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

写在前面的话

宝贝上小学了。

平时她会给我提各种问题,

问题包罗万象,有时候我也不知道答案。

因此,我们的交流有时候就变成了共同学习。

有些时候,即便知道答案我也不急于告诉她,

而是尽量与她一起去查资料寻找答案。

时间久了就想把这些共同学习的知识记录下来。

2020年开始,陆续记录下来这些资料,

也算是为宝贝成长留下一份纪念礼物。

因为问题并没有章法可循,

包含天文、地理、历史、科学、文学等众多学科,

故而取名《宝贝百科知识书》。


1、疑似小米?

山西的朋友寄来一份礼物,

打开一看,感觉是小米。

咋说感觉是小米呢?

因为外形像小米,但是颜色又不像小米。

一般小米呈金黄色或者淡黄色。

但是,这袋谷物的颗粒比小米略大,

其中还夹杂着棕色和褐色的颗粒。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1)

藜麦

一时还真的难以确定这是什么东东。

妻子说问一下朋友便知。

问完方知此物名为藜麦,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物。

因此,跟妻子相互调侃对方“五谷不分”。


2、何为五谷?

看见在旁边的女儿,

不禁想到她们生长在城市里的这一代,压根都没有接触过庄稼,

更不知五谷为何物。

于是想借此机会跟她聊聊五谷。

何为五谷呢?

上学时曾经背过:五谷是稻、黍、稷、麦、菽。

对应日常生活中的谷物,有两种估计大家都很清楚:

稻——大米(中国是世界上种水稻最早的国家,河姆渡时期就开始种植,历史长达七千年),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2)

水稻

麦——小麦(人类种植小麦也超过了1万年的历史,进入中国也有五千多年)。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3)

麦子

但是黍、稷、菽到底对应什么呢?

查资料才弄清楚。

黍又称黍米,很多时候和稷混同,搞不清楚。通常解释为有粘性的“稷”。

《说文》中说:黍,禾属而黏者也。

绕不清楚,后来人们称为“黄米”。其实它有白黄、红和黑等多种颜色,红的最粘,白黄的和粽子差不多,黑的弱些。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4)

稷又叫做粟,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小米。

小米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之一了。

自公元前8000年左右以来,中国北方就开始种植小米。

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中北部的人们依赖小米作为主食。

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小米是中国北方的主食。

在中国古代,稷的地位极高,被称为百谷之长。

《说文》中说:“稷,齌也。五谷之长。”

古时帝王将稷奉为谷神。

因此有江山社稷之说,社是指土神,稷是谷神,社稷泛指国家。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5)

菽,就是大豆。在古代,菽是豆类的总称,很多时候也特指大豆。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种植历史已有五千多年。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6)

关于五谷的另一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

究其原因,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可以借助下图分辨五谷。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7)


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来我们都错了

既然五谷分清楚了,

再查一下广为流传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这句话,常常用来指懒惰不参加劳动的人,不能辨别五谷。

既然查了就刨根问到底,这句话到底源自哪里?

经查,此语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8)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

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儿童地理百科知识大全书(宝贝百科知识书)(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在古汉语中"分"和"粪"是音近义通字,"粪"同"分",古有粪种之法,种子经肥料浸泡以后下种,这样禾苗才生长的茂盛,所以此处"分"应读"fèn"。

因此,此语的一种解释是丈人指自己。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

另一种解释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

简单分析下,子路与丈人为偶遇,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由此看来,第一种说法更靠谱。

因此,如今我们关于“五谷不分”的用法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意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