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蒲剧团著名须生李腊梅(蒲剧伉俪李凯李爱玲夫妇)

戊戌年仲夏,是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高级讲师李凯、李爱玲伉俪最忙碌的时节。两个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运城市蒲剧青年团经典剧目《山村母亲》为期两个多月的后继人才传承培养,运城市蒲剧团主办、市艺校协助、为期40天的“蒲剧表演人才培养”以及运城市文化局主办,全市70多名演员、演奏员参加,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全安排在这一时段,前两个项目同步进行。李凯、李爱玲是三个培训班授课的骨干教师,有的业务培训还由李凯牵头。此外,他俩受聘担任运城学院设立不久的戏曲专业本科生班授课教师,李凯还担任市艺校办公室主任。

演出团队挑大梁

自有戏曲以来,无论哪个班社,“头道须生”和正旦都是无可取代的重要角色。而在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师生联合演出团队中,李凯、李爱玲承担的恰恰就是这样的重任。早年,他们参演的剧目很多,在观众中颇具影响。艺校演出团停演后,他们主要从事戏曲教学。

李凯是戏路全面的著名须生。李凯原籍闻喜县上岭后村,1974年考入运城地区戏曲学校二班,工须生,兼演小生。当时戏校设在万荣县闫景村李家大院,条件简陋。李凯练功刻苦,学业突出。他的启蒙戏是在程根虎老师代表作《楼台会》中扮演梁山伯,后在戏校副校长、著名武生曹锁元老师主演的《小刀会》中担任G角刘丽川(因年龄小排在第7名)。恰恰是《小刀会》的成功演出,打消了时任地委主要领导打算撤销戏校的念头。他又在《断桥》中饰演许仙,在《辕门斩子》中先饰杨宗保、后饰杨延景,在《赵氏孤儿》中饰公孙杵臼,在《明公断》中先饰韩琪后改演陈世美的经历,使李凯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在1979年毕业汇报演出中,李凯以《杀庙》中韩琪一角得到好评,留校任教,成为艺校演出团队的主要演员,很快进入艺术创作高峰期。

1980年,李凯在魏影、程根虎老师排导的《杀狗》一剧中扮演曹庄。在排演该剧的过程中,外聘教师、著名须生梅忠义对他的成长进步起到了重要的示范、辅导作用。同年冬,艺校决定排演传统戏《周仁献嫂》。由李凯扮演杜文学,与扮演周仁的史海燕,扮演胡秀英的李爱玲,扮演李兰英的刘晓玉,扮演严年的贾善良等剧组人员,跟着导演魏影前往西安,观摩学习西安五一剧团李爱琴主演的《周仁献嫂》。他们连看八场,收获颇丰。排演该剧时,李凯先演杜文学,后改演周仁。该剧后成为戏校演出团移地转场后的必演剧目。

在《薛刚反唐》中,李凯扮演的徐策,以韵味独特的唱做念舞,特别是身段、台步以及翅子功、髯口功、靴子功的精准运用,更兼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演唱,成功塑造了徐策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他在《观阵》《贩马》中的功架、鞭子、靴子、胡子以及“朝天蹬”“探海”“拧靴尖”等技巧运用娴熟自如,尤其出彩。在《燕青卖线》中,李凯扮演以武生应工的燕青,开打激烈、身手矫健。观众没想到,文武皆能的头道须生李凯竟能把武生戏演得如此精彩!而在眉户经典《三进士》中,周子清在按察院状告常天保买母为奴时,一句“大人呀容诉了!”的眉户叫板,就听得观众心中酸楚,情陷其中,不由便要击掌喝彩。

李凯一专多能,戏路很宽,蒲剧、眉户皆能,软(官衣戏)硬(靠甲戏)不挡,不但能演须生、小生,而且擅演武生、丑角的戏。上述剧目之外,他先后主演了《卧虎令》(饰董宣)、《岳云》(饰岳飞)、《屠夫状元》(饰党金龙)、《扈家庄》(饰王英)、《西厢记》(饰演以丑角应工的法聪和尚)、《少华山》(饰李云)、《柳毅传书》(饰龙子)、《惊宫》(饰刘秀)、《火焰驹》(饰艾千)等传统戏,还有《情系法网》(饰县纪委书记肖强)、《九九女儿红》(饰父亲)、《书记推磨》(饰书记)等现代戏。他先后以《杀狗》中曹庄一角荣获山西省教学剧目汇演一级优秀青年演员奖和山西戏剧青年演员汇演二等奖,以《岳云》中岳飞一角荣获山西省戏剧汇演优秀演员奖、文化部一级优秀演员奖,剧目获文化部优秀儿童剧大奖。1998年他以《出棠邑》中伍员一角荣获运城地区首届戏曲龙门奖,1990年以《惊宫》中刘秀一角荣获山西省振兴蒲剧金牌奖。

1983年,蒲剧大师、运城地区文化艺术学校校长王秀兰应邀率团赴京,为中国戏剧学院举行讲学演出,李凯演出的是折子戏《观阵》。中国戏剧学院教授李紫贵等专家看后大加赞赏,称李凯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须生。1988年以后,李凯任艺校演出团负责人(团长)。入选运城市拔尖人才,成为中国剧协会员,名登《中国戏剧名人大辞典》和《蒲州梆子志》,是对李凯艺术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和李爱玲、刘晓玉、张漫萍4人的大幅照片,在运城向阳照相馆橱窗整整展出7年,产生了重要的艺术影响。

李凯多才多艺,艺术涉猎广泛,曾成功主演小品《过寿》《破烂王》;他在各类晚会上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歌曲也大放异彩,深受观众欢迎。

1989年7班学生毕业时,艺校安排了一次戏曲教师大反串。在《明公断》中先后扮演过韩琪和陈世美的李凯,反串扮演秦香莲,武旦吴玲巧扮演包公,刀马旦李玉玲老师、青衣李爱玲扮演王朝、马汉,老生王万朝扮演皇姑,著名小生苏俊祥及董伯苓二位老师扮演宫娥彩女。众多戏曲教师集体反串本身就是一大奇闻,演出时直把担任鼓板演奏的著名鼓师车鼎乾笑得直掉眼泪,传为蒲苑佳话。

万荣县蒲剧团著名须生李腊梅(蒲剧伉俪李凯李爱玲夫妇)(1)

李爱玲是德艺双馨的著名青衣。李爱玲原名李春爱,夏县南关人,生于1960年。她13岁考入运城戏校一班后改名李爱玲,工青衣。李爱玲悟性极高,天赋优越,嗓音绝佳,她演唱的《教子》核心唱段比惯常要升高一个音,琴师则以卫世诚发明的多千斤板胡伴奏或“切把升调”。但李爱玲幼时胆小,第一次出场演戏只唱了一句,就紧张得晕了过去,老师因此再也不敢让她上戏。爱玲当然心有不甘,坚持上台,台上跑多了,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1976年,她在曹锁元领衔主演的《小刀会》中扮演苦大嫂,仅有6句唱腔,开口就赢得满堂彩,使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到了李爱玲过人的艺术潜质,很快将其作为培养重点,为她排了《三对面》等剧目,并以《杀庙》中秦香莲一角先后荣获运城地区汇演一等奖和山西省教学剧目一等奖。

1978年,李爱玲毕业留校任教。她曾因《三娘教子》专程赴翼城县拜以唱功见长的冯安荣流派传人朱秀英为师,朱老师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口传身授,李爱玲学以致用,将《三娘教子》打磨成为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的代表作。演出时,李爱玲情动于衷,全身心投入,往往深陷剧情之中不能自拔,“待为娘说来奴才听”的核心唱段为众多演员和戏迷所传唱,而李爱玲塑造的王春娥形象,就成了同一剧目的范本。李爱玲后又通过听录音,细细揣摩练习,全面掌握了冯派演唱艺术真谛,加上她学艺刻苦,嗓音圆润,音域宽阔,音高超常,对冯派唱腔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感悟,使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气息饱满、清晰明亮、自然流畅、情浓韵重的演唱风格,在蒲剧流行区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后来,她在中国戏曲学院和陕西秦腔易俗社进修学习,开阔了眼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以《明公断》(饰秦香莲)、《岳云》(饰岳夫人)、《走雪山》(饰曹玉莲)、《三击掌》(饰王宝钏)、《薛刚反唐》(饰金刀马氏)、《断桥》(饰白素贞)、《舍饭》(饰赵锦堂)等蒲剧传统戏,《三进士》《飞云庵》和《祥林嫂》等眉户戏享誉剧坛。山西省教学剧目一等奖、山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二等奖、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金牌奖、全国儿童剧优秀表演一等奖等奖项,记录着李爱玲闪光的艺术历程。

多年来,李爱玲创造条件把控时机,始终坚持在演出一线。2012年,《李爱玲唱腔专辑》由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发行,录制了李爱玲《教子》《拦路》《十告状》《四进士》《三击掌》等蒲剧唱段和《祥林嫂》《飞云庵》等眉户唱段。虚实结合的拍摄方式,使得所录唱段视角新颖,时空交错,带给观众无限遐想。

舞台、讲台皆精彩的李爱玲德艺双馨,是享有崇高声誉的艺术家。2014年8月,全市“关圣杯折子戏大奖赛”拟订方案时,安排了7位梅花获得者、4位一级演员展演各自的代表剧目,组委会特意安排李爱玲展演《三对面》。演出时,李爱玲一出场,顿时引起轰动,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生活中的李爱玲为人谦和,纯朴实在,为人低调,不事张扬。

李凯、李爱玲既有各自的代表剧目,也不乏搭档演出的戏曲经典。在《三进士》一剧中,李凯扮演周子清,李爱玲扮演周妻白玉莲,《周子清回府》即为经常上演的折子戏经典;在《岳云》一剧中,二人分饰岳飞和岳夫人,双双获得山西省一级青年优秀演员奖;在《明公断》中,二人合演《杀庙》;二人也曾合演《前三对》,在《周仁献嫂》等剧目中也多有合作。

1985年,运城地区蒲剧团曾想把李凯、李爱玲二人调过去,因艺校离不开,未能成行。

2011年之后,李凯、李爱玲伉俪偕武俊英、张巨等河东蒲剧名家,携各自代表剧目,连同一级鼓师王世英,应邀前往河南三门峡市蒲剧团帮助演出,他们传经授道,为当地蒲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万荣县蒲剧团著名须生李腊梅(蒲剧伉俪李凯李爱玲夫妇)(2)

梨园辛勤育花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艺校演出团逐步停演,李凯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一边担任办公室主任,承担繁杂的行政事务,一边致力于艺术教育,从事新人的培养。他教学认真,授艺有方,培养了大批尖子生;早在1986年,李凯与魏影导演合作,为6班学生赵高平排导的《煤山》获省教学剧目汇演二等奖;1991年为郭安存排导的《惊宫》获省教学剧目汇演一等奖;1996年,他与安荣合作,为姚润生排导的《夜奔》获省教学剧目汇演一等奖;2001年,他和李爱玲为岳波、李英排导的《杀庙》获省教学剧目汇演一等奖以及综合治理等全部奖项,并为颁奖大会献艺。

在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培养的42朵中国戏曲小梅花中,李凯排导了7名学生。其中,杨杰、吴致明演出《夜奔》,王晶、吴敏丽联合主演《杀庙》,王雨演出《悔路》,曹志浩演出《四杰村》,张都演出《贩马》。曹志浩、张都均以同一剧目荣获山西省教学剧目一等奖。2005年杨杰荣获第九届小梅花荟萃第1名时,入学仅有一年。

李爱玲一边坚持演出、一边悉心教学。作为戏曲教师,她教风严谨、规范认真,40年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早期全省戏曲杏花奖获得者丁竹霞,山西省教学剧目一等奖获得者李英、张晓惠、张婷、范淼鑫,到景亚茹、吴敏丽等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获得者,以及运城市电视台戏曲栏目《蒲乡红》2009年度总擂主李忽玲等学生的成长进步,无不渗透着李爱玲的心血汗水。

作为知名艺术家,李爱玲收徒十分慎重。早年,曾收李忽玲为徒。2018至2019年,先后收河津市蒲剧团旦角新秀牛爽、闻喜县蒲剧团曹水莲二人为徒,为她们的成长付出大量心血:牛爽于2016至2017年连获二届全市汇演金牌奖,曹水莲获银牌奖,逐步成长为挑大梁的艺术骨干。

2018年8月,山西省《梨园新秀》青年演员戏曲大赛在晋城市举行,李凯为市蒲剧青年团南征排导的《拆书》,为赵振排导的《贩马》8月17日晚演出,双双获奖。19日,李凯、李爱玲随市艺校副校长景雪变率队赴京,参加第三届全国戏曲“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学展演。由李凯排导、艺校在校学生吴致明演出的《夜奔》参加少年组演出,此前吴致明曾以该剧赴京参加中国戏曲小梅花奖设立20周年庆典演出。吴敏丽(李爱玲传授)演出的《教子》,任玲演出的《柜中缘》(杨雪萍借师景雪变传授),代表运城学院参加青年组演出,3人均获展演奖,进一步推动了蒲剧的传承发展。(文章来源于《运城日报》2018年11月27日第6版,作者王思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了解更多有惊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