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寝趴床上正常吗(认床竟然是初夜效应)

外出旅行

一般来说都是件愉快的事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

却让人感到焦虑和害怕

因为他们“睡不着”

查寝趴床上正常吗(认床竟然是初夜效应)(1)

早早躺上床,甚至还用手机放点轻音乐、白噪音,结果却依旧辗转反侧直到凌晨。这种情况可以出现在酒店的床上、亲友家的床上、对象的床上,甚至是家里的另一张床上……

他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认床”。

A:每次出差都是折磨,10点躺床睁眼到日出,第二天跟客户的会上,脑子一团浆糊。

B:因为换个地方就睡不着,我几乎没去旅游过,羡慕那些能到处飞的人。

C:约我在外面过夜?不存在的!认床女孩真是想变坏都难……

认床的痛苦,失眠过的人都会懂。那是什么让这些人变成了与众不同的“认床星人”呢?

查寝趴床上正常吗(认床竟然是初夜效应)(2)

认床,与“初夜效应”

这个“初夜”,可不是指某些不可描述之事。

在睡眠研究的领域,有个词叫做 First Night Effect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初夜效应”。

简单解释就是:

在人类群体中,一部分人更加“警醒”,当置身新环境的睡眠中,大脑的一个半球仍会保持活跃,以便随时应对潜在的危险。

查寝趴床上正常吗(认床竟然是初夜效应)(3)

美国布朗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

研究人员对35名参试者的就寝情况进行了一周的观察,结果发现,在陌生环境睡眠的第一晚,参试者大脑左半球在深睡阶段比右半球更加活跃,大脑两半球活动差异越大,就越难以入睡

研究人员在参试者右耳边播放一些小而尖锐的噪音,他们也更容易清醒。

从第二晚开始,参试者熟悉就寝环境后,大脑左右半球活动差异就开始变小。

查寝趴床上正常吗(认床竟然是初夜效应)(4)

可以说,“认床”其实是我们身体本能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会认床的小伙伴,也许都是更有危机意识呢!

但它还是很折磨人啊?有什么方法能改善一下吗?

认床,可以这么做!

当你已经知道认床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之后,应对起来也就要容易多了:

1、营造环境

出行或要外出过夜时,可以带上自己的枕头,常用的抱枕、香薰等等,选择睡眠环境与家里差不多的酒店、床铺,睡前来杯热牛奶,都能快速营造出熟悉、安全的环境,有益于睡眠。

2、心理暗示

认床是基于大脑本能的“危机意识”,给自己心理上的暗示,不断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能从根源上减少认床现象的出现。

查寝趴床上正常吗(认床竟然是初夜效应)(5)

3、无需在意

认床通常只会出现在环境改变的“初夜”,后面自然就会减轻消失,不用因此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睡眠。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不奏效,那小薇也只能建议你——

熬出个黎明

因为通常来说,初夜效应只在第一天比较明显,在熟悉陌生的环境后,即使是“认床星人”,也能进入深睡状态啦。另外,名正言顺的熬夜,它不香吗?(大误)

查寝趴床上正常吗(认床竟然是初夜效应)(6)

看完这些

你是不是不再担心认床了?

希望你每次和新的床铺

都能有美好的“初夜”


记得点赞、关注

转发给更多的人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