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质荒漠,这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鲜有生物能在此生存”,相信大家的地理老师应该都这么教过。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1)

当然,从现在的角度来说这话没毛病。但出自撒哈拉沙漠的古老洞穴壁画表明,这里曾经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包括河马、羚羊、大象、野牛和长颈鹿等动物。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2)

利比亚Tadrart Acacus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动物聚集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排除肯定不是为了来“吃沙子”,其次也不可能是为了来晒太阳,所以基本上只有食物水源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了。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3)

实际上,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之前,这里的沙丘上曾长满了绿色的植被,降雨也不像现在只有寥寥数滴,隔三差五地就来上几次大暴雨。

因此在北非9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型湖泊、河流并不算少。

根据撒哈拉沙漠的卫星图像显示,沙漠底部掩埋了不少古河床痕迹和远古湖泊。距今约25万年,尼罗河从非洲东北部高原诞生,而在流经瓦迪图什卡(Wadi Tushka)附近时,淹没了当时撒哈拉以东的大范围地区,并形成了一个面积10800平方千米的巨大湖泊。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4)

这两张图显示了撒哈拉沙漠中两个巨型湖泊的相对大小,左边湖泊深度247米,右边190米,两图右下角蓝色部分都为尼罗河

美国国家航空博物馆地质学家Ted Maxwell及其同事通过航空飞机雷达地形任务获取的雷达数据,结合沙漠中的风吹沉积物样本,证实了古代巨湖的存在。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5)

经过对比尼罗河以西402千米的鱼类化石和沙漠海拔246米处的岩层样本,科学家基本确定这个湖泊是尼罗河洪水泛滥淹没了埃及图什卡洼地后形成的。

另外,基于旧石器时代人类部落群居于水源附近的假设,科学家推测在湖泊存在时间范围内应该是当时不少人类部落的居住地。现如今,埃及南部的Kiseiba绿洲(位于古河道上)地表6.5至9.5米处仍有水的存在。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6)

埃及南部Kiseiba绿洲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撒哈拉就是一个绿色的天堂,那么撒哈拉又是怎么变成今天这幅样子的呢?

研究表明,非洲湿润周期(可以理解为降水比较多)约为20000年左右,上一次湿润周期结束大概在距今5000-6000年。而在过去数十万年期间,撒哈拉沙漠不断在稀树大草原和沙漠之间反复横跳。这背后的原因则是由于地球倾斜角度发生了改变。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7)

目前,地轴的倾斜角度为23.4°。而在一万年前,地轴的倾角为24.1°

受到月球和其他更大型行星引力相互作用的干扰,地球的轴向旋转会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在23000年前的非洲撒哈拉,由于地轴倾斜角度更大,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区域也更大,导致北半球夏季的最大日照量(太阳辐射)增加。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8)

不断增加的热量在撒哈拉沙漠上形成了一个低压系统,由于陆地与海洋之间温差所形成的非洲季风也带来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气,进而形成了充沛的降雨。根据1997年《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当时的撒哈拉地区季风降雨量比现在要高17%~50%。

撒哈拉沙漠能走出去吗(撒哈拉沙漠还能绿回来吗)(9)

但随着地球倾斜角度不断变小,太阳直射区域也在变小,这也导致北非季风的位置发生了偏移,撒哈拉的降雨越来越少,只用了不到200年的时间,绿色撒哈拉就变成了黄色的撒哈拉。

不过,由于非洲湿润周期的原因,在大约12000年后,撒哈拉将会再次穿上绿衣,变得生机勃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