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读懂的心理学(心理韧性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2019年曾有一则关于男孩跳桥自S的新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很多人的关注。
一个17岁的男孩与同学发生矛盾,他的妈妈得知后在车里对儿子进行了批评教育,随后儿子竟然直接打开车门冲出去往桥下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条新闻在当时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有人认为是母亲的教育的方式不当,没有考虑到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以及过分说教,也有人认为这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太缺乏抗挫力了。
不得不说,自从新冠Y情爆发之后,我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被无情地打乱。间歇性地停工、停产、停学,时不时地隔离和管控,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不仅如此,很多人因为企业不景气而被迫失业,种种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不断地挑战人们内心的秩序和耐性。而我们的孩子们,在这种充满着压抑、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也不得不受到影响。
这让我们不禁去思考,当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要如何重新整理自己的内心,依旧按照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行?
当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或困难挫折时,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熬过这些岁月?
当我们的孩子无法接受生活方式的改变,或经历事与愿违,我们又应该怎样帮他们度过这个时期呢?
我们忽然发现,越是身处于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越是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来去支撑自己,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具有心理韧性。
在《心理韧性》这本书中有序言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心理韧性的培养与锻炼恰恰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能力,在当今更是我们的社会最急需的一种“远端防御机制”。
这本书的作者安妮老师,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的学生。是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硕士,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在积极心理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
在《心理韧性》这本书中,安妮老师通过“Toughen up”(强悍化)模型,从建立积极心态,增加自身能力,关注身心健康,思考人生意义共4个维度,共9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全面指导读者应如何增强心理韧性,拥有强大而坚定的内心。
纵观全书,它不仅旨在帮助孩子增加心理韧性,更是一本指导成年人走出焦虑失望、正确处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方法之书。
一、心理韧性的真正定义指什么?
提到心理韧性,我们会直观地认为它就是我们常说的”抗挫力“,其实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海明威曾说:“只要不杀死我们的困难,都会使我们更坚强”,用它来形容心理韧性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
在书中心理韧性是这样被定义的:
心理韧性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即在经历挫折和挑战后不仅能够恢复原状,甚至能够获得成长。
这里的关键词是”恢复原状,获得成长“。
也就是说,它首先是一种积极的适应力,然后是动力。使人不仅能在遭遇压力或重大打击后恢复到原来的心理状态,还能达到比之前更高的心理水平。
它并不只是“抗挫力”,还包含了“成长力”的部分。让我们不仅能“接住”一切的挫折和打击,还能 “消化”,“改变”,“利用”这些所谓不好的经历与心态,使之成为我们自身发展的催化剂和养分。
所以,心理韧性也就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而是一个系统性的能力。
二、心理韧性是一个系统性能力
安妮老师通过对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健康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构建心理韧性的九大要素”,也就是“TOUGHEN UP”模型:
T:Tolerating Frustration - 忍耐挫折,心理免疫
0:Optimistic Outlook - 乐观心态,认知重建
U:Understanding Values - 审视价值,活出意义
G:Growth Mindset - 成长心态, 直面失败
H:Healthy Lifestyle - 关注健康, 养护身心
E:Emotional Regulation - 管理情绪,调控感受
N:Network Building - 建设关系, 心怀感恩
U:Unwinding Stress - 管理压力,达致平衡
P:Problem Solving- 解决问题,有效应对
在我看来,这个模型其实是包含了4个维度的能力:
第一个维度是关注健康(H),这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具备的Z根本的基础。
人只有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去做其它需要消耗体力、精力、脑力的事情,才能谈得上去建立心理韧性,身体状况不好时,是无法维持积极的心态和活动所需要的精力的。
第二个维度是积极心态,织就一张能接住任何不利事件和负面心态的网。
它包括对挫折的忍耐力(T),培养乐观心态(O),具有成长型思维(G)以及管理控制情绪(P)。这四个方面都旨在让我们从负面的思维方式转换为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从改变观念和认知方面让自己先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第三个维度是培养必备能力,击退困难,获得成长。
它包括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N),管理压力的能力(U),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P)。因为只依靠上面两个维度,我们只能以积极的心态接纳问题,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让我们在困境中得到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管理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到达“成长”这个阶段。
最后一个维度,从人生意义的角度出发,探求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以人生目标为动力,审视人生价值,活出生命的意义(U),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以此作为指引,可以大大提高自身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增强心理韧性。
虽然这9项能力是构建心理韧性必不可少的,但也正如作者所说,极少有人能够在这九种能力上全都出类拔萃。而对于孩子,则更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和水平。
但是我们也不必为此,将构建心理韧性看作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过程,从而心生畏难情绪。因为每个人每个孩子现有的心理韧性水平,都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先天生理因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特质及性格等多方面的影响。
其实我们只需要将培养“心理韧性”拆解成这9种能力,设定目标逐一击破,我们所收获到的将不仅是强大的心理韧性,而是一个更加出色的自己。
三、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作为家长,当我们对心理韧性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成为我们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本书中,安妮老师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上述的每一种能力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每一章都给出了具有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韧性是完全要依靠父母的帮助才能建立起来的,父母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心理韧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父母们应首先具备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它们甚至比方法更重要!
1、正确的教育心态,比方法和目标更重要
我在前两年曾看过一则纪录片,讲述的是一个全职妈妈的周末一天。早上7点半,她就带着上初中的儿子离开家,踏上了去往补习班的路程。
除一天三节正课外,还有一节钢琴课,一节篮球课和一节编程课。路途辗转加上课程内容复杂,让忙了一整天的孩子疲惫不堪,当他们晚上回到家时,时针已经指向9点了。
妈妈说,不这样不行啊,大家都这样,他们上的补习班已经算是少的了,他们班的很多同学已经就考完英语四级,钢琴十级,有的已经提前被体校录取了,她也一定不能让孩子落下,一定让孩子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而孩子却说,我真的太累了,我不知道活着除了上课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纪录片在当时深深触动了我,也一度让我迷茫,在学习方面我到底应该要求孩子到什么程度?孩子难道只是学习的工具吗?我们费尽心力培养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这本书中,安妮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唤醒了我内心深深的认同感:
我们养育孩子,首先最基础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在这个基础被夯实之后,再追求成功和卓越;在此基础上,如果行有余力,再追求社会影响力和对世界的贡献。
“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这个标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太低了。但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又何偿不是一个普通人呢,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一定要出类拔萃呢?
或许,是因为社会环境太过浮躁,很多家长太爱盲目对比,或许是他们把自己未曾实现的心愿,全都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而孩子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会变得非常脆弱,害怕会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因为高考失利,因为考试没有考好,因为没有达到父母期待的目标而选择放弃生命,这并不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而是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事实上,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高,只不过是希望他们比其它人更有优势,以后可以比其它人生活得更好,但是他们因为教育理念的偏差,用错了方法。
2、请先成为积极的父母,再去影响孩子
在构建心理韧性的九大要素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项能力是需要积极心态作为支撑的,比如对挫折的忍耐力,拥有乐观心态、具有成长型思维以及管理控制情绪,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二个维度。
但是孩子是否具有这些积极心态,多数情况在于我们自孩子出生起对他们施加影响,包括与他们沟通时的语言,我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我们应对困难时的心态和解决问题时的行动,我们对于生活中所出现各种事情的看法等等,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和内在价值观的形成。
曾经听过一句话,叫做:“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如果父母自己就是悲观型的人格,那很难培养出一个乐观的孩子;如果父母就是一个相信命运而不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的人,那么孩子也我必然不会为一件事拼尽全力,而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结果已经注定无法改变;如果父母是一个极容易生气和发怒的人,孩子的脾气也会很暴躁。
所以,看出来了么?想要让孩子具有心理韧性,家长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但是有一些固有观念和行为方式,早已经根深蒂固,并不容易改,怎么办?
答案就是,和孩子共同学习,同步成长,学习方法,反复练习,相互鼓励,坚持到底。
有可能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但是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远,要相信迟早会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你要相信,对于一个心理韧性强的人,世界会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现在他眼前。
3、父母的陪伴、理解和鼓励,是孩子内心的坚强后盾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片断让我感动到热泪盈眶。这是来自安妮老师儿子的一段话:
他抓着我搂着他的手说:“妈妈,我就知道你会理解我和安慰我。我从小到大有很多次,遇到一些事,当时我都觉得我过不去了!但是因为有你,每次我都过来了。当然,我长大以后再回头看那些事,觉得都不是多严重的事。但是在当时如果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我要怎么办!”
这段话让我不禁思考,我在儿子的心目中,到底是不是一个可以帮他挡风遮雨,让他能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依靠的人?我们的家,是不是一个可以让他疗伤止痛的港湾,一个给予他爱、鼓励和支持,可以得到建议和帮助的地方?我觉得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或许你会觉得这和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关系不大,其实关系很大!
当孩子的内心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他就有勇气去面对任何困难的挑战。特别是当他遇到不好的事情时,父母和家,是可以包容他一切的地方。
即使是失败了,父母也不会嘲笑他,而是给他一些方法,鼓励他继续前进;即使受伤了,他也可以回到这里慢慢疗伤,整装再出发。在这里,他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可以表达自己的疑惑,可以表现自己的脆弱。
当父母和家成为他心灵上的一根支柱时,他就拥有了积极心态的基础,就可以无所畏惧去迎接各种挑战,在不断地磨炼中,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心理韧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所以父母们,请给予孩子一个充满包容、鼓励、理解、陪伴和支持的家庭氛围,它能滋养出一个心灵强大,能力出众的孩子。
4、与孩子探索人生目标,为孩子点亮人生道路上的那座灯塔
不知道你是否和孩子讨论过“人生目标”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在孩子10岁以后就可以开始讨论了,因为这将是一个灯塔,指引着孩子一路前行,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拥有目标感,为我想成为的人去努力。
或者这个目标会经常变化,那也没有关系,当他不断地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或是并非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设立新的目标时,这正说明他的思想正在走向成熟,我们只需要无条件地支持孩子,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帮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而这也是我们成为父母的Z重要的意义。
我是@月影心语,和你分享好书,每天进步一点点。
#教育##情感##心理韧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