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

为什么说出生率降低就会影响到未来的经济与各个方面,因为人的出生到消亡其实就是一条完整的消费之路。人的一生除了少部分行为是投资行为外,其他大部分人的行为都是消费行为,是不能产生增值的,是持续贬值的东西。

这就是讲到一句人人都知道的经典,最好的投资真的是学习知识。无论老幼,还是成年人。

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1)

1、从出生期:呱呱落地上医院接生,到买新衣服,婴儿床,到上学,牛奶,婴儿食物,育儿裤,奶瓶,还有孕妇的护理。这中间在前1年就产生的增量的消费空间。

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2)

2、 接着上求学阶段,就业阶段,谈恋爱结婚阶段。再开始准备生小孩。再抚养小孩,最后自己养老,同时给自己的上一非养老陪护。 这一个人生的轮回下来就是周而复始的巨大消费链。所以,人口的增减是与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人口是经济的基石,如果没有正向循环,其他都是零。

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3)

3、根据2021年人口出生率统计,2018年开始是拐点,与前10年的均值比较,下降幅度达到50%。这个数字其实是很恐怖的。

相当于前 10年,20年的配套,生产产品,消费,将会降低50%的消费市场空间。

4、 同时需求锐减 50%左右,而前20年我国是有出口这条路能消化产能,而近几年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出口已经是举步维坚。内需因就业不佳也是消费低迷。唯有的政府主导的铁公基也已经出现独木难支,拉不动了。

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4)

5、2018年开始人口大降,最直接感受是当年开始的1-4年,都是消费需求降低,生意超难做,很多人讲,是疫情的原因影响经济,其实就算没有疫情,其实生意也是一样难做的。

第5年左右时幼儿园将会出现有新开班却无学生的窘状,玩具行业都会受到冲击。

第6年上小学的学生开始出现缺口。第12年初中生出现缺口,

第16年时高中因为开班少,不会出现太明显的变化,但后出生的小孩有可能人人都能上高中了,不用考了?

第21年时,也就是 2010 21= 2031年 最难的其实是上完大学后的就业,那个时候也是我们现在这代成年人老年化程度最高的时候,现在已经够难了,到那时将是什么样子的情况,现在有点不敢想象。

6、老年化或 新催生给年轻人一些就业岗位

本Y感觉从最近几年老年化程度增加开始,老年人的康养生意不一定会马上好,但是要找到银发产业一个好的切入点才是最重要的。

6.1 现在刚进入退休的老年人,大部分人通常是在家里养,实在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才会到养老院。

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5)

一些社区的大部分老年人代表都表示,不愿到养老院,希望回老家那种邻居攀谈,聊家常的以前生活。当然,这大部分是想想而已,就算儿女关系再不好,一般照顾吃喝还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可能还是远比养老院强。不跟儿女最终肯定还是不行的,肯定是不太可能了。我们国家的人情社会,这个传统与亲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6.2 那,这时可以发展一个老人的社群活动生意怎么样? 做一个老年人的婚恋市场平台如何, 专业服务一批老年人的摄影社,旅游,或者老年人寻亲,寻人 等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养 ,服务型的 导向平台可否有市场?

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6)

6.3 养老产业,不一定就是养老看护,他们是老了,但现在活到70-80的还是很常见,以前老人生命中很忙,或者没有条件实现的愿望。现在补办,去慢慢实现会不会是一个好的服务市场。

人生一般在哪个年龄能发财(人的出生到老年化是一条完整消费之路)(7)

6.4 老年人除了养老金,其实很多人的退休金除掉医疗费用,大部分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个老年人的投资增值,理财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需求与好的方向。但这个太过敏感,因为搞得不好影响就太大,一般的机构不好参与,最好是由国家来招标式的竞争择优,真正做到投资增值,至少不要投资被坑。

近年来,金融业乱象已经是把正规投资行业的名声搞成一丘之貉,已经到了谈之色变,敬而远之。而通常这个时候反而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了,但一般人是真的看不了这么远。他们要的只是现在,马上,天天看得到有正向收益。国债,国家四大行的定存,大额存单,这些投资仍然是安全性较高的。投资之所以失败,很多时候是贪了那多0.5%利息的便宜,选择了一家地方性的合资银行。最好还是信任四大吧。

#养老##投资理财##人口##干货##经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