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

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

“呼格吉勒图冤死案”,可以说是近三十年来影响最大的冤假错案之一。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毛纺厂女厕内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4.9案”),第一目击证人和报警人呼格吉勒图被警方认定为凶手。61天后,呼格吉勒图被法院从快、从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呼格吉勒图被枪决9年后,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内蒙古“杀人狂魔”赵志红落网,其供认的第一起案件,就是在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女厕内犯下的强奸杀人案。

当时负责办理“赵志红案”的警察,有一部分就是“4.9案”的专案组成员,听到赵志红的交待,他们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呼格吉勒图案”自1996年案发到执行死刑,后来又历经了18年,呼格吉勒图案的母亲始终坚信儿子是被冤枉的,“一案两犯”事情出现后,她执意为儿子讨回清白,然而翻案难如登天,幸得新华社记者汤计9年呈上5篇内参,终还呼格吉勒图清白。

该案案情重大、错综复杂,其对司法影响之大,社会关注度之高,让人瞠目结舌。虽然真凶最终落入法网并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被枪毙的呼格吉勒图,却永远也不可能活过来了,这也是其家人一生中都无法弥补的伤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起时间跨度18年,案情最复杂曲折,同时结局也是最出人意料的案件。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1)

1996年4月9日晚上9点左右,呼和浩特卷烟厂的年轻职工呼格吉勒图和闫峰,从外面的小饭馆吃完晚饭回厂。快走到厂子大门口的时候,因为上班时间不能喝酒,闫峰让呼格吉勒图到对面的小商店里买两块泡泡糖去去酒味,自己先回了车间。

十几分钟以后,呼格吉勒图回来了,看上去有些心神不宁,给闫峰一块泡泡糖之后,就回了自己的工位。

可是一分钟之后,呼格吉勒图忽然又过来找闫峰,对他说自己在回来的路上,听到毛纺厂宿舍旁边的女厕所里有人大声叫喊,他觉得里面一定出事了,要闫峰跟他一起进去看看。

听到呼格吉勒图这样说,闫峰也觉得有问题,两人就快步走到烟厂十字路口东北角毛纺厂的公厕,这个公厕位于昏暗的小巷里,不但没有路灯,连厕所里也没有灯。

当时正值严打期间,闫峰觉得进女厕所既不合适,风险也大,就拒绝进去。可是呼格吉勒图认为里面出事了,一定要进去看看。

两个人正在路旁争执的时候,有两个老太太进了厕所,一两分钟后就出来了,并没有听到她们的喊叫。

闫峰对呼格吉勒图说:“那两个老太太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咱们回去吧!”然而18岁的呼格吉勒图却坚信自己刚才没听错,执意要进去看看。”

闫峰拗不过,只好同意了,他走在前面,呼格吉勒图跟在后面,闫峰先是站在女厕所门口喊了几声:“有人吗?”听到里面没动静,他们就进去就拿着打火机照了一下,发现一个女人赤着下身躺在厕所地面上,一动不动。

一看真出了事,两人吓得转身就跑,等跑出这个小巷子后,呼格吉勒图说我们去报案吧,闫峰毕竟比他多些社会经验,觉得事不关己,还是不要多事的好,可呼格吉勒图正义感十足,坚持拉着闫峰到巷口不远处的治安岗亭报案。

接到报警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和新城公安局立即派刑警赶到毛纺厂,呼格吉勒图带着警察到了案发现场,而闫峰则回到烟厂里帮他请假。

在治安岗亭旁,还站着一个老住户申凤兰,她是闫峰和呼格吉勒图看到的那两个去厕所的老太太之一。据她说,她和邻居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一个女人倒在厕所里不知死活,她们很害怕,赶紧回家确认自己的女儿是否平安。

回家看到女儿没事后,老太太马上到治安岗亭去报告,等她赶到岗亭时,发现已经来了许多的警察。

而闫峰回到卷烟厂车间后,向车间主任说了在厕所发现女尸并报案的事,并给呼格吉勒图请了假,他觉得没自己什么事了,就回到工位继续工作。

没想到晚上十点多,警察来到卷烟厂车间,把闫峰也叫走了,他和呼格吉勒图坐着公安局的车,一起被送到新城区公安分局。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2)

警察对两人分开讯问口供,闫峰说自己被讯问到凌晨两点多,在自己待的那间屋子里,他听到不远处被审问的呼格吉勒图大声喊叫和桌椅响动的声音。

第二天,闫峰被警察放回家,可呼格吉勒图却没有和他一起,从此以后再也没能回家。

后来警察又找闫峰录了好几份笔录,其中有一次,闫峰在新城公安分局一间屋的门缝里看到呼格吉勒图,他被铐在暖气片上,脸色青黑,头上戴着头盔。

这显然是怕呼格吉勒图自杀,此时闫峰心中升起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没想到这一次的“多管闲事”,竟然会造成天人永隔的可怕后果。

闫峰和呼格吉勒图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都是18岁,1993年3月在同一天进了卷烟厂,因此经常在一起玩。

据闫峰回忆说,案发当天,他们两个都是下午班,工作时间从下午三点半上到凌晨。到了晚饭的时间,因为家里没做饭,两人就商量着一起去外面吃,这次由自己请客。

他们那个班是三个人,吃饭只能轮着来,呼格吉勒图和闫峰就等另一个工人吃完饭回来,他们才去离毛纺厂不远的小饭馆吃饭,去的时候都已经快8点了,吃完饭不到九点钟,两个人都喝了点白酒,为了减少身上的酒气,闫峰就让呼格吉勒图去买泡泡糖,没想到后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但闫峰想不到,呼格吉勒图的家人也没有想到,中午还好好的,怎么晚上就被公安局带走了,呼格吉勒图的爸爸李三仁和妈妈尚爱云都是普通的职工,他们想尽办法要见儿子一面,想问清楚到底他干了什么坏事,最终也无缘一见。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3)

一直到5月23号,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尚爱云才知道检方指控呼格吉勒图是毛纺厂女厕强奸杀人案的凶手。

法院审理后认定:

1996年4月9日当晚8时40分许,呼格吉勒图酒后到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宿舍57栋平房西侧的公共厕所处窥视,当听到女厕所内有人解手,便进入女厕所将正在解手的被害人杨某某搂住,后采取捂嘴、扼颈等暴力手段,将其按倒在便坑的矮墙上,扒开衣、裤进行流氓猥亵。

后来听到外面有动静,便逃离现场。杨某某因其扼颈窒息而当场死亡。

审判长苏明当庭宣布:被告人呼格吉勒图犯流氓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当尚爱云听清儿子被宣判的罪行时,当场昏了过去。

6月10日早上6点半,在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门口,黑压压的挤满一片人,这些人是被判处死刑犯的亲属,他们都想再多看一眼自己的亲人。尚爱云个子矮,为了尽快见到儿子,她挤到大门的最前面,不停地往里张望。

没一会儿,看守所的铁门打开,四名死囚带着手铐坐上警车,被警察押往公审大会,公审之后将执行枪决。

警车驶出后,周围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尚爱云一眼就看见儿子呼格吉勒图, 他上身穿的还是离家前的那件灰色夹克,双手被拷在背后,身上的绳子勒得很紧。

警车驶离看守所后,尚爱云和李三仁跟着车队向前奔跑,李三仁身体很差跑不动,尚爱云就一个人追在警车后面,然而双脚毕竟赶不上汽车,她跑到乌兰恰特剧场时,大门已经紧紧关闭了。

呼和浩特市的乌兰恰特剧场,有上下两层,市里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和文艺演出都在那里举行,严打时对死刑犯的公审大会也在这里,因此剧场中早早的就坐满了看热闹的群众。

尚爱云挤到了大门口,哭喊着央求把守大门的保安:“执行死刑的有我的儿子,求你放我进去吧!”保安心软,不忍心看着尚爱云在门口痛哭,就把她放了进去。

尚爱云急切地往里走,儿子和另外三名死刑犯被押成一排站在楼梯间,边上站着五六个警察。尚爱云没忍住大哭了起来,儿子仿佛感应到了什么,一下就看见了母亲,他的眼泪瞬间哗哗流了下来。

尚爱云疯狂地向前挤,尚爱云就问儿子一句:“案子到底是不是你干的?”呼格吉勒图看着警察,扭过头不再看母亲,当尚爱云还想说话时,被警察喝住了。

随后的公审大会,尚爱云失魂落魄的软倒在剧场里,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当天中午,死刑犯家属收到了领尸通知单,尚爱云没去刑场,让呼格吉勒图的大哥去收的尸体,大哥说弟弟头上中了两枪。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4)

“呼格吉勒图案”在当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一个青年因为觊觎女人的美貌而强奸杀人,似乎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犯罪理由,没有多少人觉得呼格吉勒图是被冤枉的。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个犯罪高峰,就在1996年2月,中央指示公安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自此,一场席卷全国的“严打”斗争开始。

而“呼格吉勒图案”正发生在“严打”3个月后,因为案情恶劣,社会影响力极坏,负责“呼格吉勒图案”的呼和浩特公安局领导和办案民警身上的压力很大。

在“呼格吉勒图案”开庭审理前的20天,内蒙古“严打”小组来到呼和浩特市考察,再次强调此次严打时间紧、任务重,要求呼和浩特市的政法机关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成为全省率先垂范的表率。

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一些办案民警由于能力不足,再加上当年刑侦技术落后,因此发生刑讯逼供、诱供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了。

呼格吉勒图被枪毙后,他的家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经常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呼格吉勒图耍流氓,在女厕所杀人了。呼格吉勒图的弟弟本来学习很好,但是在同学们的冷暴力之下,最终无奈选择退学。

而李三仁夫妻俩在时常想念儿子,在呼格吉勒图的坟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妈妈尚爱云一度精神濒临崩溃,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犯这样罪大恶极的案子,因此不停的到上级机关为儿子申冤。

可是她们人微言轻,不懂法院的审判程序,也没有复印案件审理的相关材料,因此翻案之路始终不见成效。

呼格吉勒图的妈妈尚爱云最了解儿子的情况,她说:“儿子内向胆小,平时特别的温顺,邻居家老人去世,在门口摆几个花圈,他上下班都绕着走,说儿子强奸杀人,她永远也不相信,宁愿相信儿子是被车撞死了。”

然而在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9年后,呼和浩特毛纺厂那起强奸杀人案,却再次被掀起了波澜。2005年10月,呼格吉勒图这个名字从此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永远记录在中国的法制历史进程中。

掀起这次波澜的,也是呼和浩特警方,因为他们抓住了一个重犯。

2005年10月23日,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的凶犯赵志红,被呼和浩特市警方抓获。相比无人问津的呼格吉勒图,赵志红可是鼎鼎大名,2005年“2·25”案发生后,公安系统陆续出动4000多名警力,历时300多天才将赵志红抓获。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5)

经过审问,赵志红交待从1996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共犯下了21起杀人、强奸、抢劫、盗窃案件,其强奸妇女12人杀死10人,其杀害人员之多、手段之残忍,为近三十年之罕见,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审理“赵志红案”的专案组成员中,也有当年“呼格吉勒图案”的专案组成员,如今很多人已经升职,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女厕杀人案是赵志红供认自己犯下的第一个强奸杀人案。

他的供述,让有关民警的脸色当场变得煞白,他们知道“一案两犯”的严重后果,如果呼格吉勒图是冤死的,他们也将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

2005年10月29日,”赵志红案“的办案人员来到曾经的毛纺厂,那里已经变了模样,当年发生命案的女厕所,早在1998年就被拆除了,很多地方也都重建了,只有一所旧办公楼还依稀能看到当年的模样。

办案人员找到厂子里的老人询问案发现场,他们也是经过仔细辨认,才向办案人员指出当年发生命案女厕所的具体位置。

第二天一早,两辆警车带着赵志红来到毛纺厂,根本不用警察提醒,赵志红就非常清楚地指认了当年作案的准确位置,并且供认了更多的细节。仅凭指认案发现场这一点,如果赵志红不是当年的凶犯,他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认得这么准确。

在场的群众听赵志红说自己是当年女厕所杀人案的主犯,全都惊得目瞪口呆,还没等他们细问,警察就把赵志红带走了。

专案组对赵志红的审讯进展得很快,这21起案件大部分都确认了,但是对于毛纺厂厕所杀人案,警方却一直没有定论。

在“呼格吉勒图案”一案两犯的新闻火爆媒体和舆论之后,尚秀云和李三仁听到这个消息如同五雷轰顶,都快要气炸了,他们觉得儿子一定是冤死的,希望法院能重审“呼格吉勒图案”。

即使舆论都快吵翻了天 ,可“呼格吉勒图案”依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2006年11月28日,“赵志红案”进行了不公开庭审,检方共起诉9起命案,这其中并不包括赵志红主动交待的呼和浩特毛纺厂女厕所杀人案。

除了呼格吉勒图的家人对此案极为关注之外,赵志红也在法庭上强烈抗议:一是抗议自己主动交待警方不掌握的案情,属重大立功表现;二是如果不彻底查清呼和浩特毛纺厂女厕所杀人案,赵志红就不能被执行死刑,他就可以再多活些日子。

事实证明,他的愿望实现了,从此以后,“赵志红案”的诉讼程序就陷入了漫长的停滞状态。直到2019年7月30日,他才被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这多活的15年,无论怎么看赵志红都赚大了。

为了尽快给呼格吉勒图翻案,他的家人找了很多律师帮忙,可是不论怎么努力,都没能争取到法院阅卷的机会,更不用提翻案了。

其实一案两犯的事情出现后,内蒙古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都对“呼格吉勒图案”进行了复查,但复查结果没有对外公布。

2005年冬天,李三仁夫妇找到呼和浩特市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但这个律师告诉他们,这个案子他办不了,于是给他们推荐了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记者汤计,这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记者,应该对他们有帮助。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6)

汤计接待了李三仁夫妇,也看到老两口带来的“呼格吉勒图案”和“赵志红案”的相关材料,他对老两口的遭遇很是同情,于是给呼和浩特市某局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案件的情况。

朋友告诉他确实抓到了了凶犯赵志红,赵志红交待曾犯下毛纺厂女厕命案。但汤计再想深问时,朋友就不说了。

在汤计看来,“呼格吉勒图案”确实存在一案两犯的问题,为了帮助李三仁夫妇,他先是安排一个记者到毛纺厂案发地调查,自己则去找赵志红专案组的成员查问具体情况,他们认为“呼格吉勒图案”是“冤案”的可能性很大。

但由于此案已经过去了10年,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不愿意再翻这起陈年旧案,想要从呼和浩特市为“呼格吉勒图案”翻案,难度很大。

为此,在2005年11月23日,汤计根据采访内容写了第一份内参通过新华社直呈中央,题为《内蒙古一死刑犯父母呼吁警方尽快澄清十年前冤案》。

这篇报道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委也于2006年3月初,成立了“呼格吉勒图流氓杀人案”复查组。

可汤计还是想得太单纯了,虽然复查组有了定论,认为当年判处呼格吉勒图死刑的证据明显不足,但是要想改判,还得走法律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改判。

汤计觉得政法委结论一出,公检法一走法律程序,“呼格吉勒图案”不就翻了吗?然而2006年11月法院审判“赵志红案”的情况,着实出乎他的意料,因为检察院当庭起诉赵志红犯下的九起命案,并不包括“呼格吉勒图案”。

这样的结果显然让人大失所望,汤计没想到,自从他介入报道“呼格吉勒图案”,这一介入就是9年之久。此后的八年间,他接连又呈上了四篇内参,题目分别为:

《呼市“系列杀人案”尚有一起命案未起诉让人质疑》、《死刑犯呼格吉勒图被错杀?——呼市1996年“4·09”流氓杀人案透析》、《内蒙古法律界人士建议跨省区异地审理呼格吉勒图案件》、《呼格吉勒图冤死案复核6年陷入僵局,网民企盼让真凶早日伏法》,以上五篇内参全都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关注和批示。

为“呼格吉勒图案”申请重审之路走过了漫长的九年。汤计说:“每年内蒙古两会,那是内蒙古最冷的时节,老两口就静静地站在会场门口,不哭也不闹,就站在那里遭罪。”

汤计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同时他也很愤怒,明知“呼格吉勒图案”有问题,为什么就翻不了案子。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7)

你能想像丧失孩子在父母心中永远抹不平的那种伤痛吗?况且,这个孩子还可能是被冤死的!无论如何,都要给孩子把清白的名声找回来。

直到2011年,在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的重视下,在全国舆论的推动下,内蒙古高院院长胡毅峰极力推动内部启动复查“呼格吉勒图案”,案子因而开始推动。

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高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立案再审通知书,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

2014年12月1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最终判决如下:

撤销内蒙古高院1996年作出的关于呼格吉勒图案的二审刑事裁定和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1996年对呼格吉勒图案作出的一审刑事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并向其父母送达了再审判决书。

呼格吉勒图被枪毙18年后,李三仁夫妇终于等来了这个时刻,他们帮儿子洗脱了冤屈,还了儿子清白,尚秀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她虽然为儿子感到高兴,但绝大部分的心情是伤痛,正义来得太晚了,儿子的命回不来了!

“呼格吉勒图冤死案”对于司法公正是非常沉重的教训。

呼格案真凶到底多凶(枪毙9年后真凶落网)(8)

刑事误判、错案的后果极为严重,不仅会对那些被错误定罪的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也会对司法公信力乃至国家形象造成严重伤害。特别是对冤杀、错杀的情况,其代价是无法挽回的。

对于此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呼格案案情错综复杂,当‘不白之冤’一朝尽洗,我们除了为不可挽回的生命惋惜,还应该从法理上重新思考司法与正义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不幸的案例中汲取借鉴,最终推动司法的进步。”

“呼格吉勒图冤死案”的平反,也为每一个司法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唯有尊重程序、敬仰法律,慎用手中的权利,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避免法制蒙羞,让正义不再迟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