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店铺(小店20年辗转上海)
47岁的清华美院毕业生闫海,在7月13日决定关掉在合肥开了6年的皮具店。下这个决心,他用了2年。
可一周后,这个抉择在1分钟内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他看到了社交网站上的一则“寻人启事”,决定把这家“濒死”的皮具店重新开下去。
这则寻人启事,来自山东一位叫童汝的女性。她在6月末的一天写下:“全网寻找一个上海叫‘树’的做鞋卖鞋的男生。”
实际上“树”不是任何人的名字,而是闫家三兄弟在上海开过的手工皮具店的名字。老大闫海正是她要找的“树”的创始人之一。
一场社交平台上数千人转发评论的小浪潮,掀开了一家小店在20年间生死沉浮、辗转多地的故事。但闫海发现,一次网络寻人,也无法让小店起死回生。能拯救回“树”的,是重拾那份失落已久的信心。
“信心这两个字看起来很虚,却是最实在、最根本的。”闫海说。
1 在哪里
童汝发起网络寻人的起因很简单,一个普通人对穿一双舒适鞋的渴望。
10年前,童汝到上海旅行,在一家叫“树”的皮具店买下了一双鞋:平底圆头,鞋身是柔软的淡蓝色小牛皮。
童汝的脚是40码,而且左脚比右脚大半码,很难在市面上寻觅到合脚的女鞋,这一双牛皮手工鞋却是例外。几年后,这双鞋的鞋底磨破了,她也没舍得丢。
今年上半年,爱人误把这双穿旧的鞋当成废品扔了。她怅然很久,决定寻回这家小店和做鞋人。
当童汝开始寻找“树”时,她不会料到,这家坚守了20年的实体手工皮具店“树”,正在合肥宣告“永久闭店”。
7月13日,闫家老大闫海用晃动的手机镜头记录下“树”撤店前的一幕:工人们在店里一块块拆卸木板,施工声尖锐刺耳。“撤店了,撤掉,不搞了,再说吧……”视频里传来了闫海失望、疲倦的画外音。
店门口贴满了清仓撤掉告示。杨书源 摄
4个孩子的父亲闫海看起来瘦削黝黑,脖子上常挂着一串重型机车的钥匙。这些年店里生意不好时,他就骑机车出远门散心。工人拆店后,闫海要把剩下的店内库存清仓甩卖掉。为了醒目,他吩咐店长在店内贴满黄底黑字的清仓广告,却是以前他最嫌弃的“俗气的审美”。
因为清仓,店里恢复了些人气,闫海还是百感交集。他是兄弟三人中和“树”羁绊最久的一个。多年前,他的皮具小店里也像现在一样挤满了人。
闫海、闫峰兄弟俩大学毕业后,在廊坊开设皮具工作室失败。2002年,他们带着两大箱子原创皮具,南下上海。一开始,他们把自己设计的皮具寄放在手工皮具店里卖,但利润微薄。
2003年,兄弟俩决定自己开店,在上海租下了绍兴路90号一个6平方米的“羊肠”小房间。他们拿木板做成店招底板,用铁丝缠起从路边捡来的树枝作为点缀,店名是一个大大的宋体字,就叫“树”。
不少客人看到招牌问:“你们是卖手工皮具的店,为什么叫树?”闫海回答:“我的店名就是叫树,多一个字感觉都不对。你可以把它想成你喜欢的任何一种树……”
闫海后来解释,当时正逢闫家父亲的皮具厂倒闭,家里负债累累。“我在给小店取名字时,一直在想一个人应该怎么活着?我觉得就应该像树那样,不依靠谁,靠自己的能量活着。”
最初小店主打的是定制皮具。后来他们发现,做定制皮具周期长、利润低,生存艰难。上海世博会前后,闫海看到很多女士都穿着高跟鞋逛世博,脚磨得全是泡。他想到了做鞋,专做舒服好看的鞋。
闫海在解说自己设计鞋的理念。杨书源 摄
作为美院学生,闫海会雕塑、懂得色彩运用,他设计的鞋子,大多线条干净利落,没有五金件的装饰,也没有坚硬的塑料内衬,全靠多衬一层牛皮塑造鞋子的形状。鞋的配色也很大胆,撞色拼接、翠绿深红、豹纹斑马图案……
闫海的描述,也对应着童汝对“树”这家小店模糊的记忆。她记得当时的“树”,是一家很小很窄的店。“客人只能挨个儿单独往里进。鞋子大多颜色绚丽,皮质柔软,在狭窄的空间里层层叠叠排列着。”童汝还记得这个店主留着中分长发、有些孤傲。当时他在专注画着设计图,对童汝一行3个进店的女客人爱搭不理。
童汝发现当时同行买鞋的女伴,后来也都在不同时期寻找过这家店,但都查无所踪。
“要么这家店已经搬走了?或者是不营业了?”童汝那几天很忐忑,“我迫切想知道小店的存亡后续,好像是在关心一个失联多年老朋友的命运。”
2 他是谁
童汝有天在刷社交网络时想到,很多女生都喜欢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或许她也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寻找店主。
于是,她写下了自己和这双鞋的故事。在这个寻人帖里,她还上传了妹妹当时买的鞋子照片:一双粉色圆头带蝴蝶结的平底鞋。
一天时间,这个普通人找鞋的故事在网上被转发了上千遍。童汝在留言区里发现,有人也买过这家的鞋,也在寻找销声匿迹的“树”。
有人留言告诉童汝绍兴路上,有一家店叫“树亮手工制鞋”,但是童汝加上微信后,发现许多细节对不上号,“树亮做的鞋,不是我记忆里鞋的样子。”童汝继续寻找。
童汝“寻找树”的网络求助贴。
又一条线索扑来。有人说或许可以找翔子打听到“树”的下落,翔子也是在上海做手工皮具的安徽店主。巧合的是,翔子和“树”的几位创始人是同乡,当年也正是闫家老二带着翔子来上海扎根,入了手工皮具这行。
童汝这才明白过来,“树”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其实有三位,而且是一家亲兄弟:闫海、闫峰和闫宏。
童汝最先联系上的是老三闫宏。他告诉她,市场竞争激烈,自己已改行多年。1个多月前他举家搬迁到了泰国。但闫宏留下了一些自己做的皮具,寄放在父亲在上海的小皮铺里售卖。
当童汝把妹妹那双鞋的照片发给闫宏看时,他激动地回复:“这款鞋我们称为小结款,是羊皮的。这双鞋的问题是穿久了会不跟脚……”童汝震惊于闫宏对手工鞋的投入,劝说他不要放弃做鞋。
因为童汝的寻人贴,闫宏设计的第一款鞋买主也联系了闫宏。时隔15年,她告诉闫宏,这双鞋被她带去了美国,还差点被一位做电影道具的朋友收藏。
老大闫海的儿子阿树,也在小红书上看到了这则寻人启事。阿树和小店“树”是同一年诞生,闫海在他出生时毫不犹豫给他取名“闫树”。这位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很少在网络上留痕,但看到启事后他主动联系了童汝,道了很多遍感谢。
根据阿树的讲述,童汝了解到闫家做皮具的传承,闫家三兄弟的父亲早年在安徽利辛县开过皮具厂。这个小厂的所有物件都和皮相关:自行车打气筒里的皮碗、空气压缩机里的皮垫、手工编织的枕头……闫家兄弟童年的玩具,就是铺天盖地的皮革边角料。
闫海在设计鞋子。
凭着童汝对当时店主“中分长发”的记忆,阿树给她看了二叔闫峰的照片。“对的,当时店里的人就是他!”童汝十分确定。
至此,关于“树”的线索全都浮出了水面。
但这双鞋究竟是出自谁的手?没有一个当事人能说清。“当时我们兄弟三个成天泡在鞋堆里,成千上万的鞋,也都做过类似的款式。”闫海回忆。
3 去做鞋
“现在的市场很差,我爸爸现在也不做鞋了,他在合肥的店马上要关掉了。”阿树在微信上告诉童汝。
“不要关,重新开始来得及,我们都会重新追随你们的!”童汝表态。
和童汝聊完后,阿树一个人躲在便利店的角落里抹泪……那天阿树跑到了父亲的皮具店里,把童汝的“寻人贴”拿给父亲看。
“老板还做鞋吗?我还想再买一双树的鞋……”想复购鞋子的顾客纷纷在帖子后留言。
闫海放下手机后,沉默片刻后对闫树说:“走,我们去湖州做鞋!”闫海走得匆忙,以至于车开出了合肥,他才想起应该询问下以前为他做鞋的老工人都在哪里。
5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闫海回到了他阔别两年多的“老地方”——浙江湖州市花林村。
曾经合作的工人老彭从仓库里拿出许多之前用过的鞋楦(做鞋子需要用的模具),齐刷刷摆成一排。
彭师傅在做鞋。 杨书源 摄
接下来几天,闫海一直泡在湖州的作坊里,改鞋楦、选皮料、出样鞋。他在朋友圈里写道:“每当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这么好的皮料,我就兴奋不已!”
这种兴奋,让他似乎寻回了在上海开店的时光。“上海开店的10年,是支撑着我的精神食粮。”
闫海记得,筹备小店时,兄弟俩没钱买整皮,就去父亲倒闭的皮具厂里拉来2吨“看起来比较有感觉”的边角料;“树”开业第一天,兄弟俩已经没钱交住所的房租了。好在下午四五点钟,来了一位欧洲老太太,她看中了一个柔软的小包,没有讲价就花300元买下了。
闫海当年为客人做定制皮具的手稿。 杨书源 摄
“在上海守店,总能遇到让你激动的人。”闫海说。在淮海路的酒吧驻唱的爵士乐歌手保利找闫海做一条皮裤。闫海在裤子两侧装上一排流苏,保利在台上舞动起来时,摇曳生姿……但后来裤子被保利家的家政阿姨用洗衣机甩得缩水了。闫海急中生智,拿铆钉在裤脚下面又接了几块颜色不同的皮料,又成了一条全新的裤子。保利看到这条裤子发出了惊叫。
还有一次,一群说着台湾口音普通话、穿着另类的年轻人走进了“树”,想做形状各异的双肩包……闫海耐心记下要求。临走时,几人留下了3张演唱会门票。后来,闫海才知道这群年轻人就是包括方文山在内的周杰伦乐队成员。那次演出,正是周杰伦在大陆的第一场演唱会。
有段时间,闫海情绪不好。他会在周末临时贴出一张“休店通知”就骑摩托车去兜风。一位叫凯利的法国女士想来买皮具,看到通知很好奇。“中国店家都很勤奋,究竟谁才会在客流最多的周末闭店?”她决定在店门口坐等闫海回来。
临近傍晚时分,闫海开着摩托车返回。看到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的老板,凯利像呼唤老朋友一样爽朗地笑道:“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你一下午了!”两人拥抱在了一起。
当年闫家兄弟在上海开店时,媒体对小店“树”的报道。
“树”这家上海小店一直维持着人气,直到2013年一切戛然而止:因为户籍问题,闫海要带着儿子阿树回合肥上学,他只得告别上海的小店。
这些年,闫海一直保留着一本剪贴画册。当年他在上海每设计出一个得意的手工皮具,就会拍照留念贴在画册上。有时他还会请顾客一起入照。这几年经营每况愈下,他甚至不敢打开这本画册。闫海认为在上海这个城市,“树”找到过它真正的土壤。
闫海在上海设计皮具的画册。 杨书源 摄
4 苦挣扎
在湖州重开制鞋工坊这几天,闫海发现这几年当地制鞋工厂倒了一大半,皮料市场也缩小了很多。这让闫海心里一直在打鼓。
“复盘做鞋这个决定,我承认自己先是被感动了,然后冲动了。”闫海知道,重拾2年前亏本的产品线,对自己本就摇摇欲坠的店来说就是冒险。
现在的皮具店“树”,位于合肥市中心的一个文化街区,门面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阶梯教室旧址改建而成。
6年以前,闫海第一次来这里,执意要拿下这间园区里“最不像一家店”的门面——它深藏在这片文化街区中,引流路人进店有些难度。
闫海有自己的设想:他在阶梯教室的每个台阶上都摆满手工鞋,再在其中摆放一些供客人换鞋的蒲团,“就像一个手工鞋博物馆。”
装修店面时,闫海精心设计了南面的大门。他做了一个毫不显眼的“树”字招牌,黑铁色的,说这样“有种沉默的生命力”。他从黄山扛回来树雕,被拔去了树皮后的树依旧保留着原来的形状,桀骜独立。闫海又找人定制了两条粗铁链子,连接起顶棚和台阶,这和树雕放在一起,“就像工业和自然的碰撞。”
闫海在合肥开店初期设计的“树”的大门。 杨书源 摄
几年后,南门外面又加盖了一圈商铺,卖咖啡的、卖女装的,从马路边看,他朝南的店门被堵得严严实实,进店客人更少了。
无奈之下,闫海把客人进出的门改成了西门。这个门正对着文化园区的侧门,行人望进来没什么视线遮挡。
闫海还在西门旁挂了新招牌,叫“海哥的皮具店”。更名的倡议来自和闫海一起玩机车的朋友:“树这个字太抽象了,大家都知道你叫海哥,不如就改成海哥的皮具店。”
用闫海的话说:“这两扇门,南门代表理想,西门代表现实。”而他对小店的理想,步步向现实妥协。
在合肥开店初期,喜欢闫海鞋的人不在少数。但不少客人只把手工鞋当成“穿着玩玩”的体验,回购的很少。慢慢鞋子的销量从每天几十双跌至几双。
妻子李小轩熟悉女装网络销售,她建议把鞋放在微信上卖。闫海拒绝了:“鞋子是要上脚试的。”
后来直播带货兴起,闫海也想开直播吸引人气。开始那几场他决定只和网友聊皮具、聊小店经营。一场直播不到半小时,就进来了1000多个人。可就是这种亲切自然的氛围,让闫海又不好意思卖货了。“直播带货”无疾而终。
一次聚餐,饭桌上有不少做大生意的商人。大家聊起经营利润,动辄几百万元。这时闫海支付宝响起了提示“支付宝到账239元”。闫海顺势打趣自己“守着眼前一亩三分地就知足了。”
之后,这一亩三分地加速失守。“一个月也没客人进来,店开一天就赔一天。”店长马帅说。
闫海在合肥的手工皮具店。
两年前,闫海决定最后一搏:他停掉了亏损多年的手工鞋生产,改做成品复古皮具。为了符合新商品的陈列需求,他还找工人用木板把教室里的台阶填补成了两层的大平台。
但这个改变也没能救活小店。今年3月疫情形势严峻时,“整个园区都用栅栏堵死了,客人进不来。”2个月后,园区重新开放了,可彻底没了人气。闫海算过一笔账,他的店自疫情以来每年亏损近20万元。
“常年空荡荡的小店,会慢慢侵蚀你的信心。”闫海说。
然而现在,因为一张“寻人启事”,闫海感到最有光彩的时光似乎回来了,“你想想,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人在找你!”
5 心中“树”
从湖州回来一个星期后,闫海第一批复产后的100多双手工鞋面世。每双定价维持和十几年前刚开店时一样:239元。妻子李小轩刚把这些鞋拍照上传小红书、微信,几个小时内这些鞋就都被抢购一空。
“那天我收到了1000多个微信好友申请。”李小轩忙到深夜11点多才睡,第二天凌晨3点又起床开工了。从那以后,李小轩每天都会收到100多双手工鞋的订单。
在付款前,李小轩都会告诉客人:手工鞋制作费时费工,但工坊每天的产量只有三四十双,需要至少两周的等待。
但没人因此退单,他们大多都会说:慢慢做,我们可以等。
闫海设计的鞋子。
7月底时,童汝也收到了闫海送给她的一双银色圆头平底鞋。这双鞋的脚跟处有一小截松紧带,对脚型的包容度很高。
“上脚很灵,舒服,是久违的感觉。”童汝穿上鞋后,在自己的社交账号里写道。
8月初的一天,闫海在合肥家中设计了一个店招,写着“树——由清华美院兄弟俩(闫海、闫峰)于2003年创作成立于上海绍兴路90号。”
闫海自己读这句介绍时,有些尴尬,他解释:“开小店以来,我们从来没把自己的大学、名字公开出来。但现在你要让别人买你的东西,得先让他们知道你是谁。”
但闫海很清楚,克服多年守店中的一些惯性思维,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闫海给自己的皮具店上新,采购了运动服、防晒服,闫海认为这样的商品实用日常,更容易成交,也能让自己的店支撑得更久。
最近老二闫峰来合肥找闫海,闫海说起寻找“树”的故事,闫峰立即表态:“大哥你继续做鞋,我帮你!”闫峰现在在黄山市的一个村庄里建了工作室,其中有一个房间专门陈列着许多乡村手工皮具。
“我一直在想,如何用来自村庄的天然染料、工具做一双手工鞋。”闫峰也没丢下做鞋。
与此同时,闫海接到了皮具店所在文化街区负责人的电话,他希望闫海能再坚持半年,等新一期园区建成,他会把沿街人流量大的位置留给他。
“你是最早入驻这里的原创小店,我们希望你留下。”这位负责人说出这番话时,他对近期童汝在网上寻店的事并不知情。
“他这么做不是出于流量,是发自真心喜欢我的店。”闫海说。
闫海皮具店所在的文化街区。杨书源 摄
有时闫海甚至认为,有种神奇的推动力,在让他把“树”坚持下去——就比如,他在湖州一家陌生鞋楦厂后院,找到了丢失多年的“鱼钩款”鞋楦。
8月初的酷暑天,闫海再次驱车来到浙江湖州的制鞋工坊。这次他想恢复几款早年设计的鞋子。
“鱼钩款”是闫海最放不下的一款鞋。这双鞋用色明艳大胆,鞋子的线条设计也别出心裁。但停产后,老彭把鞋楦也弄丢了。
一天下午,闫海拿着“鱼钩款”仅存的样鞋跑去了鞋楦厂。他无意间跑进了这家厂的后院。在一个晒得裂了口子的蛇皮袋里,他隐约看到一对鞋楦,很像“鱼钩款”。他赶紧把蛇皮袋的口子撕大一点,“这就是鱼钩款!”他惊呼。
几天后,闫海把第一批“鱼钩款”新鞋带回了合肥。鞋子照片发到了社交平台后,一位潍坊女孩激动地找来了。“这鞋子长在了我的心头,恨不得明天能收到就焊在脚上。”她形容这双鞋:“看起来就像人一样,我是一个普通人,但又要坚持一些小个性。”
闫海听到这个评价后,心头一震,他发现这句话形容自己和小店的存亡角力近20年的历程,似乎也很合适。
8月底,闫海又为了心里的那棵“树”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是广州,他想为一款鞋寻找一款更好的牛筋底。“鞋底不能厚,存在感太强不美观,但是弹性得好……”说起做鞋的事,闫海似乎没有说尽的时候。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来源:作者:杨书源 费悦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