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原阳大米那么多(科普原阳大米之父)

地处豫北平原的原阳,自古以来诞生过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无论是精于历算的张苍,还是奇计安邦的陈平,亦或是刚正不阿的韦思谦,都出自于人杰地灵的原阳县。上世纪六十年代,有这么一位鞠躬尽瘁的干部,带领原阳人民,创造了盐碱滩涂变江南的奇迹,他就是乔永庆。

乔永庆,男,汉族,1938年7月生,河南原阳人,1938年7月出生于原阳县韩董庄乡贺厂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40年,被誉为“引黄稻改的创始人”、“原阳大米之父”、“水稻县长”。

为什么原阳大米那么多(科普原阳大米之父)(1)

1965年,原阳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师寨、祝楼、韩董庄、葛埠口等四个公社中盐碱洼地最为严重的23个大队,归并为一个原阳特重灾社——原武公社,并任命乔永庆同志担任原武公社社长、主任、书记,这一干就是十年。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出碱不出粮”。这四句顺口溜,是当时原武公社的真实写照,受黄河洪灾的影响,原武公社三万亩的耕田内涝严重,盐碱成灾,庄稼更是颗粒无收,全公社一半的人靠讨饭为生,一穷二白,让人绝望。当时有一位领导到原武转了一圈后说到:“这个穷地方,打的粮食没种的种子多,别说种一葫芦打两瓢,我看种一葫芦打一瓢,你们看看,全公社连个老鸹窝都没有”。原武公社的处境,可见一斑。

为什么原阳大米那么多(科普原阳大米之父)(2)

然而就是在这么一片让人绝望的地方,乔永庆用自己的信心和决心,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日后结出了“原阳大米”这个金色招牌。

为解决原武公社的粮食生产问题,乔永庆对原武公社进行了深入调查,他发现1958年这里曾经进行过稻改,但因为只灌不排,导致土地的盐碱情况更加严重,稻改也以失败告终。有位农民形容当时的稻改,“只吃不屙,不憋死才怪。”乔永庆从这位农民的话语中受到启发,找寻出根治盐碱的规律,要有灌有排,才能有效降低土地盐碱度。

为什么原阳大米那么多(科普原阳大米之父)(3)

于是,1968年,乔永庆开始在原武公社南关大队试种水稻600亩,汲取前人的教训,这次的稻改试验更注重灌排结合,让黄河水进得来,又出得去,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这600亩稻田当年的亩产就达到了450斤。看到希望的原武公社人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在乔永庆的指导下,纷纷开始种植水稻。

仅两年时间,原武公社的水稻种植面积就扩展到了7000亩,平均亩产304斤,“万亩碱区变良田,黄水引来稻花香”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原武公社破天荒的从缺粮社一跃成为余粮社,创造了黄河两岸盐碱地上的奇迹。197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引来黄河水 碱区稻花香》为题目,对原阳县除盐碱收稻米脱贫穷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乔永庆当居首功。

为什么原阳大米那么多(科普原阳大米之父)(4)

1965年到1975年10年间,原武公社在乔永庆的带领下,逐渐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依靠水稻解决了自己的温饱。原武公社粮食亩产从1965年的190斤增加到1975年的1500斤,由“三靠”公社(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治病靠免费)变成了“地成方、树成行,排灌畅通无阻挡”的豫北小江南,水稻成就深受河南省委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视,甚至引起美国、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国的土壤专家专程来考察、取经。

1980年,乔永庆被调至同样贫困的封丘县,帮助封丘县人民脱贫。乔永庆借鉴原武引黄稻改的经验,结合封丘当地实际情况,在沿黄河的7个乡93个村进行水稻种植试验,高渠引灌,低渠排碱,让封丘的2万亩水稻在第一年亩产就高达315公斤,结束了多年吃统销粮的历史。

为什么原阳大米那么多(科普原阳大米之父)(5)

1992年6月19日,乔永庆同志逝世,终年54岁。“为党为国勤政爱民当做终生事业 斯人无处不建工/治沙治碱引黄稻改费劲毕生精力 百姓有口皆是碑”,这幅挽联高度概括了乔永庆同志的一生。为纪念乔永庆的丰功伟绩,1998年12月,原武村民自发捐款捐物,在原阳东街玲珑塔旁,为乔永庆同志立碑纪念,纪念他引黄稻改,造福一方的功绩。时至今日,每逢过年过节,还会有老百姓自发地到碑前来祭奠他。

为什么原阳大米那么多(科普原阳大米之父)(6)

吃水不忘挖井人,乔永庆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原阳父老和原阳大米,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含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