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夔门在哪里(奉节夔州曾经是四川和重庆的一个经济和文化中心)
览罢奉节(夔州)历史上行政建制调整烟云,蓦然,曾经任过夔州刺史的中唐诗人刘禹锡感世事变化无常的一首诗《乌衣巷》闪过脑际:“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意境正是我对夔州曾经繁华似锦,如今寂寞平庸境遇的感叹。
奉节因瞿塘峡地处川东门户,古称“夔门”;又因墨客骚人在奉节留下无数诗篇故又称为“诗城”。夔州既是行政区地理位置,也是文化符号。
奉节(夔州)历史悠久,从战国(公元前314年)置鱼复县始,于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秦汉“废封建,立郡县”制以降,奉节因地理位置原因,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成为重要行政区。
三国时期,奉节被设为益州(四川成都)治下的巴东郡治所;晋朝时期,奉节为梁州(陕西汉中)、湖北荆州治下的巴东郡、巴郡住所在地;南北朝时期为荆州、信州治下的巴东郡、住所在地;
隋朝时期,奉节为巴东郡一级行政区政府所在地;
唐代行政区为道、州、县三级。奉节为山南东道(湖北襄阳)治下二级政府夔州治所在地;五代十国前蜀、后蜀时期,奉节为为镇江军节度使、宁江军节度使驻地以及夔州二级政府驻地;
宋朝改道为路,奉节是夔州路(省)政府所在地;
元朝时为四川行省治下的夔州路政府所在地;
明朝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四川布政司)治下的夔州府政府驻地;
清朝为四川省治下的夔州府政府驻地。
纵观奉节行政区变化历史,奉节自三国以来至清代一直都是州、府(相当今天地级)以上城市的政府驻地,在隋代和宋代甚至是省级政府治所在地 ,是其最高光时刻,也曾经光芒万丈。
奉节扼长江交通要道,一直设夔关征税,它对过往商船收缴商税,成为四川省最大的财政收入之地,税源占全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占踞川东经济中心的地位,是川东第一都会,繁华至极。
奉节也是一座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我国历代的一些大名鼎鼎诗人,如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孟郊、刘禹锡、白居易、苏轼、陆游等曾先后游历至此,讴歌奉节的山水,留下了不少传世名篇。
李白一首《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了李白途径夔州时顺水行舟,欢愉喜悦的情思,宣传包装了奉节,为奉节在全国知名度的提高打了一个免费的广告,使夔州白帝城名闻遐迩,成为了一个名胜地旅逰符号。
诗人杜甫还在奉节建起了草堂,居住了三个年头,创作了诗作435首,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奉节山水风光,感时代沧桑,抒己情怀。
清末以后,奉节由盛转衰;民国时期其在川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为万州所取代。
晚清以来,西方列强在经济和文化上侵入中国,并签订了多个不平等通商条约。1843年“五口通商”,上海关税收入有200多万两,让内地税关夔关压力增加。接踵而来的是1877年宜昌开埠;1890年重庆开埠;1917年奉节(夔州)管辖下的一个小县万县也完成了开埠通商,最终导致夔关关税枯竭而关闭。
万县开埠通商,由此崛起,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初具川东区域中心城市规模。1928年,军阀杨森以奉节多匪乱为由,将行署迁址万县,万州就此取代了奉节(夔州)地位,成为了川东经济、文化中心,自此属于奉节辉煌荣光两千年的时代谢幕。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