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真实的故事(看完大唐玄奘你就了解玄奘了吗)

玄奘,世称唐三藏,即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俗姓陈,本名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市南)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

12岁时削发出家皈依佛法。他周游国内各地,遍访高僧,发现现有的经论典籍问题很多,令人不知所从,于是决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私自出国。经哈密、高昌、龟兹,越天山,至素叶城,出铁门,渡缚刍河,越大雪山,到达了北印度。

唐玄奘真实的故事(看完大唐玄奘你就了解玄奘了吗)(1)

当时印度东北的摩竭陀国的那烂陀寺是当时最大的佛教学院。玄奘在此跟随戒贤法师学习,真可谓无所不通,甚至包括许多佛教以外的知识。后来他多次与婆罗门教辩论获胜,升任那烂陀寺副主讲。戒日王也闻名请玄奘来到曲女城,并召集各国僧侣在曲女城召开辩论大会。到会的有五竺十八国国王,3000多名大小乘高僧、2000多位婆罗门教徒,以及1000多位的那烂陀寺寺僧。这次盛会就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

二、法相唯识

玄奘的唯识论思想主要是从印度大乘瑜伽行派继承而来。其中心思想认为人的主体意识是唯一真实可靠的。而人要去认识世界,只有依靠内省的方法。沿着这样一个思路,唯识论者对人的主观认识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认识论体系。

前面我们说了佛家有所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他们是精神活动根本主体的六个方面。大乘瑜伽行派和唯识宗认为生命是连续存在的,在生时是如此,就是在死后也会有生命的转化和连续。生命是连续的,那么“心法”也应该是连续的,而这六识都是间断而非连续的。这样的话,在“心法”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连续的识,于是大乘瑜伽行派和唯识宗在六识上加上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藏识的意思,大乘瑜伽行派和唯识宗认为它是众生的根本心识,外界一切现象的产生都可以归源于它。前七识也都是由“阿赖耶识”产生。“末那识”是“意”,即思量的意思。它与第六识的不同之处在于末那识犹如一种潜意识在随时地发生着作用。因为阿赖耶识在不断流转中,它又以阿赖耶识为根据把它作为一个实有长存,从而产生了执著,同时它制约着第六识以他为依据对外境进行推理。由于末那识对阿赖耶识的执著,第六识不能辨别外境一切都是阿赖耶识变生出来的。这就是大乘瑜伽行派的种子变现说。

在种子变现说的基础上提出唯识无境说。唯识就是说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识,所谓万法唯识就是说一切现象都不能脱离识而独立存在。外境的一切都是依附于识的,是内心作用的产物,因此是虚妄不实的。这里说的境前面已经说过,是六识所指涉的对象。唯识论者把色视为识的幻想。他们把人们看到的老虎视为人们主观认识的产物,只是一种假象。

唐玄奘真实的故事(看完大唐玄奘你就了解玄奘了吗)(2)

那么怎样才能论证唯识无境呢?他们提出了“四分”说、“三性”说和“转识成智”说。简单地说,“四分”说描述了人的主观认识作用;“三性”说设计认识真假;“转识成智”说指的是认识的转化。

具体地说,“四分”是指“相分”、“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相分”将前七识认识外境不是直接的关照外境的本身,而是通过阿赖耶识在内心所变现的影像来认识外境的。这种感官接触的内心投影就是相分;“见分”就是认识的能力,是六识对感觉印象的思索,也就是相对“相分”的思索分辨;而“自证分”则是对“见分”再加认识,“见分”与“自证分”的区别在于“见分”只能认识“相分”,而“自证分”既能认识“见分”,又能认识自己;“证自证分”则又是对“自证分”的再一次认识。这可以用镜子来比喻,物在镜中的影像可以视为“相分”,镜面的照物作用和能力则为“见分”,镜面本身就好比是“自证分”,境背则可比为“证自分”。

唐玄奘真实的故事(看完大唐玄奘你就了解玄奘了吗)(3)

“三性”也成为“三相”,是用来说明现象的有无和真假的。他们把认识分为虚假的认识、相对的真实和绝对的真实。虚假的认识对应的是“遍计所持性”。这种事由于不了解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唯识所变而产生的。相对的真实则对应“依他起性”。它是在了解了因缘和合的道理之后,有所觉悟,逐渐减少对事物的执著。最后的“圆成实性”完全去掉了虚妄的执著,远离烦恼。可以说是绝对的真实。

总之,唯识论为了使人从迷惑中证悟出来,提出“转识成智”说,即是要将人们的八识转变成为“四智”。“四智”是“成事智”、“妙观智”、“平等智”、“圆镜智”。“成事智”是将身体感官的欲望和感性认识摒弃,将前五识转化为智慧;“妙观智”是证悟到事物识相,将第六识转化为智慧;“平等智”是破除我见的执妄,证得一切事物并无差别,将第七识转化为智慧;“圆镜智”是最高级的神秘智慧,将第八识转化为智慧。

唐玄奘真实的故事(看完大唐玄奘你就了解玄奘了吗)(4)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微信公众号【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