件均不变,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所成的清晰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3)所有实验完成后,老师组织小组同学们交流分享,你认为用烛焰作为发光体的两点不足之处是: 成像不稳定;随着蜡烛的燃烧,像不能成在光屏中央(或像的亮度不够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